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應具備的素養

  小學階段,是人的核心素養髮展的“啟蒙期”。主要涉及三個領域,即“道德”“能力”“情意”。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我個人認為小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為“四能四會”。有哪些?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 能健體會學習

  能健體是指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個學生至少要有一項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有較強的身體活動及協調能力、疾病抵抗能力,面對危險逃生自救的能力。重在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規則意識,堅忍不拔、樂觀向上的心態。

  會學習,這裡指學生永遠葆有積極的學習狀態。應當學而不厭,擁有紮實的基礎、廣泛的興趣進而形成志趣。要增強學習內驅力,勤於學習、敏於求知,既能自主學習,又能與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思考,敢於質疑,勇於探究,並能夠把學習所得運用於社會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 能友善會感恩

  能友善是指培育兒童美好的人性,“一毫之善,與人方便”“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對父母友善、對朋友友善、對動物友善、對社會友善、對自然友善。

  會感恩是指不要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一個缺乏愛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長大後不可能懂得體諒、關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也難以與人交往、融入社會,更談不上愛同學、愛母校、愛國家、愛民族了。學會感恩,它是一種禮儀,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做人的境界。

  : 能獨立會內省

  能獨立是指培養學生獨立人格。獨立意識薄弱,獨立精神稀缺,獨立能力差勁,心理脆弱,沒有承受挫折的勇氣,都與“獨立”的缺失有關。會內省是指要懂得反思,在反思中改變。心態平和的接受一切改變,及時適應新情景新問題的出現,培育主動適應、超越自我、勇於創新的能力。

  : 能共處會審美

  能共處是指使學生認識到他人的能力,能與不同性格個體良好互動,與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與合作關係,具有同理心,能設身處地去理解他人,從而消除彼此間的隔閡、偏見與敵對情緒,能與他人為實現共同目標與計劃而團結合作。會審美是指學生應嚮往與追求美好形象和美好事物,學會感知美,善於發現美、體驗美、理解美,在對生活、自然、科學、藝術的欣賞中,受到美的薰陶。在此基礎上傳播美、發展美、創造美,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審美品質,進而做到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