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如何感恩

  感恩,是為了讓他們懂得尊重別人,對別人的給予心存感激。教育孩子感恩就從父母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感恩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感恩方法

  一、父母言傳身教。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也是永遠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個,也是永遠的老師。父母自己做到關心、感恩老人,關愛、感激他人,孩子自然會受影響。特別是接受幫助時,一定要表示感謝。

  二、讓孩子從感恩父母開始。

  父母應該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艱辛。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自己的工作現場,讓孩子一起參與勞動,讓其親身感受一下父母工作的艱辛,掙錢的不易。父母所付出的一切也不是理所當然。每年的春節、父親節、母親節、重陽節等節日是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時機。可以事先跟孩子說:“過節了,爸爸媽媽辛苦這麼久了,你是不是該感謝一下父母?”接著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份“專屬禮物”。當收到禮物時,要記得對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謝:“謝謝你,你這麼愛爸爸,真讓爸爸感到高興!”這能讓孩子從被感謝中感到快樂,從而更願意去幫助別人。

  三、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

  讓孩子參與勞動,把感恩化為一種行動。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質、好行為是不斷培養出來的。父母要讓孩子從細微處入手,從小事做起。為了讓孩子懂得主動尊敬他人,感恩大家,父母可以從“謝謝、晚安”開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家中洗碗、擦地等孩子力所能及的勞動,要讓孩子自己去做,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感到他是家中的一份子,有種歸屬感;另一方面他也可以用行動表達他對家庭的感恩。

  四、讓孩子在對比中學會感恩。

  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孤兒院或傷殘醫院參觀,可以鼓勵、組織孩子與貧困地區的孩子結對交友等,讓孩子在對比中體會過去不懂得、不在意因而也不會珍惜的東西,改變孩子的冷漠,從而引發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的六大方法

  1努力營造充滿愛心、感恩之心的親情關係

  家庭中,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持久、深遠。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說服力,孩子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因此,家長的身體力行勝過一切言語,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2以生日為依託,進行感恩教育

  家庭中,老人、父母、孩子,每個人的生日,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不論是對家長而言,還是對本人而言。以生日為依託,讓孩子懂得回報,是進行感恩教育的好機會。

  3以節日為依託,進行感恩教育

  父親節、婦女節、兒童節、老人節、教師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節日,都是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契機。而且,這些節日活動,能潛移默化地讓孩子由關愛單獨的個人擴充套件到關愛個人所屬的團體或集體乃至社會。

  4以生活事件為依託,隨機進行禮貌教育和感恩教育

  日常生活中,同事、親戚朋友及其子女、甚至陌生人也是孩子交往的物件。家長在待人接物時的言行舉止都影響著孩子。家長要鼓勵孩子有禮貌地與人交往,對其友好、幫助、關愛表示感謝,給別人添了麻煩時,要表示道歉等等。

  讓孩子擁有感恩之心的方法

  第一,不要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保護過多,那麼孩子就會漸漸習慣父母的包辦代替,就會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難再感謝父母對他們所做的一切了。

  第二,讓孩子多跟別人分享

  從小讓孩子吃獨食,會讓他覺得他吃好東西、擁有好東西是理所應當的,如果孩子習慣了被給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難在以後的生活中考慮別人的感受。一個不懂得關愛別人、關愛父母的人將來很難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第三,別對孩子有求必應***即使是合理的請求也不要讓孩子輕鬆的就得到***

  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應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則堅決拒絕,並且要告訴孩子為什麼不合理,給孩子一些經受挫折的機會。不要孩子想星星就一定給他星星,想月亮就一定給他月亮,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爭取自己需要的東西。當孩子通過一些努力獲得所需的時候,他才會知道在父母的愛和保護下是幸福的。

  同時,父母也不要預先對孩子承諾太多。有些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食物和衣物,總想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生活中面面俱到,時間長了,孩子會覺得這一切來得都很容易,甚至認為他本來就應該擁有,於是也不懂得珍惜。

  第四,父母要做好榜樣

  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給老人吃,逢年過節給老人送禮物;如果老人離得較遠,應該經常給老人打打電話。要讓孩子看到父母不僅對自己有愛,對長輩也有愛。身教的力量遠遠大於言教。

  第五,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他回報的機會

  當孩子想要幫助你做事情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再說你把書讀好就行了。因為父母最大的責任不是讓孩子學會讀書,而是讓他首先學習做人,這是他能好好讀書、把書讀好的基礎。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報,他才會懂得珍惜、懂得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