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旅遊安全注意事項_去海邊旅遊要注意什麼

  海邊旅遊,好多朋友在高興之餘,忽視很多出遊的細節,在此小編帶大家瞭解下海邊旅遊需要注意的事項。

  海邊旅遊安全注意事項

  1、在海上霧天不能游泳。如果實在要遊,也千萬不可遊的太遠。只能在近海岸邊,以視線能看清岸上物體為限。否則就會迷失方向,心裡發慌,在漫無邊際的大海里轉圈,體力消耗過大就易發生危險。

  2、如果一時辨不清方向,不要發慌。在原地踩水,等待霧散後再上岸。或者大聲喊叫,聽到有迴應後確定回岸方向。

  3、游泳時要先了解潮汐、瞭解水溫,最理想的是27攝氏度。預先做準備活動,以防抽筋。不要單獨或在未開發海區游泳。總是與海岸線平行遊,不得越過安全帶。注意衝浪板、帆板、船隻等。

  4、浪太大時不宜下海。酒後和飯後不宜下海。有大霧或打雷時不宜下海。

  5、不可離岸太遠,一旦遇險呼救時可以讓岸上的人聽見。不要離防鯊網太近,以免被網纏住手腳。

  6、在海水中應對海浪的方式有兩種:在淺水中,浪到跟前後猛的跳起來。在深水中遇上“卷簷子”大浪最好的辦法是立即潛入水中,待浪頭過去之後,迅速浮出水面,呼吸換氣,準備迎接下一個大浪的到來。

  7、一定要用防晒霜,去海邊一張臉的用量怎麼也要有兩個可樂蓋那麼多。如果覺得太重或粘膩,建議你可以分兩次塗,隔15分鐘後再塗另一個可樂蓋大小,防晒面罩就會完整又服帖的在臉上。

  8、出門前先在冰箱裡凍幾條溼毛巾,回來敷在面頰、手臂、肩膀、膝蓋、腳面這些容易晒傷的地方,或者可以用最古老的敷凍黃瓜片或西瓜皮方法,物理降溫的同時還能給表皮天然補水。

  9、剛開始退潮或漲潮時不宜下海,因為這時退潮和漲潮形成的兩股力量互相碰撞後在近海岸邊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旋渦和暗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捲入海中不能自拔。

  10、如果有婦女兒童和不會游泳的一定不要到深水裡去。最好租用一個游泳救生圈。

  去海邊游泳須知

  1.游泳時間不要過長

  海水的溫度是比氣溫低的,長時間的游泳會使得體內溫度散失過多,一些身體體質較差的可能會出現體溫調節失衡,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還有長期的游泳,面板長時期浸泡於海水中,血管擴張,面板供血相對不足,加上長期浸泡於水中四肢會吸水水腫,嚴重的會出現表皮脫落的情況,我們的面板是人體一大防護層,長期泡於水中,面板那層油脂防護層也會受到破壞,這樣會增加病菌侵入人體的機率;溫馨小提示:從海水中出來後,如果天氣較陰,海風較大,立即做好保暖措施。

  2.陰雨天氣不要游泳

  陰雨天氣空氣溫度不高,加上由於水溫較低,去海邊游泳可能會出現抽筋的情況,而且陰雨天氣游泳的人一般都不多,游泳場地一般都會禁止游泳,但是海灘那麼多,並不是能禁的過來的,一些藝高人膽大的人往往回去嘗試,加上這個時候海浪有高且急,一旦出現意外,別人想救都救不了;溫馨小提示:海邊游泳一般去正規的海邊游泳場地,那裡的安全措施一般會較為全面,不要去一些人煙稀少的沙灘上玩。

  3.游泳前後不要吃飯

  游泳前後建議是不要吃飯的,因為游泳也相當於是一項運動,游泳前吃飯,由於游泳時血液主要集中於運動器官上面,這樣會導致聚集於消化道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而且會增加游泳時候的負擔,游泳後也不建議立即吃飯,和吃飯前一樣,血液的迴圈運輸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可能立即就從運動的狀態緩解過來,所以游泳後立即吃飯也會出現消化不良;溫馨小提示:游泳前後一般都相隔一個小時以上飲食才行哦。

  4.心血管疾病者不要游泳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例如高血壓,冠心病等等的人,不建議下海游泳,特別是冠心病的人群,平時就應該特別注意身體的運動量,運動主要要以散步等緩慢運動為主鍛鍊身體,劇烈的運動可能會導致栓塞的血管難以承受劇烈的血流量,導致心臟等一些運動相關器官出現缺血的情況,危機生命;溫馨小提示:這類患者想要游泳,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室內游泳館實單的緩慢遊泳,或者就在沙灘上玩就行。

  5.運動之後不要游泳

  人在運動之後主要的散熱方式是汗液蒸發,運動之後如果立即進入海邊游泳,會使得毛囊閉合,身體的汗液得不到有效的散發,雖然海水的溫度起到一定的散熱作用,但是運動後的人散熱量是遠遠不足的,這個時候人可能就會出現肚子疼這些消化道症狀,或者出現頭暈等中暑的症狀,必須引起關注;溫馨小提示:運動之後,起碼休息半個小時以上,帶身體的汗液不在出現的時候在進入海邊游泳。

  6.不要遠離游泳的安全區

  一般正規的海邊游泳場所都是有嚴格的安全保障措施的,他會規定你只能一個在一個安全的範圍內游泳,因為這類安全範圍內的一些礁石,會陷人的海泥,一些纏人的海藻,具有攻擊性的海洋生物都會被排查乾淨,在這裡游泳能夠相對的避免因為這類原因而出現溺水身亡的情況,還有由於規定一個範圍,大家都在這一個地方游泳,彼此間有照應,出現危險情況時能夠及時的出來救援,如果遠離這個安全區,出現意外了,那想救命都來不及了;溫馨小提示:游泳不要遠離人群,這樣出現意外也能有個照應。

  7.游泳不要潛水太深

  海水的溫度是有差別的,相信很多去海邊游泳,甚至在自己池塘游泳的時候都會有深刻感受,海水越深,它的水溫就會越低,而且其中的溫度梯度下降的特別快,如果人潛水下潛,很可能因為水溫的驟變,出現抽筋的溺水的情況,不要以為自己水平很高,一般溺水的大部分都是會游泳的;溫馨小提示:想要潛水最好和夥伴一起玩,或者就去水淺的地方玩。

  8.烈日之下不要游泳

  烈日照射,紫外線較強,對面板的傷害作用較大,其實這個時候什麼防晒霜的作用其實都相對較差了,不能起到阻擋紫外線的作用,特別是一些去海邊游泳的,由於海水的放射原因,海水找到你身上的紫外線會遠比陸地上的多的多,這個時候出現晒傷的情況是在所難免的,如果長期喜歡這樣,甚至會出現面板癌;溫馨小提示:烈日之下不建議下海游泳,可以去室內游泳館代替海邊洗澡。

  去海邊吃海鮮須知

  1、為了減少吃海鮮引發的食物中毒,儘量選購活的,尢其是死蟹最好不要買來吃。有甲殼的海鮮,在烹調前要用清水將其外殼刷洗乾淨。貝殼類海鮮烹煮前,在淡鹽水中浸約一小時,讓它自動吐出泥沙。浸泡時間不宜過長。

  2、 海鮮生吃,先冷凍再澆點兒淡鹽水。對腸道免疫功能差的人來說,生吃海鮮具有潛在的致命危害。您可以將牡蠣等先放在冰上,在澆上一些淡鹽水,能有效殺死這種細菌,這樣生吃起來就更安全。

  3、 海鮮不宜下啤酒。食用海鮮時最好不要飲用大量啤酒,否則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吃海鮮應配以乾白葡萄酒,因為其中的果酸具有殺菌和去腥的作用。

  4、關節炎患者少吃海鮮。因海蔘、海龜、海帶、海菜等含有教多的尿酸,被人體吸收後可在關節中形成尿酸結晶,使關節炎症狀加重。

  5、海鮮忌與某些水果同吃。海鮮中的魚、蝦、藻類等都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把它們與含有糅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這種物質刺激腸胃,會引起人體不適,出現嘔吐、頭暈、噁心和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海鮮大餐之後最好不要馬上吃水果。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6、吃海鮮後,一小時內不要食用冷飲、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馬上去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