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逃避債務的主要方式

  公司債務則是民法中債務概念與公司的簡單組合包括貸款、應付賬款、未付款的採購件等等。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公司逃避債務的相關法律知識。

  

  1、關聯法人

  關聯法人以母子公司之間的關聯性最為典型和突出,在關聯法人中,債務公司往往通過虛假設立優先權轉移優良資產,或採取虛假交易、虛構債權債務等手段擬逃避應清償的債務。當債務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時,如果允許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用其虛假債權與真正的債權人一起甚至優先於真正債權人分配被執行人的財產,顯然違背公平原則。作為被執行人的子公司以自身財產對其法律行為和債務承擔責任,母公司對子公司不承擔出資之外的責任,顯然違背公平原則。


  2、空殼化公司

  空殼化公司一般有下列幾種表現:

  ***1***公司沒有自己擁有的財產;

  ***2***雖有公司財產但沒有維持完整的公司財產記錄;

  ***3***公司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4***公司與股東之間或公司與其他公司之間沒有實質區分的人格。

  有的債務公司一套班子幾塊牌子,公司之間及公司與個人之間的產權不清晰,在客觀上給第三人造成錯覺。當債權人向其中一個債務公司主張債權時,其財產可以隨意轉化為另一公司的財產,從而達到對抗債權人的目的。

  3、“掛靠關係”公司

  法院在執行實踐中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查封、扣押被執行人的財產時,有案外人提出異議,稱該財產不是被執行人的財產,而是異議人的財產,並提供掛靠協議證明自己是掛靠在被執行人名下,以被執行人名義對外經營的。而法院在審查異議時很難判斷此財產是否真屬於掛靠者,也無法排除被執行人與掛靠者惡意串通逃避債務的可能。

  4、改制企業

  一些企業在經營陷入困境後,利用企業改制擅自轉移債務,甚至故意“懸空”債務,給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製造障礙。特別是有些企業進行部分改制的情況下,原企業剝離部分資產吸收其他投資人改製為公司,此時原企業並不消滅,只是資產構成發生了變化。這種改制方式使得本來用於擔保原企業債務的資產減少,如果還是由原企業獨立對外承擔責任,就構成了對債權人利益的侵害。

  5、公司清算判決的執行

  在現實中,有很多公司自行解散後根本不進行清算,甚至拒絕清算,反而以公司人格作為擋箭牌,以承擔有限責任為藉口來規避法律,使法院作出的清算判決往往存在著易判難執行的問題。法院判決後,清算義務人怠於清算,不承擔清算責任,或者不按法律規定程式進行清算,隱匿財產,甚至在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財產,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相關閱讀:

  公司債務的籌劃

  一個合格的管理者,都必須是籌劃資金、駕馭債務資金的能手,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必須首先在規劃債務的“前途”方面獲得成功。

  在舉債階段,要稽核債務產生的合法性、合理性、必然性,對公司發展有積極影響的債務資金,企業又能夠消化並按期償付的債務資金,方可接納。債務資金進入公司後,要規範核算,加強監督,嚴格考核,科學安排“債務”的前途:

  1、主動清償債務。

  按債務的種類、金額、約定的結算期限,主動安排資金,及時或提前還債,儘可能節省債務資金的產生資金成本與費用。

  2、進行債務重組。

  充分調研市場,獲取有利的經濟資訊,運用合理合法的方式進行“債務重組”。或以資產抵消債務、或以應收賬款抵消債務、或以相應的股權或債權償還債務、或以還需用的固定資產償還債務、或以勞務抵償債務。爭取以閒置的資產來抵消所應償還的債務,優化公司的資金結構,降低資產負債比例,從而獲得一石二鳥的功效。

  3、將債務轉化為資本。

  在無資金還債時,公司要積極與債權人溝通,及時將債務轉化為資本***股本***。這樣,既可以吸收債權人蔘與公司管理,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與成功的管理經驗,又可以調整資產負債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節省債務資金應該承擔的利息支出。同時,還可以克服債務的消極影響,轉變資金供應的渠道,增強企業抗禦財務風險的能力,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能夠確保公司的穩定與發展,確保國家、企業投資人、債權人、職工及企業的相關方通過債務籌劃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