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常識宣傳資料整理

  食品安全是我們每天都要關注的事情,食品的衛生關乎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食品安全常識,僅供大家參考!

  食品安全常識介紹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開啟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淨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什麼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或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或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或替換進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克力餅乾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摻雜”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雜物,如腐竹中加入矽酸鈉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紅磚木等。

  ***3***“偽造”是指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與內容物不符。

  摻假、摻雜、偽造的食品,一般應由工商行政部門處理。對影響營養衛生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哪些種類?

  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下列類別:

  ***1***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汙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

  ***4***未經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製品;

  ***6***容器包裝汙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汙染的;

  ***7***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9***超過保質期限的;

  ***10***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經過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使用的新增劑的或者農藥殘留超過國家規定容許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

  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豔、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豔”。對顏色過分豔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新增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儘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食品儲存應注意哪些問題?

  應建立出入庫制度,做到先進先出;各類食品分類存放,標誌明顯,防止交叉汙染;做到離牆離地,做到“四防”:防黴或防腐、防鼠、防蟲、防蠅。

  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殘留農藥?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乾淨後浸泡***:蔬菜汙染的農藥品種主要有機磷殺蟲劑,有機磷殺蟲劑難溶於水,此種方法僅能除去部分汙染的農藥,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汙物和去除殘留農藥的基礎方法。主要用於葉類蔬菜。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汙物,否則等於將果蔬浸泡在稀釋的農藥裡。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於10分鐘,果蔬清洗劑可增加農藥的溶出,所以浸泡時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劑,浸泡後要用流水沖洗2-3遍。

  ***2***清洗後鹼水浸泡法:有機磷殺蟲劑在鹼性環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農藥汙染的措施,可用於各類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將表面汙物沖洗乾淨,浸泡到鹼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鹼面5g-10g***5-15分鐘,然後用清水沖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細毛的蔬菜瓜果,較易沾染農藥,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種較好的去除殘留農藥的方法。

  ***4***儲存法:農藥隨著時間能緩慢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空氣中的氧與蔬菜中的酶對殘留農藥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對易於儲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存放,減少農藥殘留量。一般應存放15天以上,同時建議不要立即食用新採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熱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瓜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農藥。此法常用於芹菜、菠菜、小白菜、圓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將表面汙染物洗淨,放入沸水中2-5分鐘撈出,然後用清水沖洗1-2遍。

  ***6***陽光晒:經日光照射晒乾後的蔬菜,農藥殘留較少。

  怎樣識別用激素促進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農為了使蔬菜生長加快、生長的多就用激素噴灑,吃了這種菜對健康不利,怎樣識別呢?

  西紅柿表皮光滑,當菜農對它噴灑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後,激素藥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該部位特別長肉,形成“尖屁股”。這種西紅柿當然不能吃。此外,個頭很大,紅綠斑駁,摸起來發硬,切開後沒汁或汁很少,這也是催熟劑催熟的,不宜購買。生長怪異的如冬瓜、黃瓜、茄子之類,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黃瓜則全身長坨,都是噴灑激素的結果。有的水果細皮嫩肉,有的芹菜體大身長,均不要吃為好。

  8.如何採購食用油,應索取哪些證件?

  採購食用油時,一定要採購標有“QS”標誌的桶裝食用油,若採購散裝食用油,極易購買到潲水油及問題食用油,質量得不到保障。應索取的證件有:銷售商的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食用油的“質量檢測報告”影印件。若不按要求對食用油進行採購和索證,一經油出了問題,找不到銷售商,責任由自己全負。

  怎樣健康飲用桶裝水?

  桶裝水一旦開啟,應儘量在短期內使用完,通常在一週內用完為宜,否則應加熱煮開再飲用。桶裝水送上門後,即便是質量較好的桶裝飲用水,放置時間太長也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溫度高,細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更不能久存。桶裝礦泉水,最好放在避光、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在陽光下曝晒。同時還要警惕飲水機的二次汙染,注意定期清洗飲水機。要求廠家每隔一段時間上門負責清洗飲水機。

  購買桶裝水要注意先看包裝桶是否晶瑩透明,質感硬。質量較好的桶***瓶***應由PC材質製成,桶體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而使用或添加回收廢舊垃圾塑料為原料製成的桶,俗稱:“黑桶”,顏色發黑、發暗、透明性差。有部分廠家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這種明令禁止使用的包裝桶裝水,消費者應仔細選擇鑑別。水桶蓋應鮮亮光潔,硬度較高。

  另外,消費者可嘗試倒置水桶,應不漏水。當把水桶從飲水機上拔出時,水桶的內應恰好將水桶再次堵上。合格的飲用水應該無色、透明、清澈、無異味和異臭,沒有肉眼可見物。顏色發黃、渾濁、有絮狀沉澱或雜質,有異味的水產品一定不能飲用。

  常見的飲食衛生誤區

  1 、好熱鬧喜聚餐:每當節假日,人們大多喜歡三三兩兩到餐館“撮一頓”,或是親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熱鬧又便於交流感情。這樣做不利於健康,不符合飲食衛生,特別是當前這一非常時期,最好實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對別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負責和尊重。

  2 、用白紙包食物:有些人喜歡用白紙包食品,因為白紙看上去好像乾乾淨淨的。可事實上,白紙在生產過程中,會加用許多漂白劑及帶有腐蝕作用的化工原料,紙漿雖然經過沖洗過濾,仍含有不少化學成分,會汙染食物。至於用報紙來包食品,則更不可取,因為印刷報紙時,會用許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3 、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度數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並且白酒畢竟不同於醫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達不到消毒的目的。

  4 、抹布清洗不及時:實驗顯示,在家裡使用一週後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細菌數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在餐館或大排檔,情況會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飯桌之前,應當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應該用開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當而給健康帶來危害。

  5 、用衛生紙擦拭餐具:化驗證明,許多衛生紙***尤其是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衛生紙***消毒狀況並不好,這些衛生紙因消毒不徹底而含有大量細菌;即使消毒較好,衛生紙也會在擺放的過程中被汙染。因此,用普通的衛生紙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將食物擦拭乾淨,反而會在擦拭的過程中,給食品帶來更多的汙染機會。

  6 、用毛巾擦乾餐具或水果:人們往往認為自來水是生水、不衛生,因此在用自來水沖洗過餐具或水果之後,常常再用毛巾擦乾。這樣做看似衛生細心,實則反之。須知,乾毛巾上常常會存活著許多病菌。目前,我國城市自來水大都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所以說用洗潔劑和自來水徹底沖洗過的食品基本上是潔淨的,可以放心食用,無須再用乾毛巾擦拭。

  7 、將變質食物煮沸後再吃:有些家庭主婦比較節儉,有時將輕微變質的食物經高溫煮過後再吃,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消滅細菌。醫學實驗證明,細菌在進入人體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溫的,不易被破壞分解。因此,這種用加熱方法處理剩餘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 、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時,習慣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為這樣就比較衛生了。然而,微生物學專家認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爛掉的部分削去,剩餘的部分也已通過果汁傳入了細菌的代謝物,甚至還有微生物開始繁殖,其中的黴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經爛了一部分,就不宜吃,還是扔掉為好。

  食品安全宣傳標語

  1、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2、群眾利益無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3、實施食品放心工程,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4、關注食品安全,關愛健康人生

  5、建立誠信體系,保障食品安全

  6、加強農村食品監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7、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8、以人為本,確保飲食安全

  9、從源頭抓質量,確保食品安全

  10、食品安全,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