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遊的安全小常識

  外出旅遊能夠放鬆心情,是讓人最期待的事了。不過在出發前,我們需要學習一些旅遊安全小常識。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外出旅遊安全小常識

  1、事先一定要了解景點的情況,包括天氣情況、飲食住宿等,特別是選擇去山區峽谷郊遊時,一定要注意收聽天氣情況。

  2、確定行進路線時,儘量考慮成熟路線,以免迷途或者遭遇搶劫。

  3、路上交通,儘量選擇火車,長途汽車相比之下不安全,被搶劫、被偷盜時有發生。

  4、注意備藥,如感冒、腹瀉以及雲南白藥等常用藥物。

  5、不要攜帶太多的現金,不要將錢都放在一起。把錢存到兩三張卡里,建議卡可以與食物放在一起。

  6、旅行中,穿著不要太引人注意,以舒適、樸素為主。

  7、出門要和氣待人,儘量不要與人發生爭執。如果遭遇搶劫,沒有能力就不要反抗。

  8、注意飲食衛生,在流行性疾病傳播季節和寄生蟲病流行地區,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

  9、如果是自駕車遊,準備好備用輪胎,車程最好在6個小時以內,否則容易造成疲勞。

  兒童旅行安全小常識

  01

  中暑怎麼辦?

  暑期出遊,容易出現中暑的情況,中暑的主要症狀是大汗、口渴、頭昏、耳鳴、眼花、胸悶、噁心、嘔吐、發燒,嚴重者會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應對方法:

  ①可置患者於陰涼通風處,平躺,解開衣領,放鬆褲帶;

  ②若有條件可讓其飲用含鹽飲料,對發燒者要用冷水或酒精擦身散熱,服用必要的防暑藥物,緩解後讓其靜座***臥***休息。

  ③嚴重中暑者做必要治療後應立即送醫院。

  02

  摔傷骨折怎麼辦?

  暑期出遊相對集中,特別是在人流密集景區的注意安全,不要追趕,不要獵奇去到高處,容易摔傷,如果發生骨折須及時送醫院救治,但在現場,我們也可以做一些急救措施:

  應對方法:

  第一步:止血。止血的常用方法有手壓法,即用手指、手掌、拳在傷口附近一側壓迫血管止血;加壓包紮法,即在創傷處放厚敷料,用繃帶加壓包紮;止血帶法,即用彈性止血帶在傷口近心臟的大血管上止血。

  第二步:包紮。包紮前最好要清洗傷口,包紮時動作要輕柔,鬆緊要適度,繃帶的結口不要在創傷處。

  第三步:嚴重中暑者做必要治療後應立即送醫院。

  03

  蚊蟲叮咬,馬蜂蟄傷

  怎麼辦?

  若遇到蜂群,不要大聲叫喊,四處奔逃。要鎮靜,不要驚慌奔跑,更不要隨便撲打。以衣物包裹頭面部等暴露部位,就地趴下,等蜂群散去再行處理。

  應對方法:

  ①若不小心被馬蜂蜇傷,先用肥皂水或弱鹼性溶液***如蘇打水等***清洗、浸泡患處。

  ②大部分昆蟲叮咬導致的外傷都不嚴重,但儘量不要抓撓傷口,否則可能感染。外用蟲咬水對於緩解症狀有幫助,但較嚴重的過敏應該去醫院診治。

  04

  文明出行,

  注意交通安全

  應對方法:

  ①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翻越隔離欄。

  ②行走或騎車時不看手機、不聽音樂。

  ③不在馬路邊或車輛盲區內玩耍打鬧。

  ④未滿12週歲不騎自行車,未滿16週歲不騎電瓶車。

  ⑤自覺遵守公共交通工具乘車規範。

  ⑥乘車系好安全帶,不坐副駕駛座

  05

  預防溺水,不要野泳

  珍愛生命,不要野泳!家長們請教育好孩子不要到河、湖、水庫野泳,如要游泳,請到正規的游泳館。據統計,全球每小時就有40多人溺水死亡,我國每年因溺水意外死亡的人數僅次於交通事故,關於溺水的話題更是隨處可見。為了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確保孩子們度過一個愉快、安全的假期,在此,我們一起來看看防溺水安全小常識吧!

  如何防溺水?

  ①不要私自在海邊、河邊、湖邊、江邊、水庫邊、水溝邊、池塘邊玩耍、追趕等;

  ②嚴禁學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別是中小學生必須有大人的陪同並帶好救生圈;

  ③嚴禁中小學生私自外出釣魚;

  ④嚴禁在沒有大人陪同和佩戴救生圈的情況下私自結夥划船;

  ⑤隨身物品掉入水中時,不要急著去撈,應找大人來幫忙。

  防溺水措施

  ①小學生應在成人帶領下游泳,學會游泳;

  ②不要獨自在河邊、池塘邊玩耍;

  ③不去非游泳區游泳;

  ④不會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區,即使帶著救生圈也不安全;

  ⑤游泳前要做適當的準備活動,以防抽筋。

  溺水時的自救方法

  ①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②放鬆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③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④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救援;

  ⑤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秋季外出旅遊安全小常識

  秋季出遊必備物品:

  小型指南針一個,荒野山林中可以讓您有明確的方向。

  外套:選擇登山等活動,因為運動量比較大,山頂和山底的一般會有溫差,而且山頂的風大,氣溫變化也大,帶件外套防止著涼。

  零食:秋日活動一般運動量比較大而且多在野外,備些吃的有備無患。

  必備的外傷藥,如:創可貼、紫藥水、藥用酒精棉球、消炎粉等。還可備一絲巾,既防風又可在必要時做繃帶使用。

  秋季出遊需要防治的各種疾病

  秋季,外出旅遊時莫忘預防旅遊病。登山隨著海拔的增高,氣壓、氣溫及氧氣壓將大大降低,凡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絞痛、嚴重高血壓、低血壓、嚴重心律失常者、急性中耳炎以及懷孕婦女最好不要去高山旅遊。海濱空氣溼度大,氣候陰冷,加上空氣中鈉離子含量較高,患有急性風溼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滲出性胸膜炎、心力衰竭者不宜去海邊。旅途中還易出現日照中暑症、紫外線輻射病等。所以,要合理安排旅遊時間,儘量避免中午時分外出。另外容易過敏的人注意花粉過敏並帶些脫敏藥物。

  秋遊穿衣法則

  準備秋遊,做好準備,穿衣要把握幾個原則:

  暖色彩:衣服的色彩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姿態、情緒和氣氛等。

  輕便:穿著過厚的衣服和帶過重的東西,易給旅遊者造成負擔。

  寬鬆:緊身衣褲不但防礙關節和肢體活動,而且會摩擦面板、壓迫皮下組織,有礙血液迴圈,不利於汗液蒸發,不利於健康。

  秋季出遊必須注意的事項

  秋季空氣乾燥是傳染病的高發期,因此在旅途中一定要注意預防傳染病。例如在火車中和公交車內避免和咳嗽的乘客講話,經常通風換氣。

  營地選擇:理想的營地應選在乾燥、平坦、視線遼闊、上下都有通路、能避風排水且取水方便的地方,切記不要選擇如峽谷、懸崖、獨立樹下及草樹叢中等地點作為營地,避免發現山洪、落石、電擊及蛇蟲等的侵害。當外露營不比居住旅店,隨時都可能發生意外,當意外來臨時,應採取必要的方式減少意外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