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公共預算的主要介紹及內涵

  保證一般公共預算制度的硬約束,限制公共經濟對私人經濟的扭曲性影響,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般公共預算的介紹,希望你們喜歡。

  一般公共預算的介紹

  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一般公共預算的內涵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包括中央各部門***含直屬單位,下同***的預算和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轉移支付預算。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中央本級收入和地方向中央的上解收入。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包括中央本級支出、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

  公共預算公開的現實意義

  公共預算是指政府在每一財政年度經立法程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計劃,是存在於市場經濟中並且與公共財政相適應的國家預算型別。按照不同的政府級別,公共預算可分為中央公共預算和地方公共預算 ;按照不同的編制形式,公共預算可分為單式預算和複式預算 ;按照不同的預算作用時間,公共預算可分為年度預算和中長期預算 ;按照不同的收支管理範圍,公共預算可分為總預算和單位預算.

  公共預算公開是指預算的依據以及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決算、內容整個過程都必須依法通過相應的方式向社會公開。對於預算公開的主體和物件,學界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觀點。按一般狹義的理解,預算公開的主體是各級政府,公開的物件是各級人大。廣義的預算公開,其主體、物件和內容要更加廣泛。預算公開的主體應該包括掌握預算各個階段資訊的主體,不僅僅指各級政府。而預算公開的物件除了人大,甚至可以涵蓋到所有的公民。因為根據預算的概念,預算是人民依法對政府財政收支行為進行有效控制,使之最大限度滿足人民對公共物品和服務需要,實質上就是政府如何用錢的過程。

  提高財政透明度,有利於政府自身的良性發展。財政是政府最大的公共資源,政府在理財上行使著特殊的公共權力,這種權力只有在公眾的監督下,才能約束其行為規範,避免出現問題,這也是通常所說的“陽光財政”的用意。

  提高財政透明度,有利於民眾行使監督權。知情是民主的前提,民眾對政府在履行職能的過程中產生的資訊享有知情權。憲法規定: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社會事務。” 公共財政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公共財政這種“陽光”的“熱源”來自於稅納人的稅收,作為財政管理的政府只不過運用財稅等手段,將稅收集中起來行使其資源分配職能,而這個職能是人民賦予的,政府有職責根據民意把其在行政管理活動中所產生、收集的資訊包括公共財政管理中的資訊對人民公開。

  公共預算的基本模式

  1.分項排列預算模式

  以預算支出的若干特定目標為核心,採用分項排列的方法依次列出特定目標的預算資金,由撥款機構加以撥付。

  2.規劃-計劃-預算模式

  確定預算專案的目標,編排實現預算目標的方案,後按照預算方案進行預算安排的模式,而不是按照支出專案進行預算。

  3.目標管理預算模式

  注重預算專案執行的效率而不是主專案與各備選專案之間的選擇。

  4.零基預算模式

  不考慮以前的預算收支情況,而是根據實際需要編排預算專案的模式。

  5.績效預算模式

  以績效或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模式。***為西方國家主要的預算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