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別和田籽料好壞的方法

  和田玉碎塊經過雨水雪水沖刷流入河,隨河流流入水中,稱為和田玉山流水料,和田玉山流水原石經過玉龍喀什河幾百甚至上萬年的沖刷,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那對於和田玉籽料該怎麼進行辨別真偽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顏色

  和田籽料以白色為佳,在羊脂白玉具有的“白、潤、細、韌”四大特點中,“玉色白潤”排列第一。所以行業中多用形象稱呼,如石蠟白、魚肚白、梨花白、月白、象牙白、糙米白、雞骨白、羊脂白等。

  白色還再分為一級白、二級白,其次青白等等。乾隆時期的青白玉扳指,價值還是比不過現代羊脂玉的扳指。白固然好,但是如果看上去沒有油性,沒有潤度,死白、乾白、水白,這樣的籽料價值也不會太高。

  2、質地

  和田籽料的質地由其內部結構所決定。細膩程度、透明度和油脂光澤是反映好玉質的三個主要方面。好的籽料堅硬細密,反映在感性認識上,一是外觀很細膩,二是堅硬不吃刀。質地細膩的美玉一般密度較大,有明顯的沉手感。

  玉質並不是越透明越好,玉質細膩往往結構緊密,凝重感強,呈現的效果是半透明或者是微透明的。和田籽料就有這些優質條件,而青海白玉山料質地相對鬆,其透明度就偏高。

  玉質細潔緊密,它的油脂度就強。反之,如果質地相對鬆,它的油脂度就弱。好的籽料要體如凝脂,給人的感覺應該像羊脂。又油又糯又酥,“精光內蘊”,十分具有內涵。

  3、外形

  外形必須得是天然形成,表面自然,線條流暢,握在手裡有天然籽料的隨和感。如果後天加工,無論是滾筒,還是打磨過的,都破壞了籽料的那種天然美,價值都會降低。

  4、淨度

  淨度是指玉中綹裂的程度和含雜質的情況,以沒有和少有綹裂、雜質為淨度最好。籽料中有裂縫會直接影響玉的價值,這點最為重要;玉中的黑點或白點都是雜質,以儘可能沒有最好,但是少些沒太大關係,多了則影響玉的品質。

  5、毛孔

  籽料毛孔越細密,說明結構越緻密,玉質會細膩。反之,毛孔粗大,說明結構越疏鬆,玉質一般。

  6、皮色

  最好的籽料,是沒有皮色的,肉色即皮色。因為只有肉質相對疏鬆的地方,才可能生出皮色。但這樣的極品太少了。而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玉友都喜歡帶皮色的籽料。

  皮子種類有:烏鴉皮、鹿皮、秋梨皮、桂花皮、灑金皮、棗紅皮、虎皮等等很多品種,其中最名貴的為“桂花皮籽玉”和“棗紅皮籽玉”。而“蘆花皮”和“粗地紅皮”籽料多性不均,質地較粗。

  7、棉

  棉是和田玉籽料內的白色結晶的聚集體,多呈針狀或片花狀。

  棉是玉質的瑕疵,對玉的品相有較大的影響。玉以無瑕為優,有棉就是有瑕疵。絕大多數的和田玉都有棉,一點棉都沒有的比較少。一般來說,一個玉件上有幾個點狀棉或者片狀棉,但是在邊緣部位,或者在玉的表面而不是深藏在肉內,加工時就很好去幹淨,對加工出來的玉件品相的影響就較小。如果玉遍身都有棉,或者棉藏在肉的深處***且肉眼可以看到***不好去除乾淨,那麼這樣的和田玉加工價值就不大。有加工利用價值的價格會高一些,反之則低一些。同時,棉的多少也是反映和田玉乾淨程度的重要指標,一塊很細很白的和田玉,如果肉內遍佈棉點,一般稱之為“髒”、“不乾淨”,價格也自然不高。

  8、綹裂

  綹裂,泛指玉石上所有的裂紋,按照行話講,小的裂紋稱綹,大的裂紋稱裂,合起來稱“綹裂”。

  玉料的綹裂,有的是成玉過程中構造運動造成的,有的是開採過程中產生的,有的是加工時產生的,根據不同的裂紋開關與分佈,一般分為“死綹裂”和“活綹裂”兩大類。死綹裂指綹裂明顯,它的粗細、長短、深淺都不相同,長而深的碰頭綹,兩邊淺而中間深的抱窪綹,玉內部的胎綹等。活綹裂指細小的綹裂,有各種各樣的,如主要分佈在表面上如甲狀的指甲縫,由表到內呈魚鱗片狀的火傷性,多呈一致方向細緻裂紋的細牛毛性等。

  一般來說死綹好去,活綹難除。一般除胎綹裂難以預測外,其它綹裂均好判斷。如遇不好判斷是否侵入內部的綹裂,只需在堵頭表皮切一平面,死、活綹裂即可一目瞭然。

  9、死石

  籽料玉肉裡的死石,是同玉質合為一體的,就是純粹的石頭,這樣的籽料,一半是石頭,一半是玉。一般情況下,打手電看透明度,沒有透明度的說明籽料裡的石性比較大,價值就不高。

  要想快速掌握鑑別和田玉籽料好壞,最重要的還是上手實物,多對比,只有多實踐,才會真正領略到其中的奧妙。

  和田玉籽料的詳細分類

  和田玉籽料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碧玉、墨玉。

  和田玉籽料羊脂白玉白玉

  羊脂白玉:表示優質白玉,顏色呈脂白色,可略泛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綹裂較少,可有水量石花等,雜質一般10%以下,糖色少於30%。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的糖色部分佔30——85%。

  白玉:顏色以白色為主,可略泛灰、黃、青等色調,質地緻密細膩,油脂性適中,可見綹裂。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白玉、糖白玉、糖玉。糖白玉的糖色部分佔30——85%,糖色達到85%以上的稱之為糖玉。

  和田玉籽料青白玉和青玉

  青白玉:是介於白玉和青玉之間的品種,顏色以白色為基礎色,帶有灰綠色、青灰色、黃綠色、褐色、灰色等淺——中等色調,半透明或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一般,半透明狀,可見綹裂。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白玉、糖青白玉。

  青玉:顏色有青至深青、灰清、黃綠等中等或深色,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玉、糖青玉。

  和田玉籽料黃玉和糖玉

  黃玉:淺至中等不同的黃色調,經常為綠黃色、粟黃色、帶有灰、綠等色調,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黃玉、糖黃玉。

  糖玉:由於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鐵、氧化錳浸染呈紅褐色,黃褐色、褐黃色、黑褐色等色調,糖色部分佔到整體樣品85%以上時定名為糖玉。

  和田玉籽料碧玉和墨玉

  碧玉:顏色以綠色為基礎色,常見有綠、灰綠、墨綠等顏色。

  墨玉:顏色呈灰黑或黑色佔30%以上。黑色多呈浸染狀、葉片狀、條帶狀、聚集,可夾雜白或灰白色,多不

  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