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基礎知識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對於物流的認識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物流的含義

  物流”***logistics***源於美國,最早出現在二戰時期,是美國軍事部門為解決軍需品的供應問題,運用當時新興的運籌學方法與電子計算機技術對軍需品供應、運輸線路、庫存量進行科學規劃而形成的系統管理科學,稱之為logistic,我國最早譯為後勤學。

  20世紀50年代軍事後勤管理的概念和技術慢慢應用到民用工業中,流行於美國的實物分撥***PhysicalDistribution***概念傳人日本後,日本學者平原直先生將之翻譯為“物的流通”,簡稱“物流”,經過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今天廣為接受的物流管理的概念。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引進“物流”概念和相關理論。為了規範物流概念,在吸取國外有關資料的基礎上,2001年8月,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起草並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釋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將物流解釋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資訊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顯然,物流的構成要素既包括使物品的空間移動和時間移動成為可能的運輸和儲存,也包括保障物品順利轉移或流動的各種相關活動。

  二、物流的分類

  物流活動廣泛存在於社會經濟領域,系統較為複雜,難以形成統一的分類標準。但根據物流服務物件的不同、物流服務空間範圍的不同、物流服務目的的不同等,可以將物流區分為以下幾種主要型別。

  ***一***巨集觀物流和微觀物流

  根據物流的實用價值可以將物流區分為巨集觀物流和微觀物流。所謂巨集觀物流意指社會再生產總體、產業或大型集團的物流活動。這些物流活動對一國具有較為綜合性和全域性性的影響。如:社會物流、國民經濟物流、國際物流等。微觀物流指消費者和生產者所從事的或所需的各種具體的、實際的物流活動,是針對特定客戶、特定產品的物流活動。包括供應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廢棄物物流、生產物流、企業物流等。

  ***二***供應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

  根據物流的作用可以將正向物流區分為供應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為生產企業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的活動稱為供應物流。生產物流則指產品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在製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在生產企業內部的移動和儲存等活動。生產物流必須與生產過程同步,否則生產過程可能停滯或者出現額外成本。當物品從生產企業、銷售企業向需求者移動時銷售物流也就產生了。

  ***三***地區物流、國內物流和國際物流

  按照物流服務的空間範圍,可以將物流區分為地區物流、國內物流和國際物流。地區物流是指在一國疆域之內,根據行政區或地理位置劃分的一定區域內的物流。地區物流的合理規劃和佈局不僅對特定區域內的物流成本、速度和效率產生影響,而且對一國的整體物流水平產生巨大的影響。國內物流是指一國政府為了服務於國民經濟發展的總目標而制定的有關物流的總體規劃和相關政策法規等。如:物流基礎設施和配套實施的規劃、交通法規、投資和稅收政策、各種物流裝備和單據的標準化等。國際物流則是指物品在不同國家之間的移動。較之國內物流,國際物流活動更為複雜、難度和風險更大。

  ***四***社會物流、行業物流和企業物流

  根據物流系統的性質,物流可以被區分社會物流、行業物流和企業物流。社會物流是企業外部物流活動的總稱,屬於巨集觀物流範疇。行業物流指同一行業中的企業為了實現物流效率和低成本而在物流運作、物流管理方面進行的有效協作。企業物流則是指某一企業內部的物品移動。

  ***五***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根據物流服務提供者的不同,可以將物流區分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由物品供應商提供的物流服務稱為第一方物流,而由物品的需求方提供的物流服務被稱為第二方物流,由物品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以外的中介組織提供的物流服務常常被稱為第三方物流。隨著生產的一體化,第三方物流正在成為現代物流的主要內容,是物流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此外,還有根據物品的流向可以將物流區分為正向物流和反向物流;按照從需求方向供應方所流動的物品的特點可以將物流區分為回收物物流和廢棄物物流等。

  三、物流與國際貨物運輸

  如前所述,運輸是物流系統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要素。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常常將物流等同於運輸,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在物流活動中運輸的重要性所致。運輸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先行。運輸雖然不創造產品,不增加社會產品的數量和使用價值,但它通過實現產品的空間位置移動連線不同的生產單位、生產與消費、不同市場、不同國家或地區而使生產不斷地進行和延續,創造場所效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對運輸***transportation***的解釋,運輸是指“用裝置和工具,將物品從一地點向另一地點運送的物流活動。其中包括集貨、分配、搬運、中轉、裝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同樣地,國際貨物運輸是實現進出口商品、暫時進出口商品、轉運物資、過境物資、郵件、國際捐贈和援助物資、加工裝配所需物料、部件以及退貨等從一國向另一國運送的物流活動,屬於國際物流範疇。

  狹義而言,國際貨物運輸僅指與一國進出口貨物貿易相關的貨物運送活動。沒有國際貨物運輸也就無法實現進出口商品在空間上的移動和跨國交付,國際貿易活動也就不能最終實現。

  由於國際物流的運作環境相對比較複雜,時間和空間距離較大,氣候條件較為複雜,物品在不同國家之間的流動和轉移往往需要不同運輸方式承運人的參與和相互協作,經過多次轉運和/或轉載才能完成。其中海洋運輸方式、航空運輸方式和集裝箱多式聯運方式是國際貨物運輸最為主要的方式。綜合物流管理、系統化管理、總成本分析方法對國際貨物運輸經營者而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四、物流服務供應商

  根據物流服務供應商的服務範圍和方式,可以把物流服務供應商具體區分為以下三種主要型別。

  1、專門物流服務供應商***focused service provider***

  專門物流服務供應商通常以資產為基礎,為客戶企業解決功能性問題,如提供標準運輸、倉儲等。在國際貨物交付中的物流服務供應商,如國際貨運代理、船舶代理、無船承運人、實際承運人、報關行、倉儲企業等均為專門物流服務供應商。

  2、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solution deliver***

  解決方案物流服務提供商,比專門物流服務供應商在物流服務的內容和方式上有比較大的拓展和提升。解決方案物流服務提供商一般具有豐富的行業物流服務經驗,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自身的運輸、倉儲設施或先進的資訊管理能力為其他企業提供某一環節、某一區域或者提供一攬子物流管理服務,也可以通過管理若干專門物流服務供應商實現客戶服務,為客戶企業提供標準服務和定製的物流管理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在我國通常被稱為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3PL***o如:UPS,FedEx,TNT等。

  3、供應鏈創新商***supply chain innovator***

  供應鏈創新商是供應鏈的整合者,通過整合和管理自身的以及其他物流服務供應商補充的資源、能力和技術,影響整個供應鏈,進而為客戶企業提供全面的突破性供應鏈解決方案。供應鏈創新商是既懂供應鏈理論,又有行業知識,具備將知識轉化為解決方案能力的物流服務供應商,通常被稱為第四方物流服務供應商***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4PL***。供應鏈創新商的服務領域遠遠超出解決方案供應商,涉及預測與需求計劃、庫存管理、成套服務、採購與訂單管理以及客戶服務管理等,它藉助解決方案供應商、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和業務流程管理商的能力來制定解決方案。

  物流服務供應商的層次及水平的不同;提供的物流管理服務內容也不盡相同。許多物流服務供應商地業可以為物流需求企業提供一體化的物流服務,服務內容廣泛可以涵蓋整個商務活動過程;而另一些企業則只能提供功能性服務。概括而言,物流管理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客戶服務、需求預測、運輸管理、倉儲管理、共同配送、車輛管理、訂單履行、產品回收、承運人選擇、物流資訊系統;費率談判、產品組配、訂單處理、庫存補充、客戶備件等服務。近年來,物流服務供應商越來越重視物流規劃、管理與諮詢層面的服務功能,以滿足企業經濟效益、服務以及競爭力提升的三大使命。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