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主要字型

  中國的書法藝術是世界藝術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國特有的藝術瑰寶。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楷書

  2草書

  3隸書

  4行書

  5篆書

  :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從古至今書體變化很大。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篆書: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籀書 也叫“大篆”,因著錄於《史摘篇》而得名,字型多重疊。春秋戰國時通行於秦國,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作。小篆是經過秦始皇統一文字以後的一種書體,同大篆相比,小篆在用筆上更趨於線條化,結構上稍為簡易一些。

  楷書:楷書也稱為真書、正書,“楷”是法式、模範的意思,始於漢末,盛行於東晉、南北朝。它用筆靈活多樣,講究藏露懸垂。結構由隸書的扁平變為方正,追求一種豪放奇偉。

  草書:草書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種。它是一種比較潦草的字,最初是打草稿時寫的字,後來成為一種書寫體。它把中國書法的寫意技巧發揮到極致,用筆上起掄收曳,化斷為連,一氣呵成,變化豐富而又氣脈貫通,在所有書法中,它最為奔放灑脫。

  行書:行書是一種介於草書與楷書之間的字型,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非真非草,真草兼得。一般認為,它始於漢末,盛行晉代。行書切合實用,一般擅長書法的都工行書。

  魏碑:它介於隸書到楷書的轉變過程中,也是我國書法藝術的一座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