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育專業基礎理論知識

  體育運動很重要,但不能忽略了體育教育理論知識,你知道有哪些理論知識嗎?下面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體育教育理論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1、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增進高中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

  2、健康:指個體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各方面都處於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一個人只有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保持良好的狀態,才算的上真正的健康。體育是促進健康的主要手段。

  3、新興運動類專案:指國際上比較流行但在我國開展不久的或國內新創的、深受青少年喜愛並適合在學校開展的運動專案。

  4、運動量:指人體在身體練習中所完成的生理負荷量。

  5、體格:指人體形態結構方面,包括人體生長髮育水平,身體整體指數與比例及身體形態。

  6、體能***體適能***:指人體各器官的機能在肌肉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包括身體素質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7、水平目標: 指不同階段學生在各個學習領域中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

  8、運動負荷:包括負荷量和負荷強度。負荷量一般學用練習的次數、時間、距離、重量來表示;負荷強度一般以練習的速度、密度、難度來表示,這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9、終身體育,是指一個人終身進行身體鍛鍊和接受體育教育。

  10、運動技能:指在體育運動中有效完成專門動作的能力,包括神經系統調節下不同肌肉群間的協調工作的能力。作為學習領域的運動技能,要求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基本的運動知識和技能,形成一定的運用特長,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11.體育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掌握體育、衛生保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術、技能、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發展運動能力,培養思想品德的一種有組織的教育過程,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途徑之一。

  12.身體素質:指人體在體育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機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

  13.完整法:是指整套動作或單個動作不分部分地進行教學的方法,它常用於比較簡單的動作或者結構嚴謹、難以分解的動作的教學。

  14、體育與健康課堂常規:是為使課堂教學有一個嚴密的組織和正常秩序,保證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正常進行,對師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課前課中課後三個部分。

  15、課堂常規:教師和學生上課時所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包括課前、課中、課後常規。

  16、社會適應:是指個體為了適應社會生活環境而調整自己的行為習慣或態度的過程。作為學習領域的的這會領域,要求學生培養良好的合作和競爭精神,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學會獲取現代社會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方法。

  17、體育:以發展體能、鍛鍊體魄為目標的教育活動。

  18.運動表象:在過去運動感知覺的基礎上,在頭腦中重現出來的動作形象。

  19.身體健康:指人的體能良好,機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狀態。

  20.有氧耐力:指長時間進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21、體育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體育教學活動結構和活動程式。

  22、快樂三要素:簡單的,沒有附加條件的,發自內心的。

  23、生物年齡:指個體在解剖結構、生理機能等生物方面達到的實際年齡,它反映了每個人生長髮育的快慢程度。稱之為運動訓練。

  24、運動指數:課內的平均每分鐘脈搏數除安靜時的每分鐘脈搏數。

  25、誘導性練習:體育活動中正確掌握運動技術所採用的過渡性練習。

  26、運動訓練:凡是培養運動員的一切準備過程都是運動訓練。

  27、練習軌跡:指在體育鍛煉中,身體和身體某些部位的移動路線。

  28、體質:是指人體的質量,是在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徵。

  29、需氧量:人體為了維持某種生理活動,提供足夠的能量,體內要氧化某些能源物質,所必不可少的氧量。

  30、體育方法:是指體育教學、訓練、鍛鍊的途徑和辦法。

  31、速度:是人體快速運動的一種能力。32、力量:是指肌肉緊張或收縮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能力。

  33、耐力:是指人體在儘可能長的時間內進行肌肉活動的能力。34、靈敏:是指運動員的運動技能和各種素質在運動過程中的綜合表現。

  

1、欄跑的過欄技術,起跨腿是抬、伸、壓,擺動腿是蹬、展、拉。

  2、評價一個人的健康狀況要從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等三個方面去評價。

  3、運動參與是指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與行為表現。

  4、肌肉工作時的直接能源是ATP,它貯存在細胞中,以肌細胞為最多。

  5、人體的運動,離不開骨骼、關節和肌肉的相互作用。骨骼起著槓桿的作用,關節是運動的樞紐,肌肉收縮是運動的動力。

  6、體育鍛煉之所以能夠增強體能,主要是由 超量恢復 的生理機制決定的。

  7、競技健美操比賽的專案有:男子單人操、女子單人操、混合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

  8、由一列橫隊變成二列橫隊時,應先1-2報數。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節奏與呼吸的節奏相配合。以鼻呼吸為主,以嘴呼吸為輔,呼吸均勻要有節奏。

  10、三級跳遠由快速助跑,沿直線向前的連續三次跳躍組成。 單腳跳、跨步跳和跳躍

  11、體育鍛煉的六項原則:***自覺性***、***經常性***、***個別性***、***全面性***、***漸進性***、***適量性***。

  12、籃球場地的長為***28m***,寬為***15m***,3分線半徑***6.25***米;排球場地的長為***18m***寬為***9m***。

  13、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

  14、馬拉松全長***42.195公里***。

  15、現代奧運會於***1894***年由法國教育家***顧拜旦***發起成立。 第二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16、人體所需營養素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17.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規定:學生每完成一個模組的學習,且成績合格可獲得2個學分。高中三年中,學生修滿11個學分方可達到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畢業要求。其中體育知識理論和田徑系列為必修必選內容。

  18.中學體育課屬於教學課,根據每次課教材種類的多少分為室外課和室內課,根據每次課的任務可分為新授課、複習課和綜合課。

  19.某學校高二年級8個班舉行籃球比賽,採用單迴圈制,一共要進行28場比賽,共有7輪。 輪數=N-1 場數=N***N-1***/2

  20.新課程標準將課程總目標細分為五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它們分別是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社會適應目標。

  21.學校體育的功能是指學校體育所發揮的有利作用或效能_。

  22.學校體育目標的結構由條件目標、過程目標和效果目標方面組成。

  23.體育教學內容是反映為了達到體育教學目標而選用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的體系。

  24.現代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常用方法主要有傳統型和現代型兩種。

  25.發展體能的原則一般有全面性原則、適量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健康性原則等。

  26.體育教學中學練法包括自學法、自練法和自評法。

  27.課堂常規一般包括課前常規、課中常規和課後常規三個部分。

  28.學校組織校內田徑運動會,一般可由、報名、編排秩序冊、比賽分工、畫跑道、比賽的記錄、宣告閉幕六個主要過程組成。

  29.教師示範一般可分為鏡面示範、正面示範、肢體示範、語言示範。

  30.學校體育教學計劃可分為年度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課時計劃31、課時計劃也稱教案,它是根據學期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安排並結合學生和場地器材的實際情況編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