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養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教育效果,有哪些?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要有高尚的政治情操

  小學語文課本所選課文內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範,如革命先烈勇於探求真理,尋求救國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於獻身民族的解放、為國捐軀的英雄事蹟,還有許多艱苦樸素、勤學苦練、誠實勇敢、助人為樂等德育內容,如果教師缺少這方面的瀏覽,在講課過程不能感染學生,達不到動之以情的教育效果。

  作為語文教師要對政治、社會事事關心,關注國際國內風雲變換的世態,敢於揭批社會上的醜惡現象,見義勇為,見不義敢說敢鬥,身教言傳,以自己的行動感動學生。

  教師在講有關政治思想性強的課文時,摸其聲,擬其狀,關鍵處聲淚齊下,痛罵喜興,表於言狀,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當的文史知識和文學修養

  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小學語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詩歌、散文、小說、議論、童話等各種體裁都有,如果教師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識,就很難把課講好。

  語文教學的目的大致是兩個方面:一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二是語文表達和寫作能力。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也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學生獲取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過長期的接觸,潛移默化的教師身上受到影響,有時不知不覺中從教師身上受到的影響效果強烈而持久,可伴隨一個人的一生,許多大作家都提到過他們的啟 蒙 老師。

  當一個教師的宿舍裡有幾櫥書,他常常在讀書寫作,他的文章常見諸報端,可想而知,學生對這個教師有幾分敬意,無形中學生自覺模仿教師的行動。

  小學語文教師要博覽群書,要有良好的讀書習慣,喜歡寫作,不斷地有新作從報刊電臺發表出來,如果教師寫不出東西,怎能教學生寫出好文章呢?這方面山區優秀教師劉讓賢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他的文章經常登報,並編纂出書,由他指導學生寫出的作文在省內外報刊中登載。激發了山區學生的作文興趣。

  :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

  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語言文字知識,還要有比較豐厚的自然科學知識。隨著時代的發展,甚至還必須瞭解一點高新科學技術,因為所有這些都會在教學中用到。例如:《黃河像》、〈琥珀〉有考古、生物學知識,〈凡卡〉要有舊俄時代的歷史知識,〈冬眠〉有動物知識等,還有生理衛生、天文地理、民族風俗等方面的知識。所有這些僅靠語文知識是講不透的。

  :多方面的藝術修養

  吹拉彈唱,能書能畫的教師容易得到學生的喜歡。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尤其重要的是書法,老師的“三筆”字寫得好,學生的自然就好,教師的宿舍是研究室,文學名著、文房“四寶”、名家書畫、名詞名言貼滿牆壁,都會顯出小學語文教師的獨特風格。

  語文教學可說是集德、智、體、美、勞、五育於一爐,這就要求執教者有一專多能的過硬本領,對於一個僅有語文知識的教師來說,是不能勝任的,這就要求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多才多能,一專多長,具備多方面的涵養,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