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開增值稅發票罪案例分析

  1994年,增值稅成為我國稅收收入的主體稅種之一,在國民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但是,由於配套管理措施尚不健全,一些不法分子利慾薰心,大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嚴重危害了稅制改革和國家稅收工作的順利進行。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虛開增值稅票案例,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虛開增值稅票案例篇1:

  2013年,淄博市高新區國稅局在檢查淄博承坤經貿有限公司的涉稅情況時,發現該公司於2011年7月、9月申報並抵扣的兩份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存在疑點,涉及稅款109.89萬元。經票面上註明的簽發海關證實,這兩份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並非該海關簽發。高新區國稅局立即啟動稅警聯動協作機制,與公安部門聯合偵辦此案。

  經查實,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常某為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在沒有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用於抵扣稅款的發票,虛開稅款數額巨大,其行為涉嫌構成虛開抵扣稅款發票罪。同時查實常某還存在私刻自制其他公司公章和偽造銀行轉賬支票行為。

  2015年2月3日,該案由淄博市高新區檢察院提起公訴,高新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常某犯虛開抵扣發票稅款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5萬元;犯偽造公司印章罪,免予刑事處罰;犯偽造金融票證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並處罰金2萬元。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1年,罰金7萬元。

  虛開增值稅票案例篇2:

  我國最大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公開宣判。主犯陳學軍、吳芝剛從2000年3月至12月,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外勾結,倒賣虛開增值稅發票近4個億,被判處死刑。這起案件令人震驚,不僅在於它案值巨大,還在於創下這個全國之最的案犯,一個曾做過包工頭,另一個也只是稅務局的普通工作人員,他們犯下驚天大案的時候,都還不到30歲。

  這一起稅案是繼浙江金華稅案、河北南宮稅案之後,我國最大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其涉案金額高達近4億人民幣。主犯陳學軍、吳芝剛被依法判處死刑,陳學軍的女友吳曉紅作為從犯,也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判有期徒刑13年,同時涉案的三名北京海淀國稅局幹部也被依法判處。

  據介紹,本案案犯倒賣、虛開增值稅發票次數之多、數額之大是近年來罕見的。僅三年間,陳學軍等人利用虛構的公司,先後從北京海淀國稅局領購增值稅專用發票10900份,為遍及中國二十七個省、市、自治區數百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2800餘份,虛開稅款高達人民幣3.93億餘元。這是中國稅務改革以來,全國涉案金額最大、危害最重的涉稅案件。這起涉稅大案的辦案卷宗近800本,也創下近20年來北京刑事案件紀錄。僅法院的開庭筆錄就達130多頁。而目前,涉案金額中,仍然有高達3.5億餘元的稅款沒有被追回。

  虛開增值稅票案例篇3:

  在沒有實際貨物交易的情況下,為他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妄圖投機取巧牟取非法利益。4月12日,樅陽縣人民法院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被告單位樅陽縣某棉業有限公司罰金人民幣25萬元,判處法定代表人被告人鮑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

  2013年7月,樅陽縣某有限公司在無實際貨物交易的情況下,為江蘇省某紡織有限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8份,稅款合計222836.83元,價稅總計1936966.80元。江蘇省某紡織有限公司在取得18份增值稅專用發票後,向國家稅務機關申報抵扣稅款。樅陽縣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鮑某從中收取開票費3萬元,用於公司的經營活動。案發後,被告人鮑某向樅陽縣公安局退出被告單位樅陽縣某棉業有限公司的違法所得3萬元。

下一頁更多相關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