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講奉獻有作為發言稿

  做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要盡職盡責敢於擔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最新關於社群講奉獻有作為的發言稿材料,供大家參考!

  篇1

  做合格的共產黨員,既要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還要講奉獻有作為,這是為黨之基。

  黨員履行黨員義務天經地義,做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理所應當。黨章對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中作了八條規定,其中第二條規定: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這是要求共產黨員要有作為。第三條規定: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這是要求共產黨員要多奉獻。

  成為一名黨員是光榮的,其光榮之處不在於黨員的政治身份如何顯耀,而在於黨員應該也必須具有捨己為公的奉獻精神,在於黨員應該也必須具有比一般群眾更大的作為和驕人的業績。然而,當前一些黨員卻與之相背離,工作上混同於一般群眾,甚至不如群眾,反而與群眾爭利益,被群眾背後戳脊梁骨。特別是黨員幹部中為官不為、怠政懶政風氣有所抬頭。有的精神萎靡不振,遇事裝聾作啞;有的工作不推不動,甚至推而不動;有的遇到問題左躲右閃,遇到矛盾上推下卸;有的用會議貫徹會議,以檔案落實檔案;有的動口不動手,務虛不務實。

  今天,我們正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凸顯,而且還會加大。我們既要處理好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格局,還要處理好穩定與發展的關係,任務艱鉅且複雜。必須明確,偉大的事業需要一支由千百萬人民群眾組成的大軍來完成,共產黨員隊伍就是這支大軍的一面大旗、一根中樞。大旗不能倒,中樞不能亂。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每名黨員都要講奉獻有作為,拿出精神抖擻的幹勁做好本職工作;黨員幹部要破除“廉而不為”的風氣,以夙興夜寐的工作狀態投入工作,甘於奉獻,努力作為。

  做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要提高能力激情工作。指出,黨員要“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戰”,“好乾部必須有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 “要意氣風發、滿腔熱情幹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普通黨員要牢牢記住黨員的義務和身份,在崗愛崗,創先爭優作表率。黨員幹部要主動適應新變化,勇於實踐。要努力學習,提高本領,少一些酒酣耳熱,多一點勤學篤行,提高科學決策的水平。工作中要善於克服困難,積極地尋找克服困難的具體決策,不要被眼前的複雜局勢和矛盾問題嚇倒。要敢啃骨頭,敢挑大樑。要多實踐、多調研,真正把自己身上的責任擔起來,真正把手頭的工作當作一番事業來做。

  做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要盡職盡責敢於擔當。天地生人,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一日當盡一日之責。指出,黨員幹部“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 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面對大是大非要敢於亮劍,面對矛盾要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要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要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要敢於堅決鬥爭。當前,我區面臨的困難挑戰不少,經濟轉型升級、大氣汙染防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任務更是艱鉅繁重,尤其需要強化擔當精神。黨員幹部要講奉獻,不講代價;要講付出,不講回報。要勇於攻堅克難,敢於直面問題,以有效的舉措,使工作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把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職責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到實處。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是全體共產黨員的時代主題。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我們要堅定信心,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為實現中國夢不斷輸入強大的正能量。今年,我區明確了今後5年實施“五個三”戰略的總體思路,實現“一個確保、三個領先、兩個翻番、一個全面建成”的總體目標。在通往夢想的征程上,豐南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點上。至此關頭,每名共產黨員都沒有理由徘徊、止步,唯有埋頭苦幹、一往直前。我們必須把全部才華發揮出來、熱情激發出來、幹勁鼓動起來,自覺扛起先鋒隊的大旗,把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在這杆大旗周圍,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朝著“經濟強區、美麗豐南”的奮鬥目標努力向前、向前、向前!

  篇2

  一直以來,都在為志願者無私奉獻的事蹟感動著,感觸最深的就是:人生需要奉獻。所謂奉獻,既是對人生意義的一種理解,當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境界達到一定高度時,真誠的奉獻便會成為一種品格。

  振興區標牌小區支部書記申傳興,雖已86歲高齡,卻每日奔波在群眾中,以零距離服務,換取居民的敬重,居民親切的稱他為小巷;元寶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季鳳龍,自己緊衣縮食,卻先後資助貧困戰士、下崗職工、困難學生、殘疾病人和孤寡老人共200多人,為社會捐款12萬餘元,捐物1000多件;鳳城市寶山鎮岔路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忠有,在村幹部的崗位上,忠實地履行職責,心裡始終裝著百姓,把全部的精力和愛都獻給了他熱愛的土地和鄉親;老黨員李忠怡,十幾年來,自掏腰包14萬元救助26位孤寡老人和資助14名貧困學子,被譽為鴨綠江邊的活雷鋒。他們都以對黨的忠誠放棄了個人享樂,用為人民服務的熱情換取了群眾的幸福。還有感動丹東十大人物之一的杜雲吉,在14年的擁軍路上,累計出資200餘萬元支援部隊建設,他用自己的行動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普通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

  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一個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黨員志願者,看到的是一個個道德高尚的無私奉獻的人。從他們身上,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我的思想受到了薰陶。我已經在為民服務中不自覺的將"奉獻"演變成了我的一種品格。不管萬籟俱寂的凌晨,還是夜燈獨明的深夜,當我獨坐電腦前忙碌著工作的時候,我的心是坦然的,是快樂的,因為我的付出正是黨建創新工作的需要;不管是居民家中,還是庭院廣場,當我穿梭於其中的時候,我的靈魂是高尚的,是純粹的,因為我的工作正是居民群眾所需要的。我的辛勤努力,只為能看到群眾滿意的笑容。

  篇3

  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講的主題是敬業奉獻。剛才唱了《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首歌曲,大家都很感動。這首歌曲是 199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宋祖英演唱的,宋祖英以委婉的歌聲,用教室、黑板、粉筆、講臺等事物,深情讚頌了人民教師無私奉獻的情懷,也表達了學生對教師的欣賞和崇拜。是老師帶給他們知識、力量、信心和勇氣,做他們銘記一生的良師益友。這首歌詞也很快傳遍神州大地,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並列成為對教師的獻禮。下面我們來聽兩個感人小故事。

  一、胡忠、謝曉君夫婦——堅守藏區 12 年支教的感人事蹟。 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某名校的老師。20** 年,胡忠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學校急需老師的報道,動了支教的念頭,得到妻子的支援。3年後,謝曉君帶著3歲的女兒也來到這裡支教。20**年8月,一所位臵更偏遠、條件更艱苦的學校創辦了,她主動前往當起了藏族娃娃們的老師、家長甚至是保姆。 他們曾說“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衝動,是不悔的抉擇。”他們是高原上怒放

  的並蒂雪蓮。從他們樸實的話語,從他們飽經風霜的臉龐,從他們十二年的支教生涯,我們可以看到 了一顆金子般的心!

  二、張麗莉—最美教師感人事蹟,

  張麗莉女,漢族,1984年1月生,中共黨員,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語文教師。

  張麗莉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受父母的薰陶,養成了正直、堅韌、善良、樂觀的良好品格。在家裡,丈夫眼裡,她是一個好妻子,溫柔賢惠,持家有道。在雙方父母眼裡,她是一個好女兒、好兒媳,知書達理,懂事盡孝。

  在學校,作為80後的教師新秀,她在短短几年間,各種賽課、教學比賽都名列前茅,所帶的班級名次評比遙遙領先。老師們下課了,時常能接到張麗莉遞到手中的一杯熱水。

  20**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正當一群學生走出校門準備過馬路時,一輛客車突然失控,撞向學生。千鈞一髮之際,張麗莉勇撲向前,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車輪從她的大腿輾壓過去。被軋傷後她有時清醒有時昏迷,在送往醫院的途中,還對大家說:要先救學生!昏迷多天後,她醒來後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經過搶救,雖然脫離生命危險,但她的雙腿沒有保住,被迫高位截肢。她的親人和醫護人員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後會是怎樣,但她很快接受事實,安慰父親說:“我很幸運,如果車輪從頭上碾過,你們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學生,也保住了命,今後一定會幸福的!”

  在一輛失控客車衝向學生的生死攸關時刻,張麗莉挺身而出,奮力將學生推開,保護了多位花季少年,自己卻被捲入車輪下,造成雙腿高位截肢。張麗莉捨己救人的英勇壯舉感動千千萬萬人,被人們譽為“最美教師”,20**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以上兩個感人事例讓我們知道:人生最大的富有就 在於愛和信念的堅持。在我們社會,像雷鋒、孔繁森等同志,之所以受到社會尊敬,就是因為他們在各自的工 作崗位上默默地為社會作出了無私的奉獻。敬業奉獻是一種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品質,是職業 道德的根本,是個人成就事業的根基。 老師們,教育工作有喜有憂、有笑有淚,其中酸甜苦辣的滋味不必一一道說。我送給大家一副對聯相互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