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節拍器怎麼使用

  節拍器是大多數架子鼓學習者練習的必備品,不過有很多人都錯誤的理解了節拍器的用途。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架子鼓節拍器使用方法

  節拍器是用來保持我們平均運動的一種輔助工具。那應該怎麼用節拍器才對呢。我們可以將節拍器開成1234***滴噠噠噠***,分別練習用兩拍抬兩拍落,一拍抬一拍落。抬手所用時間的不同,所以擊打的速率就發生了改變,抬手的時間越短擊打速率就越快。這樣的練習是平均的有依據的,而不是靠猜時值。很多鼓手會有時值不準速度不穩的問題存在,其原因就是沒有平均運動抬手早了或者晚了。

  只有正確的使用節拍器,我們才能將架子鼓的演奏變得更加流暢、精準。

  架子鼓節拍器的作用

  一、節拍器可以培養速度概念

  節拍器最基本的功用恐怕就是確定速度。練鼓的時候,用它確定所演奏樂曲的準確速度,從而逐漸建立敏銳的速度感,這對一個優秀的演奏者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人們習慣上更看重一個人的音準感、節奏感,而忽視速度感。但是速度對音樂來說是何等重要。速度要是把握得貼切,就能夠自然而然地、直覺地抓住音樂情感,激起正確的體驗;沒有良好的速度感,不能正確理解樂譜上的速度提示,便違背了作曲家的意圖,不可避免地扼殺了體驗、扼殺了情感。

  二、使演奏更完整平穩,節奏更均勻

  “難的速度慢,易的段落快”的現象普遍存在。即使曲子練熟了,也常產生“隨手溜”的現象,愈打愈快,愈打愈亂,不得已就隨處停和斷。這時候,如能使用節拍器做耐心地慢速練習,一段時間後,循序漸進地調整遊碼,在不知不覺中,曲子的速度上去了,並且演奏的速度和節奏是平穩而均勻的。

  三、使注意力集中,提高練鼓效率

  一些年齡小的孩子練鼓時,往往一邊打一邊玩,那麼短小的曲子,要花掉很長時間才能打一遍。即使年長一些的學生或成人,練得時間稍長,也會因麻痺而走神兒,使用節拍器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它的“嗒嗒”聲提醒練習者一刻也不能掉隊,等指定練習段落完畢,儘可以去放鬆。

  綜上所述,我們相信節拍器這一奇妙的機械裝置,在器樂教學尤其是架子鼓教學中必將更廣泛而長久地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架子鼓的基本學習方法

  ***1***小鼓擊奏法:

  小鼓也稱軍鼓,是西洋無調打擊樂器中最主要的一件樂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勢,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勢。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腳需同時踩大鼓和踩釵,所以採用坐姿演奏。演奏時要姿勢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體自然放鬆。擊奏時,雙臂向上自然彎曲置於鼓面上,雙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關節和食指二三關節握鼓槌柄部,拇指與食指第三關節自然併攏,中指、無名指、小指掌心彎曲,與槌柄保持一定的間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內側,拇指食指虎口處夾持鼓槌柄部,用無名指第三關節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變曲成握球狀。   掌握了正確的持槌姿勢,還要有正確的擊奏方法。在訓練中一定切記擊奏二字,也就是說要彈擊。鼓槌擊打在鼓面後,須立即恢復擊鼓時的預備動作。擊鼓動作要完成於瞬間,而且有彈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結實、有力度,奏出豐滿的音響效果。初學者練習擊奏時還應注意擊奏位置,應擊在小鼓的中心點三至五釐米處。此外,還有邊擊法、制音邊擊法、交替擊奏法、滾奏等等。在練習時可先單手練,然後雙手練,也可雙手交替練習。

  ***2***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腳踏擊,在通常情況下,腳跟踩在踏板的後端,以踝關節為軸,用前腳掌踏擊踏板而帶動鼓槌擊打鼓面。踏擊時,大腿、小腿、腳部肌肉相應放鬆,槌頭擊鼓面後要立即返回,形成迴圈的踏擊動作。在極強擊奏時,可將腳懸起後用腳尖踏擊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個點上,從而加強踏擊的力度,得到預想的效果。

  ***3***踩釵踏奏法:

  踩釵用左腳踏擊,它的擊奏要領是將腳跟踩在踏板的後端,以踝關節為軸,由腳前掌踏擊踏板,當腳前掌擊下後,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閉的音響效果,這也是與右腳大鼓不同之處。

  ***4***嗵鼓擊奏法:

  嗵鼓擊奏要領同小鼓,在換鼓擊奏時,需用手腕帶動小臂和大臂,自然地運動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協調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