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傷在小學讀後感

  我們一起來看看:,特別是父母,要多來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女兒上小學了,班主老師向家長推薦了好多書,其中有一本就是《別讓孩子傷在小學》,我上淘寶購買一本。今早拿到了書,一口氣看完了。內容很寫實也更為實用,簡單來說這本書要傳達的就是溝通。家長要與老師主動溝通,對老師告知的各種資訊要反饋到位,有始有終。而自己從中也深受啟發,於是從網上轉載了本書的重要摘文,提醒自己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也和大家一起分享品味書中精華。

  一、好老師勝過好學校

  孩子在小學時期,能進入到一所適合他的學校,能遇見一位好的班主任老師,孩子就能快樂成長。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學校,千萬不能迷信學校的名氣,但不管怎樣有一點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孩子能遇見好老師。

  二、“三心”判斷好老師

  小學老師需要三心:愛心、責任心、上進心。有了這“三心”,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好老師。

  愛心:小學生和中學生、大學生不同,他們對老師有一種獨特的崇拜和依戀。在他們心中,老師說的話是“聖旨”,老師交待的任務必須去完成。如果他喜歡哪位老師,就會特別聽話特別認真地去學那門功課。

  責任心:小學班主任如果是30歲左右的女老師那就是最好的。真正留在教學一線的男老師們往往是無所欲求的,總是得過且過。

  上進心:真正的好老師絕對是長期戰鬥在教學一線的,上進心指的是“不斷的求知慾和探索心”。

  三、孩子提前入學未必好

  孩子就像小苗苗,有他自然成長的規律。做家長的,何必硬要去打破這種規律,縮短孩子的童年生活呢?學校老師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首先重視的,一定是那些綜合素質強的孩子,這些孩子往往能很快成為老師的小幫手,班裡的頂樑柱。所以父母要考慮孩子的全面發展,不要因為某一方面表現突出就讓孩子錯過正常的成長,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

  四、教師節送不送紅包?不重要!

  如果你真的尊重老師,送不送紅包只是一種形式。如果那個老師真值得你尊重,他收不收紅包都會一樣地對待你的孩子。給老師送紅包的家長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純潔”的,真心實意想表示感謝和祝福;一類是“不純潔”的,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功利色彩。送與不送,並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在學校里老師傳授一樣的知識,不可能只給送紅包的小孩講課,也可能只給送紅包的小孩改作業。送與不送,並不影響孩子的成長。

  班裡的小孩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老師過於偏心,孩子們一定會有不滿,告訴自己的家長,老師不是傻子,也不可能因為照顧你的孩子,去面對過多的質疑,成為閒話的靶子。如果你是真心想表達對老師的感謝,送紅包也是有技巧的,既然決定給老師送就要讓老師收的安心,最好的辦法是裝在一張賀卡里,並在賀卡上寫上祝福的話語。如果老師退回來,可以換一種方式表達,禮物、鮮花都可以,總之,能表達你的心意就行。

  其實給不給老師送紅包,真沒那麼重要,家長自己開心就好,想送就真心誠意地去送,不想送也別虛情假意,送了心裡又堵得慌。老師最開心的是什麼?不是你曾經送給他多大的紅包,而是等你孩子畢業後,你還能稱讚他是個好老師。

  五、家長越熱情,老師越害怕

  作者觀點:老師和家長的關係很微妙,不能過於親密,也不能過於疏遠,最好保持一個尊重的距離,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見到老師,禮貌地問候;遇到問題,謙虛地請教;交流孩子的情況,耐心聽取;孩子獲得了好成績,表示感謝。與老師保持一種不疏不近的距離,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空間成長。

  六、家長越坦誠,老師越真誠

  如果孩子的錯誤牽涉到道德品質方面的問題,老師說不定會有所隱忍,除非家長表明態度,老師才會放下戒心。如果你還能遇到一位敢於坦誠告訴你孩子在學校的問題的老師,你應該慶幸你遇到了一位好老師;而你發現了孩子的問題,也應該及時與老師交流,畢竟學校與家庭教育緊密配合,孩子的問題才能得到有效的改正。

  如果老師向你反映孩子的問題,你不認同,那就要客觀地提出自己的意見,並和老師協商出更好的教育方法。如果發現老師對你隱瞞孩子的錯誤,也無需責怪或埋怨老師,只要主動向老師表明你的態度,讓老師放下戒心,老師就會毫無顧忌地向你彙報孩子的所有問題了。

  身為教師的自己同感深深!

  篇二

  昨天,賈主任讓婁老師送來了一本書,名字是《別讓孩子傷在小學》,我看書的目錄以及序,覺得非常感興趣,很想看一看。但是在學校裡沒有那麼多的空餘時間,於是晚上我就拿回了家看。

  孩子睡熟以後,我就安心下來靜靜的看書,一口氣把這本書看完。作為家長,讓我知道了如何給家長溝通,如何讓老師重視自己的孩子;作為老師,我也知道了如何用家長的角度來思考孩子的問題,來反映孩子在學校的問題。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快樂地度過小學時光是這本書的重點。

  正如饒老師說的一樣,小學老師需要三心:愛心、責任心、上進心。有了這“三心”,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好老師。小學生和中學生、大學生不同,他們對老師有一種獨特的崇拜和依戀,在他們心中,老師說的話是“聖旨”。孩子只有喜歡老師,才能真正聽老師的話,真正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是真正愛他們的人。有責任心的老師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關心孩子,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受到傷害。上進心對於一個老師來說也很重要。

  要想成為一個好老師的標準,我必須努力。

  篇三

  《別讓孩子傷在小學》是一本由資深小學老師饒雪莉寫給家長的溝通祕籍。看過此書之後覺得,這本書不僅是家長的朋友,對於我們一線教師來說,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借鑑的機會。

  以一個母親兼一線教師的體會,我覺得每一位有心的初中以下孩子的家長,都可以從這本書中獲益。

  《別讓孩子傷在小學》這本書,是一本一線老師在多年教學過程中碰到比較常見問題的系統總結,經常讓家長們頭疼的共計28個問題在這本書中都一一有論述。這位一線老師——饒老師是個思維活躍很有創新意識的老師,最重要的,饒老師是一位對學生很有愛心的老師,從字裡行間,每個讀者都能體會到饒老師對學生濃濃的愛心與耐心,稱其為“愛生如子”亦不為過。饒老師列出的那麼多問題及應對方法裡,儘管我不認為她提出的一定就是最優的方法,但是她列舉的每一種方法每一個案例都會帶給我很大的啟發。本書真實的案例,真誠的話語,就像老師在和家長娓娓談心,幫助家長解決孩子上小學遇到的種種問題。

  兩個星期,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看完了本書,現將收穫總結如下:

  一、好老師勝過好學校。

  大都數家長都希望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名校,其實一個具有“愛心、責任心、上進心”的好老師,比一所名校更重要。當然這不是說名校不重要,而是說一個具有“三心”的好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孩子在小學時期,能進入一所適合她的學校,能遇見一位好的班主任老師,孩子就能快樂成長!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要力爭做一個有“愛心、責任心、上進心”的好老師。

  二、孩子提前入小學未必好,也未必不好。

  關於孩子入學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就該因人而異、量力而為,根據孩子的能力和需要而定。每個孩子的家長都會有一種這樣的感覺,覺得自己的孩子很聰明,什麼東西都是一學就會,於是都有想讓孩子提前入學的想法。就如書中所提到的:“孩子就像小苗苗,有他自然成長的規律”,在多年的教學中,也有這樣的感覺,孩子就應該像小苗苗一樣,讓他按照自然規律生長。

  三、關於姚老師的班級

  通覽全書之後,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姚老師把她得班級帶得真好——一個最簡單的體現:姚老師班上的孩子很愛鼓掌。在我的認識中,讓孩子鼓掌,在我們這個內斂的民族裡,是難度僅次於讓孩子發言的事情,而讓孩子主動自發鼓掌則遠遠要難於讓孩子主動發言——孩子主動自發鼓掌,首先孩子必須學會欣賞讓他鼓掌的那件事情本身,然後孩子要對那個讓他鼓掌的人很友好,最後,那個環境必然讓鼓掌的孩子很放鬆以致他能自由的鼓掌而不用羞澀不用害怕引起什麼不良後果——比如課堂上鼓掌影響課堂紀律什麼的。而饒老師做到了。孩子們能做到這一點,除了她的教學藝術,更跟她對學生的愛與鼓勵是分不開的。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應該像饒老師一樣多給孩子們愛和鼓勵。

  四、關於對老師的信任

  饒老師在書裡強調,大部分的老師都是負責任的、對孩子有愛心的,家長要相信自己孩子的老師。現在的社會風氣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越來越脆弱,從各種負面新聞裡我們經常絕望地感受到道德似乎已經被拋棄,我們的這個世界充滿危險,我們幾乎懷疑一切。而網上頻頻爆出的幼師虐童事件之內的負面新聞,也讓家長們對老師予以全盤的信任。但是,我們也知道,其實那些道德淪喪的人只是一小部分,並不是全部。比如我們自己,就是還保持有道德底線的人。所以希望所有的家長學會信任——從信任老師開始。

  五、關於溝通

  貫穿這本書的總結的28個問題中,饒老師一直在強調“溝通”二字: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老師與孩子的溝通,家長與老師的溝通。現在,家長越來越重視與孩子的溝通,毋庸多說,大家都有自己的體會。在書中饒老師講到了一些家長與孩子溝通應該注意的問題。而老師與孩子的溝通,是每個老師的責任與義務,每個有責任心的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與學生溝通的藝術。至於家長與老師的溝通,一直以來都沒有引起普遍的重視。大部分時候,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僅僅停留在問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等泛泛的層面上。家長與老師的溝通也是一門藝術,除了大體的問題,在具體問題層面的交流才是真正的溝通,家長和老師溝通好了,孩子的成長會更健康有利。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可以是家長征求老師的意見,也可以是尋求老師的幫助和指導配合老師讓孩子在學校得到更大的提高,還可以反饋老師某些做法的意見等等方面,不一而足。只要是為了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事情,勿論大小,家長都可以拿來跟老師溝通的。

  很感謝,饒老師這本書,不僅為千千萬萬的家長指明瞭方向,也為我們這些工作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指明瞭方向。童年是最純真、最美好的時光,別讓孩子傷在小學,“給孩子一個快樂的學校生活”是每一個家長和老師的心願。愛在左,責任在右,讓我們共同努力,陪伴孩子一起幸福成長,期待一路花香!


 

《別讓孩子傷在小學》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