砷中毒應該怎麼辦

  砷中毒常稱砒霜中毒,多因誤服或藥用過量中毒。中國,砷中毒大多數是由飲用水中含砷量過高引起的。生產加工過程吸入其粉末、煙霧或汙染,面板中毒也常見。砷具有金屬性,其毒性極低,但其化合物如氧化物、鹽類及其有機化合物均有毒性。

  【中毒原因】誤將信石當面鹼、糰粉、糖、鹽等加入食品,誤食含砷農藥拌的種糧、汙染的水果、毒死的畜禽肉等。【中毒表現】可有噁心、嘔吐、口中金屬味、腹劇痛、米湯樣糞便等,較重者尿量減少、頭暈、腓腸肌痙攣、發紺以至休克,嚴重者出現中樞神經麻痺症狀,四肢疼痛性痙攣、意識消失等。注意:面板癌與攝入砷和接觸砷有關,肺癌與吸入砷塵有關。

  【急救與治療】催吐或洗胃,肌注5%二巰基丙磺酸鈉。

  砷中毒【預防措施】

  1.對含砷毒物嚴加保管。

  2.砷劑農藥必須染成紅色,以便識別並防止與麵粉、面鹼、小蘇達等混餚。外包裝必須標有“毒”字。

  3.剩餘的拌砷毒谷、毒餌應深埋,剩餘的藥種,應絕對禁止食用或作飼料。


碘中毒

  4.凡接觸過砷製劑的器具,用後必須仔細刷洗,並不得再盛裝任何食物。

  5.禁止用加工糧食的碾子等磨壓砷製劑。

  砷中毒中毒診斷

  急性砷中毒的診斷可根據攝食或接觸史,臨床出現“急性胃腸炎”、意識障礙、肝和腎功能損害等。慢性砷中毒多表現為面板黏膜病變、多發性神經炎、肝功能損害和尿蛋白等。指***趾***甲出現米氏線,說明有砷吸收。尿砷超過2.66umlo/L***0.12mg/L***提示有過量砷吸收。

  砷中毒鑑別診斷

  1.急性腎中毒初起應與感染性急性胃腸炎相鑑別。

  2.慢性砷中毒應與其他病因所致的臨床表現相鑑別。

  砷中毒治療

  意外經口中毒,應及早用溫水、生理鹽水或1%碳酸氫鈉洗胃,隨後灌入活性炭30g、氧化鎂20~40g或蛋白水;也可立即口服新配製的氫氧化鐵,使其與砷形成不溶性的砷酸鐵,再給予硫酸鈉導瀉。

  急性砷中毒有特效解毒藥,二疏丙磺鈉、二疏丁二鈉等都有較好的驅砷效果;青黴胺也有一定的驅砷作用,應儘早應用***使用劑量、方法等需要遵醫囑***。並注意防治和糾正脫水、休克及電解質紊亂。重症患者應儘早予以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血中砷,並防治急性腎衰竭。

  慢性砷中毒可用10%的硫代硫酸鈉,靜脈注射,以輔助腎排洩。面板或黏膜病損可用2.5%二疏丙醇油膏或地塞米松軟膏外塗。出現遲發性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時,予以對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