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纏推手練功方法圖解

  推手訓練方式是武術中徒手技擊技法具體運用於交手實踐的一種訓練方法,從簡單到複雜,由初級到高階,形成系列化訓練體系。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推手訓練的具體形式必須符合武術徒手技擊的規律,遵循從練到用,從程式化推手到非程式化推手、從定步推手到活步推手的階段,經歷由初級向高階發展的過程,按照難易程度從低到高系列化地進行訓練,正向教學訓練符合大多數習武者的認識規律。在初練推手階段以程式化推手為宜,屬於按預定動作、程式的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有一定基礎後再轉向、提高到非程式化、隨機應變的散推手。

  一、雙纏推手訓練方法簡述

  推手中的程式化推手與散推手;定步推手與活步推手;單手對單手、單手對雙手、雙手對雙手;推腿……等,是突出不同重點、特點不同的練功方法,都是針對交手實戰中可能發生的不同情況,而相應採取有針對性的訓練方式。各種訓練方法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相互輔助、互相聯絡,共同為最終提局習練者的綜合技擊水平服務。

  程式化推手是依據交手實戰中可能發生的情況,選取經過實踐檢驗提煉出來形成的技術動作,在練習時按照符合實際交手情況而預定的動作程式、方法和攻防線路的練習。練習時要靜心體會對方勁力變化,提高運動感知能力,逐步形成穩定清晰的運動表象,儘快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然後再適當加快速度、增加難度訓練,使對方難以摸清自己的勁力變化,綜合自己所會技術,破壞對方平衡,乘勢、臨機發揮而取勝。

  在雙推手習練過程中,一般先從單個技術動作由定步練起,如定步平圓、立圓推手等;然後再加上步法,進人活步雙推手訓練。定步雙推手在以雙手為主同時加上腿、腳、腰、胯、肩等全身各部位的協調配合,化解對手進攻、再反攻而反覆訓練。在練習時按照規範的方法和攻防路線,按預定動作程式練習,可以較快建立起正確運動技能的條件反射。現在流傳較廣的程式化雙推手訓練形式主要有四正推手、大捋等,介紹其訓練方法的教材人們較易見到。本文介紹的是雙纏推手訓練方式,包括向內纏繞.、向外纏繞和內外交插纏繞訓練等三類方法。

  雙纏推手是在單推手的基礎打實以後,雙方遵照交手規律,程式化的運用拳術中的接、纏、推、拉、叼、掛、扇、穿等手法為基本素材,互以對方動作變化而隨機運用雙手進行的徒手練習;是雙方智力、體力、技術、技巧和心理素質的綜合訓練;能夠鍛鍊人的各類感知覺、反應能力,提高身體靈敏、速度、勁力、柔韌等專項素質;提高雙方練習者的技術水平。

  雙纏推手訓練通過甲乙雙方都可以運用雙手進攻與迎戰,來練習雙手的協調與配合的能力,達到一定功夫後,在交手實戰時就可以做到“兩隻手當兩隻手使用”。雙纏推手的接手部位既有裡搭手又有外搭手,從一接手就對人體可能進攻與防守的部位進行鍼對性訓練。攻防部位含有上***頭、頸、胸等***、下***腹、肋等***、左右、裡外部位,經過練習者實踐的檢驗,效果很好。從下肢看有定步推手、活步推手,還可以分為合步推手、順步推手。從上肢看有上手、有下手;從手的運動軌跡上看,主要是由平圓、立圓、斜圓等交集糾合又分而變化而成的螺旋運動軌跡;從手的運動方向上看,既有順時針正轉,又有逆時針反轉,雙手還有順、逆、正、反交錯纏轉。這些具體推法符合太極陰陽對立統一原則,而且符合武術徒手技擊客觀實際。

  雙方定步雙纏推手的練法是為了在不允許動步的情況下提高全身的化解和進攻能力。比如在獨木橋上、牆頭上、樓頂邊上、河沿邊上、山頭等地方與敵相搏,不能依靠步法移動還要戰勝對手,客觀上對自己不動步維持身體平衡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如果你連站都站不住,何談戰勝對方?定步訓練有素後就為活步推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因為無論雙方怎麼變換步法,在勝負的一瞬間可以看作在空間位置中是定步狀態。當你練的水平比對手高時,不管對方如何變換步法、從何角度進攻,你都有可能不用動步就達到“犯者立僕”的效果。

  活步雙纏推手就是在定步基礎上加上步法,雙方雙手對雙手纏繞相推,根據交手實際需要,練習運用不同的進攻、防守方式,力求做的更為合理、科學、巧妙,逐步過渡到隨機應用、無招無法、出手見輸贏的高水平。

  武術習練者在相互尊重生命權的基礎上進行推手訓練,是提高實戰能力所必需的。與人相切磋,是技藝的探討、研究、交流,只有經過長期友善的與人切磋交手的訓練,才能知己知彼、熟能生巧,從而達到出神人化的高境界。對於武術交手運動本身來說,創造既有安全氛圍的前提,又能長期對練提高技藝,武術交手的訓練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這裡介紹的雙纏推手訓練方式,開始時的特點是不規定先搭好手,從接手開始起練。甲乙兩人相距約1.5~2米,身體自然放鬆、兩手下垂、面向並步站立預備;開始時甲上步進逼,右腳內扣管絆乙左腳後側;乙見甲上步進攻,適機撤左腳,防止甲腿的封逼管絆,由此二人同側腳並立形成合步;雙方後腳內側與前腳內側基本上保持在一直線上站立,甲方隨上步出手,可以是反臂掌、正搧等手法,乙方相應接手展開練習。這樣出手就有攻防,逐步消除套路意識,符合實戰要求。因為在實戰中雙方不會先搭好手、你也不能命令對方如何出手,而應當是對方怎麼出手我都能對付。

  推手訓練非常重視以禮始、以禮終的必要形式。武術是人與人之間較量的一種技藝,有德者用之,保家衛國、見義勇為、正當防衛、維護社會和諧。無德者用之,打架鬥毆、作奸犯科、傷人滋事、擾亂社會治安。華夏大地是禮儀之邦,未習武先明禮、先明德。交手訓練時先行抱拳禮,既是尊重對方又是莊重宣佈、承諾嚴守武德。注重禮儀、武德,可以潛移默化修養心性、完善人格。以禮始、以禮終,培養以禮待人、謙虛謹慎的習慣,是養成良好武德的必要形式,交手訓練不可或缺。武德教育不僅要講明道理人心入腦,也要在形式上規範,最終貫徹體現到較技裡,可以消除那些“趾高氣揚”、“赳赳武夫”、“武痞”之習氣。以互不傷害對方的練功方式提高交手技法,拳技乃詭道,武德是聖道,以聖道統制詭道是中華武術的優秀傳統。練習開始時的抱拳禮和預備勢,結束時的收勢和抱拳禮,在每次練習開始和結束時都應做出。

  我們在習練推手過程中深切地體驗到,這個雙纏推手訓練方法,能幫助提高技擊能力、增長功夫,演練中具有愉悅健康身心的效能。為了讓更多的拳友能夠學習掌握,現將向內纏繞、向外纏繞和內外交插纏繞訓練等三類方法中,各選擇幾個基本的、有代表性的、有助於舉一反三的具體練法圖解介紹如下,由於雙方動作是連續不斷的運動,圖片顯示的是某一瞬間的空間形態,謹請讀者在踐行中參悟。***圖中深色衣服者為甲方,淺色衣服者為乙方***。
 


 

  二、向內纏繞訓練

  在武術交手傳承敘述語言上,一般把兩手臂當中、兩腿當中稱為“內”或“裡”,把兩手臂、兩腿的兩側稱為“外”或“邊”,如常說的雙手好似兩扇門的“門內”或“門裡”、進攻時的“外上”或“邊進”。從雙方下肢來說的合步,是指雙方的右腳或左腳都在前位站立,順步是指一方的左腳和另一方的右腳、或是一方的右腳和另一方的左腳在前位站立。

  向內纏繞訓練是指雙方雙纏推手時,防守方根據進攻方的動作,初次接手時由外接向內開始,繼而以螺旋纏繞的執行軌跡,以雙手為主同時加上腿、腳、腰、胯、肩等全身內外各部位的協調配合,化解對手進攻、再反攻而反覆練習。練習纏繞的接觸部位主要是腕部前臂、肘部上臂或部位之間的位移互換,也可以稱為纏腕或纏肘。接手時按部位分外接腕與外接肘,在執行過程中雙方悉心體會粘黏連隨、順化避害、不丟不頂、隨曲就伸等操作原則,在運動中靜心體會對方勁力變化的方向、路線、大小、作用點等,逐步提高聽勁、懂勁水平,嘗試如何運用拳術中的接、纏、推、拉、叼、掛、扇、穿等手法的技巧與戰機,尋找在向內纏繞執行軌跡情況下,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轉換,運用“順其力破之為巧”的拳術技法奧妙的訓練。

  ***一***甲左右進攻乙防守的合步裡纏腕雙推手

  1、抱拳禮和預備勢

  以禮始:甲乙兩人面向並步站立,身體保持自然放鬆、中正。兩人的距離約1.5~2米,互行抱拳禮***圖2-1-1***。禮畢,甲乙兩人雙臂自然下垂,相互注視對方,準備開始進攻和防守***圖2-1-2***。

  2、甲右手正扇乙左手外接腕裡纏

  甲右腳上步***視距離遠近可一步也可兩步***,同時右掌由自己的右外側正掄扇***或摜拳***乙頭部***圖2-1-3***,上步時要注重前腳的落位,目的是右腳微內扣放在乙左腳側後,意在起到管、絆、跪等作用,使其不能移動失去重心而傾跌。乙見甲上步進攻,適機撤左腳,防止受到甲的控制;甲面對乙撤左腳的狀況,隨即落步在乙的右腳內側後,由此二人前右腳並立形成合步;乙撤步同時出左手由甲右臂外側順接甲右前臂腕部***圖2-1-4***,順著甲的勁力方向,由上向內、向下、向外再向上,沿圓弧軌跡螺旋纏繞執行,同時轉腰轉肩協調配合,順勢化解來力。

  3、甲左手正扇乙右手外接腕裡纏

  當甲在右手正扇被乙化解的同時,出左掌由左外側掄扇***或摜拳***乙頭部,乙適時出右手由甲左臂外側順接甲左前臂腕部***圖2-1-5***,順著甲的勁力方向,由上向內、向下、向外再向上,沿圓弧軌跡執行,同時轉腰轉肩協調配合,順勢化解來力***圖2-1-6***。

  4、甲攻乙防連續練習

  當甲在左手正扇被乙化解的同時,右掌再隨曲就伸地由自己的右外側正掄扇***或摜拳***乙頭部,乙左手再順勢化解,防守動作與上一回合引化的動作相同。甲乙雙方四手臂粘黏連隨在一起,一攻一防、虛實轉換地迴圈往復練習,兩人的步型是弓步與虛步交替變換***圖2-1-7、圖2-1-8、圖2-1-9***。這樣一來一往、陰陽變化地進行反覆練習,從外形上看,甲乙兩人搭手的接觸點基本是螺旋圓纏繞的執行軌跡,特別要注意的是在思想意識上是在練習進攻或防守,而不是盲目在劃圈。

  5、收勢

  以禮終:練習遍數可根據時間、雙方體力等各種因素自主決定。當需要結束時,某方說停或手上給個暗示,雙方同時收手、收腳,成並步站立姿勢,身體放鬆、調整呼吸,相互目視對方***圖2-1-2***,互行抱拳禮結束這次合步裡纏腕雙推手的練習***圖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