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失業證的資料與具體流程

  失業證是失業人員享受就業服務、辦理錄用登記的資格憑證,你對失業證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失業證的法律相關知識。

  

  辦理失業登記時應攜帶下列材料:

  1、本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及身份證影印件一張;

  2、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三張;

  3、本人失業前所在單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4、省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辦理流程:

  1、各類人員到所屬社群居委會、學校、單位等出具領取失業證的證明;

  2、到街道辦證大廳一樓出具有關的證件、證明,經街道社群服務中心審批、蓋章、辦理《失業證》;

  3、《失業證》年審只須帶上面提到的1—4項證件及原《失業證》直接到本街道辦理;

  4、《失業證》遷街的須到原所屬區街辦理失業人員關係轉移介紹信***收回原失業證***,再帶1—4項證件到本街道辦理。

  失業職工從辦理申領失業保險金手續後的次月起,就可按月持本人《失業證》、《居民身份證》,到本人戶口所在城鎮勞動部門領取失業保險金。

  相關閱讀:

  失業的影響的

  社會影響

  失業的社會影響雖然難以估計和衡量,但它最易為人們所感受到。失業威脅著作為社會單位和經濟單位的家庭的穩定。沒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損失,戶主就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滿足,家庭關係將因此而受到損害。西方有關的心理學研究表明,解僱造成的創傷不亞於親友的去世或學業上的失敗。

  此外,家庭之外的人際關係也受到失業的嚴重影響。一個失業者在就業的人員當中失去了自尊和影響力,面臨著被同事拒絕的可能性,並且可能要失去自尊和自信。最終,失業者在情感上受到嚴重打擊。

  經濟影響

  失業的經濟影響可以用機會成本的概念來理解。當失業率上升時,經濟中本可由失業工人生產出來的產品和勞務就損失了。衰退期間的損失,就好像是將眾多的汽車、房屋、衣物和其他物品都銷燬掉了。從產出核算的角度看,失業者的收入總損失等於生產的損失,因此,喪失的產量是計量週期性失業損失的主要尺度,因為它表明經濟處於非充分就業狀態。

  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根據美國的資料,提出了經濟週期中失業變動與產出變動的經驗關係,被稱為奧肯定律。

  奧肯定律的內容是:失業率每高於自然失業率一個百分點,實際GDP將低於潛在GDP兩個百分點。換一種方式說,相對於潛在GDP,實際GDP每下降兩個百分點,實際失業率就會比自然失業率上升一個百分點。

  西方學者認為,奧肯定律揭示了產品市場與勞動市場之間極為重要的關係,它描述了實際GDP的短期變動與失業率變動的聯絡。根據這個定律,可以通過失業率的變動推測或估計GDP的變動,也可以通過GDP的變動預測失業率的變動。例如,實際失業率為8%,高於6%的自然失業率2個百分點,則實際GDP就將比潛在GDP低4%左右。

  未來的一二十年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要轉移到城鎮就業,城鎮新增的適齡就業人員也有較大的就業需要,這就使得我國在未來這一二十年內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就業問題是我國政府巨集觀經濟政策要解決的最主要問題之一。奧肯定律告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即一定要保持GDP的高速增長,這樣一方面能迅速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能較好的解決未來的就業壓力。

  失業者可領取一定的失業救濟金,但其數額少於就業時的工資水平,因而生活相對惡化,促使其重新就業。從這一點上來說,不少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一個合理的失業率及其失業現象的存在,是促進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