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政策性銀行貸款政策性銀行貸款的風險

  政策性銀行貸款由各政策性銀行在人民銀行確定的年度貸款總規模內,根據申請貸款的專案或企業情況按照相關規定自主稽核,確定貸與不貸。那麼你對政策性銀行貸款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政策性銀行貸款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政策性銀行貸款存在的問題

  缺乏低息的資金來源

  銀行資金來源決定資金運用,資金來源總量、結構決定資金運用的總量和結構。商業銀行如此,政策性銀行也不例外。近年來,政策性銀行在國務院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籌集了大量資金,為國家重點建設、進出口行業、農業發展等提供了極其有力的保障。但從長遠來看,在現有的資金籌集中存在相當的侷限性,影響和制約了政策性銀行業務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資金成本高、期限短、數量有限。政策性銀行現有的資金籌集槊道中,主要是來源於向各專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指誇性金融債券,利率一般高於商業銀行吸收的同期儲蓄利率,期限為3-5年。而政策性貸款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利率和期限的優惠上。大部分政策性貸款利率低於同期儲蓄存款利率,期限多在5年以上,有長達20年。短期資金長期佔用,必然增加銀行經營的難度和風險。貸款利率的優惠與高成本的資金來源必然導致虧損,負債愈多虧損愈多。從一定意義上講, 國家財政將彌補這些虧損,政策性銀行的目標也不是盈利,但長期大量的虧損在目前國家財政緊張的情況下,補貼是解決不了的。而且,政策性銀行雖不以盈利為目標,是因為政策性金融業務與逐利的商業性金融業務常常存在矛盾,銀行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必須“保本經營”,長期虧損和依靠補貼既無益於政策性銀行的經營和進取,又給借款者造成錯覺,產生有意拖欠,甚至拒不償還,反過來增加虧損的可能性。

  在籌集資金的量上,也不適應政策銀行的發展。從這兩年金融債券的發行情況和今後發展趨勢看,債券的增長速度不能適應政策性資金需求。而且,在三五年後,隨著償債高峰的到來,借新債還舊債,同時還要保證政策性專案所需資金,政策性銀行所需資金的規模必將成倍增長,由此進一步增加其業務開展的難度。

  不良貸款居高

  ***1***貸款資金死滯沉澱過多。在政策性銀行信貸資產中,有相當部分是在成立時由各專業銀行或原國家六大投資公司劃輔過來的。這些信貸資產由於長期的政策性因素管理鬆懈,造成許多資產死滯沉澱。有關研究表明,農業發展銀行的死滯沉澱資產佔信貸資產的20%左右,而國家開發銀行經營基金和其他委託貸款的回收率不到10%,利息回收率則更低。只因其皆連續簽訂展期合同,故其呆賬、呆滯率尚無表現,但從其催收情況看,這些資金的順利回收將困難重重。

  ***2***逾期貸款比倒過高。從目前來看,政策性銀行剛執行幾年,貸款質量問題最明顯的表現形式則是逾期貸款的大量存在。據統計,農業發展銀行發放給河南某縣的貸款中,貸款逾期率達39%,國家開發銀行發放給水執行業的政策性貸款中,逾期率高達50%以上,而目前在人民銀行關於對商業銀行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通知中規定:“逾期貸款率不得超過8%”。雖然政策性銀行由於其職能的特殊性不必執行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規定,貸款質量指標尚無具體規定,但拿現行的逾期貸款率去與商業銀行的貸款質量指標相比,其相差懸殊之大,足以說明其貸款風險程度之高。

  ***3***潛在的貸款損失威脅日益加大。從這兩年的情況看,政策性銀行貸款呆賬,呆滯率均低於專業銀行,利息償還率有的高達90%以上,呈現出良好的執行狀態。但徵這表面的良好狀態下,存在著極大的損失威脅:

  首先是因為政策性銀行才執行幾年,而許多貸款都是中長期貸款,貸款期限在2年以上,償還期限尚未達到,所以,“兩呆”貸款比率較低,一旦到達回收高峰,矛盾顯現出來,比倒勢必擴大。

  其次是因為在己歸還的貸款本金特別是回收的利息中,相當一部分是企業用政策性銀行貸款撥付的資金償還的,這也是銀行實行“收貸掛鉤” 所產生的結果。還有一部分企業為繼續使用政策性貸款,便通過其它銀行貸款來歸還政策性銀行貸款利息,獲得良好信譽來爭取貸款。也就是說“收貸掛鉤”制度約束了企業在貸款年限內守約按期歸還債務,但一旦貸款投資結束後,沒有了切斷資金這一硬條件的約束,這些企業是否可能按期償付債務呢?從目前各大專業銀行普遍存在沉澱貸款情況看,這種可能性極小,這實際上是企業短期行為使貸款風險滯後發生。

  再從政策性銀行貸款的保障形式看,政策性銀行貸款方式多為信用貸款和擔保貸款,抵押貸款比倒不大。據河南某縣反映,該縣農業發展銀行的貸款80%以上為信用貸款,沒有抵押或擔保,而在開發銀行交通行業的貸款中,有60%上由貸款企業主管部門即鐵道部和國家民航總局等擔保, 在擔保合同中,對保證方式、保證責任等均無詳細明確的規定。一旦發生貸款損失,如何向擔保人進行索賠,也是一個潛在的難題。在另一些擔保合同中,保證人資格則完全不符合《擔保法》的規定,或同為銀行的債務人,相互擔保,實際上是“擔而不保”。

  最後,貸款風險潛在威脅的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貸款企業。根據政策性銀行物件太部分是效率低或虧損或潛虧企業,這些企業所欠銀行貸款事實上是很難收回的。目前中國各國有商業銀行貸款中20%的呆賬,多半來自這樣一些企業,在各商業銀行將政策業務分離出來後,這樣的企業多半推給政策銀行承擔,從而進一步增加政策銀行貸款的風險。

  政策性銀行貸款的風險識別

  ***1***政策性的產業風險。政策性銀行的貸款主要投向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兩基一支”專案和“高科技”專案,這些專案或者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而經濟效益較差或者是風險較高。同時國家將根據巨集觀經濟走勢調整產業政策、區域發展政策,發展的重點行業會有所轉移,對專案的支援力度可能變化,這直接影響著貸款企業的經濟效益和貸款的償還能力。

  ***2***巨集觀經濟週期風險。當經濟處於低潮時,政府需要運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的發展。政策性銀行必然會受到政府的影響,增加貸款專案,提高貸款數額。為了完成政府的投資計劃,達到刺激經濟的需要, 銀行會放寬對專案的評審條件,對風險大的專案也予以承貸,而未認真考慮專案的未來進展及專案的償還能力。

  ***3***商業銀行的代理風險。目前,中國政策性銀行的分支機構和網點都處於稀缺狀態,很多貸款都是先撥給其他商業銀行,由其代理具體的貸款業務和對款項回收進行管理。但由於對中國政策性銀行的貸款還沒有立法規定,造成代理行的職責義務規定不具體,約束力不強,甚至有些代理行對專案監督管理流於形式,從而使開發銀行的信貸資產風險較大。

  ***4***政策性銀行和接受貸款專案的企業之間的資訊不對稱風險。由於資訊不對稱,政策性銀行和銀行內部的管理決策人員得不到充足有效的資訊來支援決策。這種資訊不對稱的決策導致了貸款銀行的“逆向選擇”——選擇錯誤的客戶或資金運作方式。政策性貸款的物件主要是國有經濟,許多國有企業信用觀念淡漠, 自我約束意識差,自有資本不足,長期虧損,往往將政策性貸款當作非財政性資金或救濟優惠加以擠佔挪用;中國的各類投資主體在現有投資利益格局下,都存在投資擴張的衝動,對政策性資金的需求大。這些動機會導致貸款企業作出誇大專案效益的可行性報告,而貸款銀行缺乏專案相應的內部資訊,難免出現風險。

  ***5***專案的擔保風險。政策性銀行在與貸款方簽訂的貸款協議中雖有擔保條款,是專案貸款數額一般較大,一般企業無力擔保。一部分大額貸款採取以政府信用和企業信用的保證方式,抵押、質押相對偏少。這在法律上缺乏擔保效力,對貸款方沒有實際約束力。

  ***6***專案建設中的完工或超概算的風險。由於各種原因,專案超工期、超概算、甚至無法完工,這會對銀行的貸款形成“倒逼”,使得銀行形成貸款專案的“路徑依賴”***貸新款才有可能收回舊款***, 從而給信貸專案帶來風險。

  ***7***專案完工後產品面臨的市場風險。專案完工並不意味著貸款的收回,專案完工後面臨著相應的產品和服務銷售的市場風險,這直接決定著投資方的投資效益,從而也影響著貸款本息的迴流。

政策性銀行貸款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