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得孩子能夠快速學做家務

  孩子做家務,可以培育他們的勞動技能,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那麼這時該怎麼去讓孩子學習做下家務活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如何使孩子學做家務,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使孩子學做家務

  1、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首先要耐心指導。孩子雖然熱心參與家務,但一開始肯定越幫越忙,如:洗菜濺得到處都是水、盛飯灑了一桌、洗碗摔壞了幾個等等。家長必須容忍這些混亂,並將每件事分解成小步驟來教孩子。

  2、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讓一個3歲的寶寶收拾自己凌亂的房間,會使他茫然而無處下手。孩子3歲前,可以叫他收拾玩具,奠定日後他做家事的基礎。三四歲左右,可以做簡單家事,如開飯前,幫忙排椅子、分筷子,爾後可以教他幫忙擦桌子。和孩子一起疊剛收進來的乾淨衣服,他一定會很高興,因為這些事對孩子而言,都是有趣的遊戲。

  3、把握時機。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看見家長掃地、擦桌子、拖地板,也會依樣畫葫蘆。把握時機訓練孩子做簡單的家事,耐心的告訴他正確的方法,讓他在興趣中不知不覺學會了做家務。

  4、父母陪孩子一起做。如果孩子對書籍有興趣,此時,可以拜託他幫忙收拾書房,或指導他將書分類放好,這工作比要求他去掃地來得有效多了。此外,可陪孩子一面工作、一面聊天,甚至交換彼此的心得,以增加工作情趣。

  5、肯定孩子的努力。孩子參與家事可以讓他感到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以身為一份子為責任與義務,增加對家庭的歸屬感,家長要讓孩子有參與家事的機會,並多給予鼓勵、讚美,使孩子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及自信心,且肯定自己的能力,並從做家事中培養責任感及積極的人格。

  6、利用家事機會教育。站在媽媽身旁看媽媽做家事,孩子特別愛問:“為什麼我要吃這種菜?”“那種菜是怎麼長出來的?”也可以讓孩子注意看蝦煮熟前和煮熟後的變化、什麼菜可以讓孩子長得健壯、什麼菜會讓他眼睛清澈明亮,利用一起做家事的時間,與孩子分享生活經驗。

  7、增進親子感情。孩子與家長一起做家事,不僅可以培養其參與感及成就感,從合力完成家事的過程中,將有更多時間與孩子相處,增進親子感情,孩子也會從中體會、瞭解家長的辛勞。此外,利用這段時間,聽孩子訴說一些快樂或不如意的事情,也可增進你對他的瞭解。

  孩子的聰明在手指尖上,會做家務的孩子雙手靈巧,思維敏捷,能力全面。父母可以讓孩子從小參與真正有擔當的一份家務勞動,潛移默化地使做家務成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這樣必將為孩子未來的事業發展和家庭幸福奠定堅實的基礎。

  培養孩子學做家務的時間表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等;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如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除了以上技能外,還要飯後自己把碗盤放到廚房水池裡,並幫助媽媽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到裝髒衣服的籃子裡;

  4—5歲:則要學會準備餐桌,飯後把髒的餐具放回廚房,準備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這個時候如何發揮指令很重要。如果一個模糊的指令,“把餐桌收拾好”,就會讓孩子困惑。家長需要把一個任務分拆成一個個步驟,從幫家長拿筷子開始,慢慢讓孩子開始幫忙擺盤子,這樣他才會確切的理解家長的要求。***

  5—6歲: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並且學會收拾房間的技能;

  7—12歲:需要學會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擦地,清理洗手間,會用洗衣機;

  13歲以上:換燈泡,換吸塵器裡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臺等繁雜的家務也被列入清單。

  寶寶學做家務的清單

  一歲以前的嬰兒,可以讓他自己拿湯匙吃飯,拿拖鞋或遞物品給大人,收集垃圾、把衣服、玩具放進籃子裡等。

  二歲的幼兒可以讓他擦桌子、練習洗自己用過的盤子、杯子,在限定的空間範圍內掃地、擦地板,或將同樣式、同顏色衣服疊好放在一起、將垃圾丟進垃圾桶內等。

  三歲的寶寶已經要開始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可以訓練其將用好的毛巾、牙刷掛好、放整齊,清理自己吃完飯後的桌面等,這些對孩子來說都不是難事,父母可以放手讓孩子學習。

  一歲半至三、四歲左右,正是孩子發展自理能力的階段,如果發展的好,孩子的自主性會提高,且有助於建立自信的人格,所以這個階段應儘量讓孩子學習自己動手做。若此時未能建立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將會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在人格的發展上也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