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安全隱患手抄報設計圖

  人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交通,同時也離不開安全。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安全隱患手抄報設計圖,希望對你有用。

  簡單的安全隱患手抄報圖片

  安全隱患手抄報資料

  安全帶使用的誤區

  錯誤認識一:有安全氣囊不用系安全帶

  安全氣囊不能替代安全帶,發生車禍時,單純依靠安全氣囊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氣囊的爆發力非常大,如果沒有安全帶的牽引緩衝,直接撞到正在爆發的氣囊上,對身體會造成嚴重損傷。所以,安全氣囊是要與安全帶配合使用才能起到安全作用。

  根據有關機構的統計,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車禍中,如果正確使用安全帶,可以挽救約45%-73%的生命,氣囊與安全帶並用時,死亡率能降低68%。而且,安全氣囊只有汽車在正面120°範圍內發生碰撞時才起作用。所以儘管越來越多的汽車裝備了安全氣囊,但氣囊只是一種輔助安全系統,必須與安全帶相配合才能保證安全。

  錯誤認識二:車禍時繫了安全帶反被困

  無論你是否系安全帶,發生車禍時都有可能被困在車內。安全帶搭扣設計之初,就考慮到發生危險時會很容易被解開,即使在頭朝下時也一樣。反之,如果你係好了安全帶,那麼在撞車時保持清醒的機會要比不繫安全帶高得多,當然逃生的機會也更大。

  錯誤認識三:車速慢行程短沒必要系

  有的司機認為,在市區行駛車速快不了,低速所造成的車禍不容易傷人,而且一般行駛距離比較短,危險性不高,更加無需系安全帶。事實上,當車輛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行駛發生碰撞時,身體前衝的力量就相當於從4層樓上扔下一袋50公斤重的水泥塊,其衝擊力之大可想而知。在這種衝擊力下,安全帶的作用便顯現出來了。而且發生車禍同行駛距離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無論是長距離或短距離行駛,都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車禍。

  另外,市區內也有高速行駛帶,這些往往是事故發生的高危地帶。相關資料顯示,一輛時速88公里的汽車從相撞到導致司機死亡只需短短的0.7秒。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技術再好的司機如果不繫好安全帶也難逃一劫。

  行走安全小常識

  指揮燈訊號:綠燈亮時,准許行人通行;黃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但已進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黃燈閃爍時,行人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人行橫道訊號燈:綠燈亮時,准許行人通過人行橫道;綠燈閃爍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已進入人行橫道的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

  行人必須遵守的規定:行人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在右邊行走;穿越馬路須走人行橫道;通過有交通訊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遵守訊號的規定;通過沒有交通訊號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顧右盼,注意車輛來往,不準追逐,奔跑;沒有人行橫道的,須直行通過,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有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的,須走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不準爬馬路邊和路中的護欄,隔離欄,不準在道路上推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