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居室中的安全隱患

  安全是指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危害的隱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安全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將系統的執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損害控制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

  寶寶會走路了,意味著媽媽們需要更加關注寶寶的居家安全問題了。隨著寶寶有了行走的能力,他們活動的範圍被擴大,主動接觸到危險的機率也跟著增加。居室中的一些不起眼的物件一不小心便將成為“隱形殺手”,直接威脅到寶寶的生命安全。因此母嬰編輯為媽媽們羅列了可能成為寶寶安全隱患的問題及其解決的方法,希望媽媽們務必認真對待哦!

  一、掃清“障礙物”,以免寶寶受傷。

  寶寶的好奇心可是非常大的,隨著他們有了行走的能力,他們更加渴望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這時的寶寶會竭盡所能地在居室中行走、“探險”,但此時他們走路其實並不穩當,一些桌子、椅子、甚至一些小物件便會成為他們行走中的障礙,導致寶寶摔傷、撞傷。因此,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媽媽應儘可能地重整家中的佈置,將桌椅、茶几之類的大件傢俱靠牆安放,或是乾脆暫時儲存不用,並及時掃清地上諸如寶寶玩具這類的雜物,避免它們成為在寶寶行走過程中導致寶寶絆倒摔傷、碰到撞傷的障礙物。

  二、避免傢俱尖銳角外露。

  會行走的寶寶,他們通常已經達到撞到一些傢俱尖銳角的高度,比如書桌等。一經撞到,寶寶通常會是頭部受傷,後果非常嚴重。因此媽媽們應該選擇橢圓邊的傢俱,或是給有角的傢俱加上護套避免尖銳角外露造成寶寶受傷。

  三、危險物品歸置得當。

  寶寶會走路了,力所能及的空間就被擴大了許多。熱水瓶、玻璃杯、水果刀這些使用之後,可能被隨意放在桌上的危險指數極高的物品,父母們使用完後,務必歸置得當。寶寶只會爬行時,夠不到一些抽屜,媽媽可能將藥片、鈕釦等小東西歸置在這其中。但是當寶寶能夠站立、行走,夠得到這些抽屜時,這些抽屜裡的小東西很可能被好奇的寶寶拿出來玩耍、甚至誤食。因此寶寶學會走路後,一些抽屜裡的小東西也需要重新整理安放。

  四、危險區域要警惕。

  媽媽們需要注意,千萬別因一時粗心而讓寶寶獨自進入、靠近像浴室、窗臺這些危險的區域。寶寶獨自進入浴室容易發生浴缸溺斃的危害,後者則容易引起寶寶高空墜樓的極大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