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減少原因是什麼

  外匯儲備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而如果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突然間減少那肯定是由於某些原因引起的,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們一起詳細瞭解一下吧。

  外匯儲備減少的原因

  咱們中國人民銀行公佈資料顯示,八月末,外匯儲備為31851.7億美元,連續第二個月下降,較七月的32010.5億美元減少159億美元。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咱們國家外匯儲備一直保持較快速度增長,在2014年達到峰值3.99萬億美元,佔全球外匯總額約三分之一。2014年12月外匯儲備約3.84萬億美元,2015年8月外匯儲備約為3.56萬億美元,2015年12月末外匯儲備約為3.33萬億美元,2015年累計減少外匯儲備約5126.6萬億美元。

  經濟學知識告訴我們,外匯儲備是指一個國家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的外匯部分,即一個國家以外幣表示的債權,外匯儲備用於平衡國際收支平衡,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廣義地,外匯儲備就是外匯計價的資產。

  資料顯示,2016年1月咱們國家外匯儲備為3.23萬億美元,2月份為3.20萬億美元,3月為3.21萬億美元,4月份為3.219萬億美元,5月份為3.19萬億美元,6月份為3.20萬億美元。儘管2014年9月份以來,外匯儲備一直下降,但是2016年以來外匯儲備資料發展較為平穩,基本維持在3.2萬億美元左右,雖然呈現遞減趨勢,但是幅度較小。

  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比較多,央行外匯市場的調節,外匯儲備資產價格波動,美元貶值或升值,其它國家貨幣匯率變動,有很多因素可能影響到外匯儲備規模減少或增加。

  2016年7月至8月兩個月外匯儲備減少,八月外匯儲備為3.18萬億美元,七月份為3.20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減少的可能原因分析:

  ***一***對外投資。

  據商務部,2016年1至5月,咱們國家投資者對全球151個國家或地區進行投資,直接投資累計達到4792億元,同比增長約61%,對外投資去年同期保持較大幅度增長,投資目的地國家有東盟、歐盟、澳洲、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咱們國家對外投資持續增長,近兩年來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或併購,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增長是外匯儲備減少原因之一。

  ***二***黃金取代美債。

  全球央行減持美國債券比去年增長,2016年1-6月份全球央行淨賣出1920億美債,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去年同期全球央行淨賣出美債830億美元。日本、法國、巴西、哥倫比亞等均在減持美債。美國財政部15日公佈的資料顯示,中國6月份減持美國國債32億美元。然而,英國脫歐後資金湧入黃金避險。據咱們中國黃金協會資料顯示,上半年黃金產量同比增長0.16%至229.102噸,上半年,咱們國家央行對外公佈黃金儲量增持量合計60.96噸,截至2016年6月底,咱們國家黃金儲備已達1823.29噸。統計局資料顯示,上半年黃金固定資產投資211.4億元,同比增長12.24%。黃金逐漸取代美債,成為外匯儲備新寵兒。

  ***三***賬戶管理與會計調整。

  外匯儲備以美元計價,美元升值下,外匯儲備中非美元貨幣摺合後美元額度縮水,造成外匯儲備賬面數字下降,但是,這部分減少並非實際損失,咱們國家產品與服務購買力不會因為貨幣相對美元走低而發生變化。儲備資產中的非美元貨幣匯兌折算後的賬面損失,並不是真實損失,這只是記賬匯率調整,完全在合理範圍內。

  ***四***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

  2015年年底,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籃子貨幣,今年以來,全球市場對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需求增長,而國際資金繼續流入人民幣計價資產。人民幣向全球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推動資源配置多元,人民幣計價債券滿足全球市場流動需求,全球投資者正熱衷尋找高收益資產,而人民幣債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新興市場債券與亞洲股市迎來投資機會。人民幣資產配置大週期或已開啟。人民幣進一步走向國際化,向國際市場提供資金流動。

  ***五***藏匯於民。

  經濟學知識告訴我們,藏匯於民是指在意願結售匯制度下,放寬出口收匯企業的留匯額度,從而增加企業和個人的外匯儲備,減少國家外匯儲備的機制,隨著美元強勢下,投資者開始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增加外匯存款時也同時減少外匯貸款與負債,短期投機資金借貸賬戶流出,而投資者的組合投資逐漸優化,降低了風險提高收益,藏富於民也可能是外匯儲備減少原因之一。

  外匯儲備減少的應對對策

  第一,黃金儲備是一個國家貨幣信用度的支援,也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基礎,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或是對策之一。

  第二,世界經濟中心已從發達國家轉向新興市場,美元並非避風港,美元指數在達到峰值後將進入貶值週期,咱們國家外匯儲備加速減持美元債券,調整優化外儲的資金結構,有助於外匯儲備的穩定。

  第三,咱們國家中產收入逐漸增加,消費者潛力巨大,加快結構轉型升級與擴大內需,推動企業品牌走向世界,把消費者留在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