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樸初書法字型

  趙樸初,1907年11月5日生於安慶,卓越的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趙樸初書法特點

  趙樸初的詩詞、書法是聞名遐爾,尤其書法影響力非同一般。他是一位蜚聲中外的書法家。詩詞促進了書法、書法也需有紮實的文學功底。對趙樸初來講他具有豐富的佛教文化思想,其佛學文化是多數學者和書家不具備的。

  在中國書法史上雖然出現了高僧和名居士書法大家,但在佛教界居於領袖地位唯獨趙樸初先生。他的詩詞和佛教文化知識,促進了他的書法藝術的發展,在現代史是一位有造詣的書法家。研究趙樸初的書法與佛教文化和他的詩詞是分不開的。他既是書法家,也是佛學家、詩人。他忠實地把佛學精粹融化到自己的書法藝術中,他的書法作品在佛門的翰墨史上“功德無量”,永世飄香。

  趙樸初青少年時期寫什麼書體不清,從時代的需要和他的家庭出身,和已形成的書法風格,其書寫館閣體的功底深厚,這種書體雖有落後與保守的一面,但也有規範書法非常重要的另一面。從書法規範的低層次到直抒胸臆高層次的過渡,沒有書法規範的低層是不行的,規範是每個藝術家的起步之始,這需要個人的拼搏,觀念的更新,逐步蛻變,還要擺脫世俗,方可達到成功的意境。

  趙樸初在書法藝術上由傳統走向創新。其一,家學淵源,受到直接薰陶、教育,特別在詩詞、書法方面由啟蒙到成才,這對他後來的發展和成功影響至深。其二,作為一代佛教領袖,與佛教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佛教的禪理與書法理論的結合,對他的影響是全方位,也是多層次的。趙樸初先生曾告誡書法界朋友,他把“書法當成一門學問,一種科學”。博學各家法帖,擷諸家之精粹,融會貫通,終於寫出自己風格。

  趙樸初行書有自己的獨以之處,在用筆上無論起筆、收筆,都做到了認真嚴謹,起筆藏鋒,行筆中鋒,筆有力度。每件作品,從開筆到收筆都進入佛教禪理之境界,平和之氣韻,佈局氣度大方自然,風格統篇一致。

  趙樸初楷書、行草尤其寫得好。展示世人面前的多是行草,以他的行楷為例,可以從點畫變化、章法佈局,談點對趙樸初書法認識,並和同生共同研究、探討。

  一、行楷書的點畫變化

  趙樸初在安慶的故居和太湖縣寺前鎮趙樸初生平陳列館,在這兩處見到最多的書法為行草,其中有一幅寫“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行筆為小楷,寫於佛曆2540年,其作品取法於顏、柳,點畫變化較為突出,蛻變而成自己的風格,結體嚴謹、深厚圓潤,筆健挺拔,舒展大方,拐折豎畫寬博厚重,顯得穩如基石,點呈圓形,有高山墜石之勢,可見顏、柳書之風貌,雄強之風骨,可見趙樸初楷書功力確非一般。

  二、行草書法的章法佈局

  趙樸初的行草書法,與其他書家有很多不同點:一是趙樸初具有高深的佛學知識,他的書法作品,尤其晚年書法作品,具有濃重禪理,這是其他書法家所不具備的;二是趙樸初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意具有明月清風之禪意;三是趙樸初書法具有意境精湛、翰墨飄逸之感。他的書法立軸或橫幅,通篇觀之如金石鋪地、字距、行距、佈局疏朗別緻,字字獨立,上下呼應,意連筆不連,氣貫通篇。書與詩,珠聯璧合,可稱“雙絕”,是中國書法與詩藝術史上光彩照人的珍品。2000年5月31日,人民日報評論趙樸初書法“趙樸初同志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作家、詩人和書法大師。他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著十分精湛深入的研究,在詩詞曲和書法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他的書法作品俊朗神秀,在書法界久負盛名”,當代書法大家謝涇廉得益於趙樸初的真傳。

  趙樸初書法結體方正嚴謹,濃郁朴茂,骨氣深隱,看出他是一位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學問,心底慈善,對人正直篤實,超凡脫俗的書壇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