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孩子做的家務活有哪些

  兒童教育人士認為,引導孩子從事家務勞動不在於孩子幹活輕重多少,而在於孩子的參與過程。因為這樣是可以使得孩子變得更加的健康發展,那麼究竟孩子應該要做什麼樣的家務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孩子的家務清單,希望能幫到你。

  孩子的家務清單

  2-3 歲的孩子能做到一些家務事:

  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渴望“幫助”父母做“家務”。雖然大多時候,父母並不欣賞“孩子們這種幫助”, 但父母還是要理解和鼓勵孩子們的熱情,以養成他們做家務的好習慣。孩子們更喜歡受到父母的嘉獎,父母可以製作一些可愛的家務事清單,在孩子們完成家務事以後,用孩子們喜歡的貼圖來獎勵他們。當然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做家務事的時候,會需要父母的幫助。但這個時候的經歷可以為孩子的將來奠定基礎。

  幫助鋪床。

  把玩具和兒童書從地上撿起來。

  幫父母把髒衣服拿到洗衣機旁。

  幫助準備寵物飼料。

  幫助擦乾淨餐桌。

  把襪子套在手上撣灰塵。

  幫媽媽拿掃帚。

  4–5歲的孩子能做的一些家務:

  學齡前兒童往往覺得幫助爸爸、媽媽做事是一個令人興奮的事,很有成就感。 趁他們高興的時候最容易教他們做一些家務事,以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個年齡段孩子非常喜歡獎勵,父母可以做一張家務事清單,孩子每做好一件家務活,就貼上孩子喜歡的貼紙,以示鼓勵。家務事清單應寫得很明確,這樣孩子也很容易看清自己的責任和任務。除了上述列出的家務事以外,孩子還可以:

  擦桌子、椅子。

  擦灰塵。

  獨自鋪床。

  吃完飯以後,把髒碗拿到水池邊。

  媽媽做飯時在旁邊幫忙。

  從超市買菜回來,幫大人把菜拎進來。

  6-8歲的孩子能做的一些家務:

  這些入學年齡的孩子們可能已經沒有前一階段孩子做家務事的積極性,但他們有一種強烈要“獨立”慾望。家長就可以因地制宜地引導孩子獨立地做家務事,並用比較複雜的圖表表明他們要負責的家務事。除了上述列出的家務事以外,孩子還可以:

  照顧寵物。

  拖地板或者用吸塵機洗地毯。

  倒垃圾。

  疊衣服並把衣服放進衣櫃。

  秋天時幫父母掃落葉。

  9-12歲的孩子能做的一些家務:

  在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獨立承擔很多家務事。但父母必須記住的是,這個年齡段孩子不喜歡經常性的改變他們熟悉的家務事。父母就要努力尋找適合每個孩子的家務事。一旦制訂好家務事清單以後,在沒有得到當事人的同意之前,不要隨意更改。建立良好的獎懲制度,讓孩子們明白完成家務事所能得到的獎勵。相反,如果完不成的話,孩子會受到的懲罰。並一定要以此為根據,貫徹執行。除了上述列出的家務事以外,孩子還可以:

  幫助洗車。

  洗碗。

  幫助準備簡單的飯菜。

  清洗浴室。

  夏天割草,冬天掃雪。

  使用洗衣機和烘乾機。

  清理自己的房間。

  13-17歲的孩子能做的一些家務:

  這個階段的孩子幾乎可以獨自做所有的家務事。但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可能因為要參與各種活動而比較忙,沒有時間做家務,或者喜歡拖到最後一刻,才草草了事地做家務。因此在製作家務事清單的時要考慮到這個因素,不要讓孩子做太多的家務事。除了上述列出的家務事以外,孩子還可以:

  換燈泡和換吸塵器袋。

  獨立洗衣。

  擦窗戶。

  清理冰箱和其他廚房用具。

  做飯。

  如何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1、讓孩子覺得自己重要,並提供選擇的權利

  迎合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訴他他的工作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幫助,會因此節省出更多的時間,讓全家人可以一起享受親子時光。做家務前可以提供多個選擇,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任務要常變常新,而且要合理,比如讓男孩子做一些需要使力氣的活,女孩子則安排一些需要細心的工作。

  2、把任務細緻化,並給孩子做示範

  “把你的房間收拾好”這種大而全的語言可能會讓孩子摸不著頭腦。把任務拆分成數個步驟,比如把玩具裝進玩具箱,再把書放到書架上擺整齊,這樣更有助於理解。另外,父母應該親自給孩子做示範,回答他所有的疑問直到他能夠獨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即使他忘記了某個步驟,不要批評他,溫和的提醒他直到他記住為止。

  3、提供合適的工具,不要強迫孩子

  不要給孩子一把比他還高的掃帚,給他一個小小的掃帚用來把案板上的麵包屑清掃乾淨。不要採用強迫的方式,給孩子留一個緩和的過程或一點餘地。比如“我可以讓你玩十分鐘,十分鐘一到,你就要去收拾書桌了”。

  4、提供獎勵

  表揚和獎勵會對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帶來極大的幫助。家長可以幫孩子把要完成的任務的每一步驟繪製一張圖表,每次完成一個步驟,就獎勵一顆小紅星。完成整件任務後,獎勵一件孩子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獎勵,不過最好不要用金錢和物質獎勵。可以讓他邀請要好的朋友來家裡,或者決定週末一家人去哪裡玩。

  如何以遊戲的方式培養孩子做家務

  讓孩子做家務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好機會,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做事能力,更可培養他的責任心。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做家務習慣時,需要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能“自主自發”地去做,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

  1、父母不妨讓孩子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學習,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收拾自己的玩具、把自己的髒衣服放進籃子裡等等,讓孩子慢慢習慣和懂得:其實做家務也是自己份內的工作。

  2、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工作計劃表,並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麼?想做什麼?

  3、從遊戲中學習,比如:

  a、清潔隊員與收購員。寶寶假設自己是一位清潔隊員,開著一輛清潔車,收集各種玩具和東西,然後交給收購員處理***即媽媽***,藉由遊戲培養孩子做家務興趣。

  b、扮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盤、湯匙、鍋***等與孩子玩做家務遊戲。“娃娃,平常都是媽媽做飯給你吃,今天你也炒個菜給媽媽呼好嗎?”“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現在我們一起將桌子、盤子、碗……收乾淨好嗎?”藉由遊戲達到教育效果。

  4、父母做好引導,比如:

  a、擇菜:讓孩子一起參與,從擇菜到洗菜,讓孩子知道所吃的菜餚需要經過這些步驟才能食用,從學習中教導孩子做家務。

  b、洗米、煮飯:從開啟米缸—舀米,父母與孩子一起參與,並街道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時,也可以告訴孩子,這水除洗米外,還可以留著做其他用途,如澆花,讓孩子除了參與家務外,還能教育孩子節約概念。

  C、掃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塊孩子專有抹布及掃把,讓孩子試著去做家務,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將桌子、地板弄乾淨。

  d、晒、收疊衣服:晒衣服時還可請孩子幫忙拿衣架,由媽媽晾衣服;收衣服時,孩子還小,可由他負責拿自己的衣服;疊衣服時,孩子也可以學習摺疊及分類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