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飼養甲魚的方法

  根據中華鱉的生物學特性,採用中草藥在整個養殖環節中進行疾病的防控,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親鱉的培育及繁殖

  ***一***親鱉選擇

  長江水系中的中華鱉的地方優勢品種,經過4-5年的生長,體重0.5kg左右即達到性成熟。但由於年齡小的親鱉體重輕、懷卵量低,產出的卵大小不整齊,孵化出的稚鱉體質差、成活率低等原因,所以親鱉種源宜選擇1kg以上、體質強壯、無病無傷的梅花鱉。

  ***二***親鱉培育

  親鱉經鑑別雌雄後,按4:1或3:1的比例,放養到親鱉池中。親鱉的放養密度,按親鱉的大小確定,一般3m2一隻,個體大時應適當少放。

  親鱉飼料以動物性鮮活料為主,如蚌肉、螺蜆、小雜魚、動物內臟等。當水溫上升到18℃左右,親鱉開始吃食,隨著水溫升高,吃食量增加。春秋涼爽季節,每天下午投喂一次,夏季高溫季節,每天早晨、傍晚各投喂一次。每天投餌量為親鱉總體重的5-10%。產後親鱉應加強培育,特別是9-10月份,性腺發育開始進入下一個週期,應多投餵動物內臟、螺類等餌料。所投喂的餌料均經過中草藥的浸泡,即由地參***50g***、羊角豆***50g***、柴胡***100g***、牡丹皮***100g***、連翹***100g***、大黃***100g***等煎水浸泡後投喂,可提高親鱉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時能大大提高所產卵的受精率。平時的水質管理中將金銀花***200g***、野菊花***100g***、地葵***50g***、桑葉***100g***、酸藤***50g***等中草藥煎水後按每畝的比例全池潑灑進行水何不消毒預防。水質保持肥沃清新,浮游動物豐富,透明度保持在35-40cm之間,減少親鱉相互之間干擾,使親鱉在池中感到安全。

  ***三***孵化

  親鱉在6月至8月開始產卵,待卵收集後集中這入孵化房進行控溫孵化。受精卵通過塑料孵化套的方式孵化。孵化套為圓柱體半透明塑料孵化盒,套高45mm,內徑30mm,盒底與盒蓋開鑽內徑為1-2mm的透氣孔18-20個,套上孵化套的受精卵整齊排入580×390×135mm的塑料孵化框後運入孵化房人工控溫孵化。孵化溫度控制在28-30oC,溼度控制在80-85%之間即可。

  二、仔鱉的養殖

  把當年的早批鱉苗經過7月、8月、9月的常溫養殖,加上覆蓋塑料薄膜延長了一個多月養殖時間,經自然冬眠後,次年4月開始又可提早一個多月的養殖時間,到5月下旬可達150g左右,作為鱉種再放入成鱉池中養殖。

  ***一***鱉苗放養

  鱉苗選擇出殼規格在4g以上,體色一致,活動能力強,體形豐潤有光澤的梅花鱉苗。在仔鱉剛出殼時用金銀花***200g***、野菊花***100g***、地葵***50g***、桑葉***100g***、酸藤***50g***等煎水,將水溫調至28-31oC時放入仔鱉浸泡10-15分鐘,再放入仔鱉培育池中養殖,放養密度50只/㎡,以一次放

  ***二***飼料投喂

  在鱉種養殖階段以配合飼料為主,配以10-20%的鮮活魚***或冰鮮魚***和2-3%的新鮮蔬菜,其中鮮料應先打成漿,再配到飼料中,然後製成顆粒或團狀。並把鱉馴化成水上攝食,把飼料投在食臺板上離水位線1cm處,使鱉身體在水中通過伸縮脖子即能吃到餌料為宜。配合飼料中每10kg的飼料中新增500g的中草藥,仔鱉飼料中新增黃木香***200g***、吊瓜***200g***、白花菜***100g***等中草藥,投喂時一般5-7天,間隔25-30天投喂一次;幼鱉飼料中新增何首烏***100g***、毛須藤***50g***、地錦草***100g***、板藍根***200g***、銅錢草***50g***等,投喂方法如仔鱉。

  ***三***水質管理

  根據鱉的生長,水位從10-50cm作相應調節,水質要求“肥、活”,透明度在30cm,水色為黃褐色為佳,儘量不要使藍綠藻過度繁殖,水色呈綠色,以免影響鱉的體色***鱉的體色可能會因適應環境而呈青綠色***。換水採取微噴的方式,每天調換適量,換水量基本上10天相當全部換水一次,避免大量換水,引起不良反應。特別是當外界氣溫下降與棚內溫度差異較大時,切忌換水量過大,造成水溫變化過大,引發疾病。 齊為宜。

  ***四***疾病防治

  每隔一個月左右口服廣譜性的中草藥一次,每次3-5天***如大蒜、大黃、板蘭根、穿心蓮等***,儘量不用抗生素。一般到10月底、11月初自然溫度下降到12℃以下時,讓鱉順利進入冬眠。冬眠時也應每隔15天換水一次。換水量在20%左右。換水時應儘量避免聲響而影響其冬眠。

  三、成鱉養殖

  鱉種經過冬眠,到次年3月底或4月初,棚內氣溫升到23℃以上時,就開始投飼,待外界氣溫回升到26℃時移入外塘進行自然人工養殖。

  ***一***鱉种放養

  到5月中下旬,外界水溫穩定在26℃以上時,選擇晴好天氣***要求保證未來3-5天為晴天***,把鱉種從鱉種池中捕出放入二齡成鱉池,放養密度為10只/㎡,放養時用金銀花***200g***、野菊花***100g***、地葵***50g***、桑葉***100g***、酸藤***50g***煎水浸泡消毒。

  ***二***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與仔鱉養殖相同,只是飼料以配合飼料為主,輔以小野雜魚、螺蚌肉等鮮活飼料。配合飼料中每10kg飼料新增地參***50g***、羊角豆***50g***、柴胡***100g***、牡丹皮***100g***、連翹***100g***、大黃***100g***等中草藥以預防疾病。幼鱉和成鱉所用藥物可根據需求進行更換使用,大部分中草藥味微苦,加入飼料投喂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少投喂量10%-30%。

  ***三***疾病防治

  在成鱉養殖中疾病治療和預防時,我們經過多年的中草藥配合投喂實驗發現,根據不同的疾病使用不同的中草藥配方能夠起到不同防治效果:

  1、甲魚的腸炎、腐皮、癤瘡、爛嘴等疾病用板藍根***200g***、大黃***50g***、地榆***50g***、五倍子***50g***、大青葉***100g***、黃芩***50g***配合煎水拌飼料10kg投喂。

  2、甲魚出血病、折底板病用板藍根***150g***、金銀花***100g***、黃芪***50g***、連翹***50***、黃柏***50g***、地榆***50g***、大黃***50g***配合煎水拌飼料10kg投喂,此方法對甲魚的腮腺炎也有一定的治療和預防效果。

  3、甲魚的肝膽綜合症用大黃***100g***、連翹***100g***、柴胡***50g***、菌陳***150g***、板藍根***100g***配合煎水拌10kg飼料投喂,也可適量加入當歸、益母草。

  另外,合理的中草藥配方在養殖過程中的使用能很好的起到調節體質、促進生長的功效。如用山藥、牡丹皮、熟地黃、茯芩等煎水伴飼料投喂可滋補肝腎;用何首烏、靈芝、人蔘、甘草、黃芪等煎水伴飼料投喂可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用陳皮、大黃、柴胡等煎水伴飼料投喂可起到健胃消食促生長的作用。

  以上甲魚飼料中新增中草藥同樣可用於烏龜的養殖當中。但是在使用這些配方時其配伍比例要按照當地的水質、飼料、飼養方式的差異而有所變動,以達到中草藥預防水生生物疾病的最佳效果。

  野生甲魚養殖方法

  一.池塘條件:

  1.清整消毒。土池年前幹塘後,挖除過多的淤泥,做好池坡和池埂,用生石灰150—200千克/畝或漂白粉10—15千克/畝清塘,清塘七天後排乾池水,曝晒數日後加入新水。

  2.栽種水生植物。三月份畝種菱角50斤,可長成佔水面80%左右。

  二.甲魚種的放養

  池塘準備好後畝投放無病無傷、體質健壯的甲魚20-30只/畝***250克/只***,苗種須藥浴下塘,通常可採用2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藥浴15分鐘或用10ppm的漂白粉藥浴10—15分鐘,也可以用2%—5%的食鹽水藥浴10—15分鐘,其中具體時間看甲魚的耐受程度而靈活掌握。

  三.魚種套放和培育活餌料:

  放養一些魚種可充分利用水體資源,放養量以儘量不影響甲魚的生長為宜.其中畝放草鯿25斤,2尾/斤;鰱50斤,3尾/斤;鯽60斤,10尾/斤。

  為生產出優質的商品甲魚,還開發和採用了活餌料.在4-5月份向池中畝投入300斤螺螄,這樣7-8月份便可繁殖大量的小螺螄供甲魚攝食.投入的螺螄用漂白粉5毫克/升消毒後入池。當然有條件的養殖戶亦可飼養繁殖福壽螺、蚯蚓、蠅蛆等作為活餌,減少或停止商品餌料的投喂。

  四.飼料投喂

  甲魚是雜食性的,既能吃小魚螺螄,又能攝食小麥玉米。投喂堅持做到"四定":定時、定位、定量、定質和"四看"看天氣、看水質、看季節、看甲魚的活動情況。在生長旺季飼料中應新增一些中草藥或其製劑,防止甲魚生病。

  五.日常管理

  1.日常管理養殖期間,每日堅持巡塘,觀察魚類的活動情況,防逃裝置完好情況,水質變化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勤除雜草、敵害、汙物,及時清除殘餘餌料,清掃飼料臺;檢視水色,使水色保持黃綠色或茶褐色,定期加水、換水,但每次注水,水位不能變化過大,並定期用生石灰或溴氯海因消毒水體,使池水pH值保持在7-7.5之間,透明度在30cm左右。

  2.應保持甲魚池周圍環境安靜,以免噪聲或驚嚇影響甲魚的吃食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