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如何理財

  經過2015年股市的大起大落之後,有錢人的投資行為會更加理性;2016年是資產配置的時代,且資產配置是大趨勢下的歷史必然。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富人理財方法

  有錢人講“穩”字訣

  過去一年,股市恐怕是絕大多數人不願提及的傷心處,從千股漲停到千股跌停,再到突然死亡般的兩度熔斷,讓孤注一擲、動用槓桿的紙上財富灰飛煙滅。與此同時,悄然啟動的房地產行情,又讓賣房炒股的投資者扼腕踏空,等忙不迭籌措資金追漲時,房價已如竄天猴般留下一個遙不可及的背影。

  毫無疑問,股市和樓市集中了過去最多的創富神話,在胡潤研究院的最新調查中,以往中國有錢人裡,職業炒房、炒股者佔到了20%。顯而易見的是,在新常態下,這種過往的創富方式不僅不可複製,而且難以再現。因此,即便是有錢人2016年的投資理財不得不迴歸“穩”字訣。

  資深投資人士指出,目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通脹水平較低,結構轉型初見成效,但面臨不少困難,預計2016年央行會繼續通過降息降準等手段刺激信貸,確保增長。如果央行進一步降準降息,傳統的銀行儲蓄渠道吸引力會進一步減弱,加上股市前景未明,2016年整個理財市場將以多渠道配置、穩健型投資為主。

  網際網路理財受到有錢人的青睞

  除了股票投資,以往不被有錢人看在眼裡、小打小鬧的網際網路理財方式漸漸受到青睞。在今年股市震盪、樓市行情開始分化、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資產基數大、有錢人的財富更容易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而縮水。他們的投資心態和投資策略在轉變,保值意願越來越強,風險偏好變弱,更青睞安全、穩健的產品,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收益,這與其他投資群體有明顯差異。

  有行業權威人士就指出,有錢人普遍屬於風險厭惡型,過去信託、銀行理財產品等是他們的主要投資品種,而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為有錢人提供了一個資產配置選擇。目前,有個別網際網路理財平臺的人均投資金額達35萬元,百萬元級以上投資者佔比較多,這從側面證明了有錢人求穩、求安全、不貪圖單純高收益的心態。

  通過對不同行業資訊資源的整合,網際網路金融將可以同時提供不同風險評估級別的理財渠道,投資者通過一個平臺即可完成相應的資產配置,得到穩健的收益,以此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因此,投資者應降低在2016年收益的預期,尋找較為穩健、透明的投資渠道,把更多的“雞蛋”放在較為安全、可靠的“籃子”裡。

  此外,在這裡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宜的理財產品。當前全球經濟環境複雜嚴峻、變幻莫測,不妨試試網際網路理財,適當的進行資產配置,才能獨立於大環境外,實現財富的穩健增值。!

  理財事件相關閱讀

  分級債基月虧38.96%

  2013年4月至5月份,海通證券[0.09% 資金研報]資管成立了多隻分級債基,均為限定性集合理財計劃。不過,截至12月2日,這些產品的虧損幅度均在40%至60%之間。虧損幅度最大的海通年年升風險級的淨值僅0.365元,海通年年鑫風險級、海通半年升風險級、海通半年鑫風險級、海通季季升風險級、海通月月升風險級、海通季季鑫風險級的淨值均在0.47~0.58元之間。而海通月月贏風險級和海通月月鑫風險級的淨值分別為0.6元和0.75元。從這些分級債基風險級淨值走勢來看,2013年11月以來的虧損幅度最大。資料顯示,這些風險級產品一個月的虧損幅度均在30%左右。其中,海通年年升風險級一個月的虧損幅度高達38.96%。

  20萬元炒白銀只剩8毛8

  年過古稀的李先生2012年經由天津全唐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業務員劉先生推薦而對貴金屬投資動心。在得知需上網操作後,不懂電腦的他打算作罷。“但當年小劉打保票說他幫我弄,當時行情也好能賺錢。”當年9月28日,李先生簽完《客戶協議書》便拿出20萬元積蓄投資白銀。

  李先生幾個月後因用錢要求退資,但直到2013年8月仍未能拿到錢,此時他才發現賬戶餘額成了8毛8分錢,“20萬元幾乎全賠了,小劉跟我承認是他做虧了。”隨即李先生向全唐提出賠償要求。

  全唐方面表示,劉先生代客操盤確係違規,公司已和其解除勞動合同。對於李先生的索賠請求,全唐的答覆內容是:“客戶損失主要因為沒有妥善保管賬戶密碼,公司正常履行合同義務,沒有過錯,所以不承擔賠償;其次,如果李先生要通過訴訟向劉先生追討損失,公司願提供交易明細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