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條件反射條件反射的形成

  條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絡。那麼你對條件反射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條件反射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條件反射的概念

  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後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後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階的神經活動,是高階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多次吃過梅子的人,當他看到梅子的時候,也會流口水。這就是他在曾經吃過梅子流口水的基礎上完成的,因此是條件反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當年曹操的士兵都沒有吃過梅子,也從沒有人告訴他們梅子是酸的,那將是什麼樣的一種結局。

  人類在與大自然鬥爭的過程中,在群體中產生了語言,大腦越來越發達,在大腦皮層形成了語言中樞,於是人類能對抽象的語言文字形成條件反射,這是是人類所特有的,屬於第二訊號系統的反射,例如望梅止渴。***此處說法有錯誤:人吃到梅子流口水是非條件反射;而“望梅止渴”是人看到梅子,應該屬於第一訊號系統反射;“談梅生津”,指人沒吃到也沒看到,只是聽到梅子就流口水,這是屬於第二訊號系統反射。***

  條件反射的分類

  根據訊號系統的性質來劃分,條件反射又可分為第一訊號系統的反射和第二訊號系統的反射。

  兩種訊號系統

  第一訊號系統——以具體事物為條件刺激建立的條件反射。

  第二訊號系統——以詞語為條件刺激建立的條件反射。人所特有。

  藉助詞語,擺脫了具體刺激物的侷限性,可以更多地瞭解自己未曾經歷和未認識的事物,形成心理活動的有意性和自覺性。

  二者密切聯絡、協同活動。

  根據引起條件反射的訊號的型別,條件反射又可分為第一訊號系統的反射和第二訊號系統的反射。由各種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嗅覺的、味覺的具體訊號引起的,叫做第一訊號系統的反射。是人和動物共有的。

  非條件反射的概念

  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階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幹、脊髓***參與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縮手反射、嬰兒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的形成

  條件

  最常見的條件反射是食物唾液分泌條件反射。給狗進食會引起唾液分泌,這是非條件反射;食物是非條件刺激。給狗聽鈴聲不會引起唾液分泌,鈴聲與唾液分泌無關,稱為無關刺激。但是,如在每次給狗進食之前,先給聽鈴聲,這樣經多次結合後,當鈴聲一出現,狗就有唾液分泌。這時,鈴聲已成為進食***非條件刺激***的訊號,稱為訊號刺激或條件刺激。由條件刺激***鈴聲***的單獨出現所引起的唾液分泌,稱為食物唾液分泌條件反射。可見,條件反射是後天獲得的。形成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是非條件刺激與無關刺激在時間上的結合,這個過程稱為強化。任何無關刺激與非條件刺激多次結合後,當無關刺激轉化為條件刺激時,條件反射也就形成。

  如果無關刺激***聲、光等***與引起動物軀體運動的非條件刺激***如機械、電刺激肢體面板等***多次結合,則可形成防禦運動條件反射。有的條件反射較複雜,它要求動物完成一定的操作。例如,大鼠在實驗箱內由於偶然踩在槓桿上而得到食物,如此重複多次,則大鼠學會自動踩槓桿而得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訓練,只有當某種訊號***如燈光***出現時踩槓桿,才能得到食物。這樣多次訓練強化後,動物見到特定的訊號***燈光***,就去踩槓桿而得食。這種條件反射稱為操作式條件反射。它的特點是,動物必須通過自己的某種運動或操作才能得到強化。

  過程

  條件反射建立之後,如果反覆應用條件刺激而不給予非條件刺激強化,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減弱,最後完全不出現。這稱為條件反射的消退。例如,鈴聲與食物多次結合應用,使狗建立了條件反射;然後,反覆單獨應用鈴聲而不給予食物***不強化***,則鈴聲引起的唾液分泌量會逐漸減少,最後完全不能引起分泌。條件反射的消退是由於在不強化的條件下,原來引起唾液分泌的條件刺激,轉化成了引起大腦皮層發生抑制的刺激。條件反射的消退並不是條件反射的喪失,而是從原先引起興奮***有唾液分泌***的條件反射轉化成為引起抑制***無唾液分泌***的條件反射;前者稱為陽性條件反射,後者稱為陰性條件反射。

  在機體生活過程中,條件反射可以不斷建立,而由於環境的改變一些條件反射發生了消退,又有一些新的條件反射建立,這樣使動物對環境的變化能更好地適應。

條件反射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