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輔食菜譜大全

  今天如小編給媽媽們整理一份適用於7-24個月寶寶的飲食時間表,內容來自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為了讓寶寶吃得更好,長得更好,媽媽們趕緊收藏起來吧!

  7-9個月寶寶每日餵養時間表及輔食菜譜

  上午7點:母乳 / 配方奶;

  上午10點:母乳 / 配方奶;

  中午12點:泥糊狀輔食,如米粉、稠肉糊粥、菜泥、果泥、蛋黃泥等

  下午3點:母乳 / 配方奶

  下午6點:泥糊狀輔食,如米粉、稠肉糊粥、菜泥、果泥、蛋黃泥等

  晚上9點:母乳 / 配方奶

  夜間:視情況餵母乳和/或配方奶一次

  餵養要點

  ▪ 母乳 / 配方奶餵養4-6次,奶量至少600ml;

  ▪ 每天輔食新增2次;

  ▪ 肉禽魚50g***大概普通成年女性半個手掌那麼大一塊***;

  ▪ 每天 1 個蛋黃***如果寶寶對蛋黃過敏,在避開雞蛋的同時,要增加肉類30g,大概普通成年女性1\3個手掌那麼大一小塊***;

  ▪ 適量含鐵的嬰兒米粉、厚粥、爛面等穀物類;

  ▪ 蔬菜和水果適量,以嘗試為主;

  ▪ 夜奶逐漸減少餵養次數。

  可以吃的食物有

  蔬菜:南瓜、土豆、山藥、西藍花、西紅柿、胡蘿蔔、青菜等;

  水果:蘋果、香蕉、梨、西梅、木瓜、牛油果等;

  禽魚肉蛋類:動物肝臟、牛肉、雞肉、豬肉、魚肉、蝦肉、蛋黃等。

  注意,這個階段是寶寶咀嚼練習的關鍵期,因此要逐漸改變輔食的粗細及軟硬程度,由最初的泥糊狀食物,過渡到9月齡時帶有細小顆粒狀的厚粥、爛面、肉末、碎菜等,顆粒由小變大、由軟變硬。

  10-12個月寶寶每日餵養時間表及輔食菜譜

  上午7點:母乳 / 配方奶 + 米粉或其它輔食

  上午10點:母乳 / 配方奶

  中午12點:厚糊狀或小顆粒輔食:軟飯,肉末,碎菜等

  下午3點:母乳 / 配方奶 + 水果或其它點心

  下午6點:厚糊狀或小顆粒輔食:軟飯,肉末,碎菜等

  晚上9點:母乳 / 配方奶

  夜間:停止喂輔

  餵養要點

  ▪ 母乳/配方奶餵養3-4次,至少600ml;

  ▪ 每天輔食新增2-3次;

  ▪ 肉禽魚50g;

  ▪ 蛋黃1個;

  ▪ 適量含鐵的嬰兒米粉、稠厚的粥、軟飯、饅頭等穀物類;

  ▪ 增加蔬菜水果種類,根據寶寶的需要增加食量;

  ▪ 吃輔食的時間,儘量跟大人三餐同步,兩餐之間可以各加一頓點心;

  這個階段要注意“手指食物”的引入,即讓寶寶自己抓著吃,從較軟輔食種類開始,如香蕉塊、土豆塊、南瓜塊等。12 個月左右,可以讓寶寶嘗試黃瓜條、蘋果片、雞肉塊等較硬的塊狀食物。

  可以吃的食物有

  主食類:小餃子、小餛飩、軟飯、饅頭片、麵包片、軟面等;

  蔬菜類:各種碎狀、丁塊狀的蔬菜,如青菜、豌豆、瓜類、胡蘿蔔等;

  水果:小粒、薄片狀水果,如草莓、獼猴桃、火龍果等;

  禽魚肉蛋類:碎肉或肉末,如撕碎的雞肉、魚肉等。

  13-24個月寶寶每日餵養時間表及輔食菜譜

  上午7點:母乳 / 配方奶 + 早餐

  上午10點:母乳 / 配方奶 +水果或其它點心

  中午12點:正餐,可嘗試嘗試清淡的家庭食物,鼓勵寶寶自己吃

  下午3點:母乳 / 配方奶 + 水果或其它點心

  下午6點:正餐,可嘗試嘗試清淡的家庭食物,鼓勵寶寶自己吃

  晚上9點:母乳 / 配方奶

  餵養要點

  ▪ 每天保持約500ml奶量;

  ▪ 肉禽魚50-75g;

  ▪ 全蛋1個;

  ▪ 軟飯、麵條、饅頭等穀物類主食約50-100g;

  ▪ 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間,臨睡前各安排一次點心;

  ▪ 繼續嘗試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嘗試啃咬水果片,或煮熟的大塊蔬菜,增加進食量;

  ▪ 可以引入少量鮮奶、酸奶、乳酪等豐富奶製品形式。

  可以吃的食物有

  此時,寶寶已經嘗試過大部分家庭日常食物,逐漸可以跟家人一同進餐。但注意寶寶還不能完全跟大人吃一樣的食物,重鹽重油或燻烤類食物仍然要避免。1歲後,寶寶的食物不要刻意新增調味料,保持食物的清淡,有助於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有了以上的餵養時間表,媽媽們是不是感覺清晰多了呢?

  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寶寶的進食量和進食時間,都存在個體差異,以上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如果發現自家寶寶的飲食大體上符合以上原則,那麼說明你非常棒,在餵養寶寶的道路上,你摸索出了一個相對比較正確的方向;但如果發現自己偏離了大方向,比如,寶寶的奶量嚴重不足,或者遲遲不新增輔食,那就要調整餵養方式了。

  讓我們做一個科學餵養的媽媽,帶寶寶踏上美妙的舌尖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