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醫保並軌的省份有哪些

  最近城鄉醫保並軌的訊息引起了不少關注,究竟哪些省份實行了城鄉醫保並軌呢?這樣做有何目的。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城鄉醫保並軌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關於城鄉醫保並軌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到,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制度。截至目前,東營在山東省率先試點了城鄉醫保並軌工作。

  基本內容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到,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截至目前,東營在山東省率先試點了城鄉醫保並軌工作。此外,威海也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並軌相關事宜,而淄博也於上個月確定了從明年1月1日起,正式啟動全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並軌。

  日前,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的實施意見》,對該省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做出了總體規劃部署。

  根據人社部資料,全國已有至少20省份明確城鄉醫保並軌。而並軌制度落實後,不少地區原有的新農合藥品目錄大幅擴容,城鄉居民的醫保報銷比例也將提高,民眾受益頗多。

  城鄉醫保並軌的省份

  據人社部8日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上海、浙江、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雲南、陝西、青海、寧夏、新疆、兵團在內的20省份對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進行了總體規劃部署或已全面實現整合。

  天津、上海、浙江、山東、廣東、重慶、寧夏、青海和兵團已全面實現制度整合。河北、湖北、內蒙古、廣西、雲南等省份明確將從2017年起執行,北京明確2018年1月實現“二合一”。

  城鄉醫保並軌的作用

  1、解決財政重複補貼、醫保重複報銷的問題

  由於過去資訊缺乏聯通,造成務工人員、在校學生等跨區域、跨醫保的重複參保現象,由此引發財政重複補貼、醫保重複報銷的問題。

  2、更公平

  意味著民眾就醫報銷將不分城裡和農村。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說,城鄉居民醫保並軌後,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民、學生兒童,均實行一個政策體系、執行一個待遇標準、享受同樣的經辦服務,實現了更大範圍、更高程度的制度公平。

  雖然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都是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但由於管理部門不同,就醫報銷、目錄等各不相同,享受待遇有較大差別。

  3、更方便

  “通過整合醫保基金、統一定點管理,參保居民可以享受到城鄉一體化的經辦服務,城鄉居民醫保關係轉移接續也會更方便。

  4、資源利用率更高

  城鎮居民醫保與新農合併軌,都將新農合的管理職能從衛生部門轉到人社部門,有關機構、人員、資訊系統等醫保經辦資源也整合到人社系統。

  5、可報銷醫保藥品種類增加

  城鄉醫保並軌後,各地醫保定點的醫療機構、醫保藥品的目錄,都明顯擴大。尤其是參保新農合的農村居民,並軌後的醫保用藥範圍成倍增長。一些地區農民的可報銷藥品種類分別從1100種、1083種、918種擴大到2400種、2450種、2100種,醫保用藥的範圍增加1倍多。

  6、醫保定點醫院增加

  此外,農村居民就醫定點醫院的數量也由原來的30家左右,擴大到目前的1400餘家。

  7、醫保報銷比例相應提高

  有關省區市城鄉醫保並軌、做大醫保“蛋糕”,醫保報銷比例也相應提高。

  如上海原來參加新農合的農村居民在住院時,費用如果超過12萬元,超過部分就不能由醫保支付。整合後,12萬元封頂線取消,哪怕超過了也能繼續按照規定的比例結算。

  廣東也大幅提高封頂限額,城鄉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支付比例提高到76%,封頂線從過去的5萬元提高到現在的44萬元。

  8、醫保系統聯網,有望聯網就醫

  一些地方推進城鄉醫保並軌,在人社部門“五險合一”的管理基礎上,全面建設“網路向下延伸、資料向上集中”的醫保資訊系統,提供職工、城鎮居民、農村居民均等化的醫保經辦服務。鄉鎮有望實現聯網就醫,多數村衛生室可刷卡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