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調料的使用技巧有什麼

  烹飪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這對腸胃是一個良性刺激,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而增強消化能力,在烹飪美食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關於調料的使用技巧了。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烹飪調料的使用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多用原料互補 少用調料互補

  烹調的目的是使飲食更營養,使味道更鮮美。而在烹調中,五花八門的調料更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合理使用它們,不僅能使食物的口味有很大提升,對保留食物的營養,一樣頗有益處。在廚房,以下四類調料必不可少,瞭解他們的營養和使用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鹹:鹽的本味是鹹,又是出味的基礎。無論任何味,加了鹽才會出鮮味,所以又稱鹽為百味之本。鹽的作用主要是:出鮮味、去異味,保鮮食物。鹽一般後放,可使菜更鮮嫩,放早了菜易變老。

  甜:糖是主要調味品之一,是甜味的主要調料,又能與其他調料如鹽、醋一起調出鮮美的複合味。糖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口感;增色,使食物色鮮紅、亮而不暗;補氣,糖味甘,有補氣健脾作用。烹調時應先放鹽,然後加糖,最後放醋。糖不宜放過早,以免焦鍋。

  酸:醋是酸味的主要調料。醋的作用有:去腥味,所以做魚類菜時常放醋;發出醇香味,增加菜餚色香味;解油膩。醋應在菜加熱後放,以免喪失醋的香氣,只酸無香。如出鍋前勾一點芡,可以增味,防止香氣喪失。

  辣:蔥薑蒜等辣味也是我國傳統烹調中的重要調味劑,烹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蔥、蒜都要炒生一點,半生不熟香氣才濃。2、姜要與原料一起放入同時加熱,才能有效去除腥味和羶味。3、胡椒做湯料最好,美味無比,但須湯燒好再放,以免損失香氣。4、辣椒可以制苦,所以辣椒炒苦瓜,可以減輕苦味。

  在熟悉這些調料後,大家可以繼續來了解在什麼場合對調料使用“加法”,什麼時候使用“減法”。

  首先,本來味美的就不要加太多調料,要儘量保持原汁原味。如雞肉本來就是香的,最好清蒸或清燉,最多加一點料酒,讓其香味溢位,而不要濫加調料。即使無味,如海蔘、豆腐,有時也不必用調料,可選用味鮮美的肉、蝦、蘑菇等提味。其次,食物色澤如果本來就鮮亮的,就要保持,不必加調料。炒藕時,邊炒邊加水,可以防止色變黑。最後,多采用水煮、水炒***鍋中燒水放一點油***、清燉、清蒸,用蔥、姜、胡椒彌補口味。

  多味薄,少味厚

  古人強調,大道至簡,這句話在烹調中同樣適用。大家在做飯時,要儘量味薄,少味厚,經常吃厚味對健康不利。凡是能放一樣調料的就不放兩樣,因為不少調料都有小毒,而各種各樣的醬也有新增劑,自己做菜最好少放。

  此外,多用原料互補,少用調料互補也是一個“簡化”原則。原料互補,如將三種雜糧同煮同吃,小米、玉米、大米或黃豆、燕麥、大米,可達到蛋白互補。再如用花生油、豆油、菜籽油混合叫三合油,炒菜可起到脂肪互補。又如把鮮魚、鮮肉和鮮雞放在一起燉的三鮮湯,既可美味互補又可蛋白互補。這樣的原料美味除加蔥姜去腥外,一切調料都免放。

  其實,對懂得生活的人來說,做飯是學無止境的,從營養搭配到色香味的調和,有太多神祕和喜悅等著我們去探索。掌握其中的真諦,不僅能讓我們身體更健康,也能為我們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樂趣。認真投入每一道菜,你會從中獲得厚報的。

  烹飪調料技巧

  1.油

  1.1油在烹調中的作用:***1***促使菜品產生特殊的香味;***2***促使菜餚形成特殊的質地、口感;***3***促使菜品形成較好的色澤及光亮度;***4***隔熱保溫;***5***殺菌消毒。

  1.2投油時間:根據各種烹調方法和原料特點選擇。通常烹調宜選擇七八成熱以下的油溫。使用”色拉油”或高階”清潔油”烹調時,五成熱的油溫即為最佳油溫。

  1.3具體投油方法:在中餐菜餚的烹製過程中,油的使用是烹製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炒菜時最好是“熱鍋涼油”,先把鍋燒熱,不要等油冒煙了才放菜,待油溫至八成熱時就將菜入鍋煸炒。也就是說炒菜時油溫一旦超過180℃,油脂就會發生分解或聚合反應,產生具有強烈刺激性的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煎、烹、炸200℃以下高溫最好。有時也可以不燒熱鍋,直接將冷油和食物同時炒,如油炸花生米,這樣炸出來的花生米更鬆脆、香酥,避免外焦內生;也有在菜餚加工中途放油的,如用明油勾芡,出鍋前需要邊顛邊往菜餚中淋入些油,起增香提味和保溫作用;而用麻油或炒熟的植物油做涼拌菜就需最後加油了;另外,蔬菜原料焯水時在沸水中加入少量用油,油分子將包裹原料表面,從而使原料更加碧綠光亮。其次,還要注意根據各種烹調方法及原料特點選擇用油。例如:大豆油不適做長時間高溫加熱的菜,特別不能用來煎炸;花生油和葵花籽油適合不冒油煙的炒菜和燉煮菜,不適煎炸;豬油適蒸、煮、炒、燒,最適合用來煮綠葉菜的湯,不適用於涼拌和炸食:調和油蒸、煮、炒都可以,最適合用於炒菜:芝麻油適涼拌菜或菜餚烹調完成後用來提香。

  1.4投油量:煸、炒、煎、烙、塌等用小油量;原料滑油用中油量;加熱炸制用大油量。

  烹呼叫油的操作要領:準確控制火候,確保成菜效果;科學用油,確保人體健康。

  溫馨提醒:***1***用油量最好控制在每人每天25~30 g之間,25 g相當家單常用的白瓷勺兩勺左右;***2***最好不同種類的油輪換吃;***3***熱油鍋中加入少量的食鹽爆一下鍋。這樣可使黃麴黴毒素立遭破壞,同時能使食鹽中可能存在的不衛生因素被消除。還可以防止熱油炸鍋外濺:***4***油一般儲存自10℃時,儲存2個月左右,在-2℃時可儲存10個月左右。

  2.糖

  2.1糖在烹調中的作用:去膩除臭,減少和抑制菜餚中原料的苦、澀味,緩和辣味,還可以調和口味,增進菜餚色澤的美觀,供給人體豐富的熱量。除了可起調味作用外,還具有轉色、粘接、拔絲、增光、防腐等作用。

  2.2投糖時間:烹調時用糖,通常都是等到即將起鍋前才加入。等到約五分熟的時候,再依次放鹽、醬油。對於需要使糖味進入原料的內部烹調***如紅燒肉***,必要時可將需加的糖分成兩次,即早期先加入相對少量的糖,使之溶解在較稀的滷汁裡,滲透到原料中去。待到原料烹熟即將起鍋時,再將另一部分***相對較多的部分***糖加入,此時收汁後,菜色油亮、觀感甚佳。

  2.3具體投糖方法:一般烹調中先糖後鹽,如先加鹽,鹽有脫水作用,並使原料蛋白質凝固,這樣糖的甜味就難吸進去。用糖時,通常都是等到即將起鍋前才加入,經翻炒,糖溶盡、滷收幹後即可起鍋。如果加糖過早,經受熱溶化後會成為粘稠的濃汁包裹在原料表面,妨礙其他調味劑的滲入,並且加糖後,滷汁將很快變稠收幹,此時可能原料尚未烹熟,而稠汁引起粘鍋糊底,產生焦糊味。因此,過早下糖是不足取的,尤其在急火炒菜時更是如此。就食糖本身而言,有紅糖、白糖和冰糖三類,其中冰糖的純度最高,因而甜味純正,最能出味增色。製作湯羹之類甜食***如銀耳羹、蓮子湯等***時,冰糖更顯風采。紅糖與白糖相比,並無絕對的質量優劣之分。雖然紅糖未經精製,所含雜質較多,但紅糖不僅本身帶色,利於糖色的顯現,而且紅糖多帶有十分明顯的甜香味,用於製作各類麵食的糖餡時,更顯色香味兼備的優點。當然,在烹製各類本色炒菜***如炒雞丁、肉絲苦瓜等***時,紅糖是不適宜的。製作調色劑時白糖入鍋,少量油,熬至呈醬油色時,加入3倍的水,熬至糖塊溶化後,即成糖色。糖色廣泛用於滷菜、紅燒類菜餚的調色等。製作糖醋菜餚,可產生一種類似水果的酸甜味,十分開胃可口,如糖醋魚、糖醋里脊、糖醋排骨、糖醋茄子等等。

  2.4投糖量:首先須服從於各地習慣。我國人民的飲食習慣素有”南甜北鹹、東辣西酸”的說法,江南尤其是蘇州無錫一帶的居民,在家常烹製菜餚時,無論葷素,總愛往裡面加糖,而北方的居民則很少在日常菜的烹製中加糖。因此,用糖時須考慮到食者的飲食習慣、菜的特點。

  貼心提醒:***1***白糖最好不要生吃,食用前應該進行加熱處理***一般加熱到70℃左右保持3 min就可以了***。***2***糖可產生較高熱量,肥胖的人,糖尿病患者烹調中宜少用或不用;***3***糖醋合用時兩者配比以2∶1為宜,即糖二份醋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