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攝影師具備哪些特徵

  或許我們偶爾會拍到不錯的照片,又或者曾被別人稱讚過,但怎樣才會知道自己已經是一個好的攝影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成為優秀攝影師的特徵,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優秀攝影師的特徵

  1. 較少因為技術問題刪除照片

  “精通技術的攝影師”與“優秀攝影師”的分別在於,前者重視例如對焦的準確、景深的處理、曝光的正確等技術;後者重視照片有否拍到情緒、氣氛是否表現到位等,更貼近美學上的考慮。當然,後者懂得通過相機操作與技術去獲取所需要的影像,當你挑選照片時,最首先考慮的是什麼東西呢?

  2. 不介意用什麼相機

  老生常談,給低手用旗艦機,也不如給高手用低階機。當然,不同相機也有其優勢,有助應對不同情況拍出更好的作品,但優秀的攝影師不管拿到什麼相機都會用心拍到好的作品。

  3. 會因為沒有相機在身邊感到惱怒

  會抱怨自已沒有帶相機在身,因為最精彩的畫面總是在這種時候出現!?

  4. 總是考慮光線

  優秀攝影師永遠都在關注光線問題,光線的質地、表現、感覺,他們可以怎樣做得更好?更充足?

  5. 在看EXIF之前,懂得先欣賞一幅照片

  先思考“why”而不是“how”,在解析一張照片用了什麼設定之前,你最關注的是照片的內容、資訊與美感嗎?

  6. 只會展示最好的照片

  優秀攝影師比起普通人可能拍了更多照片,但他們會從大量照片中選出最好的作品,而不是把它們通通放上網,因為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如亞當斯所說“任一年中有12張有意義的照片就是一個好收穫了”。

  7. 為了一張照片,長時間等待

  “耐心”是優秀攝影師的共通點,甚論是等待光線,或模特兒最好的瞬間。

  8. 看主體之前,先看背景

  沒有注意到背景,一看到主體就瘋狂按快門只會得到一張不合格的照片,優秀的攝影師總是留意到背景的處理,不論是妨礙視覺的物件,或相撞的色彩等。

  9. 能夠分辨“好的景觀”與“好的照片”

  很多時候,人們肉眼會見到“看起來不錯的風景”,於是就不停按快門,但好的攝影師會留意到更多破壞照片的地方,例如電線、光線之類,能夠察覺“看起來很好,不等於拍出來很好”,並轉向尋找更好的影像。

  攝影必經的階段

  第一階段:記錄者

  這一個階段可以統稱為不關注技巧的時期,你只是單純地喜歡拍照,用手上的數碼相機或者手機簡單地按動快門,完全不用去理會光圈快門曝光構圖這些攝影技巧,只是簡單地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需要想太多,按快門記錄就好了。

  第二階段:半關注技巧

  在這個階段,你開始不滿足於只是簡單地按動快門,機器的自動曝光總是達不到你想要拍攝的效果,你想要把照片拍的更漂亮,於是你開始關心簡單的技巧,瞭解曝光三要素,瞭解光圈快門對成像的影響。

  你甚至開始關心器材,想要知道什麼樣的器材才能夠拍出你想要的效果。你明明知道拍照靠的不僅僅是器材,買器材並不送技術,技巧和經驗才是最主要的,但是你還是想要走捷徑,想通過器材來得到你想要的效果。

  這時的你依然還只是攝影的愛好者,攝影在你生活中是重要的興趣,但並不會佔很大的比重。

  第三階段:重視技術

  你在這個階段開始真正地重視起技術對攝影的影響,開始系統的學習攝影技巧,學習構圖,學習如何運用光線。這時候你應該有一部不錯的相機了,你會為自己配置不同焦段的幾支鏡頭,甚至開始學習棚拍技巧,學習布光。

  你會開始學習Photoshop,因為你知道完美的後期也是整個攝影過程的一部分。這時你已經將攝影作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未來如何,攝影都會伴隨你的一生。

  第四階段:過度重視技術

  相信你在這個階段已經能拍出看起來比較不錯的照片了,因為你的攝影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但是你過度地沉迷於技巧,迷信地相信引數上的完美,追求畫質的絕對質量,卻忽略了攝影的靈魂。

  你會遭遇到一個瓶頸期,怎麼拍都是那些內容,看起來毫無進步。很多人可能就到這個階段就停止了,他們會開始使用攝影作為生活的工具,用拍照來賺錢。但是日復一日拍出千篇一律的照片,你會得到滿足嗎?

  第五階段:反思攝影

  經過上一階段的停滯,相信你已經頓悟到,那些技巧通通只是手段,只有完成的作品才是目的。所有的技巧都是為照片的靈魂服務的。你要做的並不只是調整引數按快門,你要用照片來說故事。

  於是你在每次按下快門之前都會思考你想要表達的想法,你拿起相機拍照的時間漸漸少了,但是你的作品卻更加豐滿起來了。沒錯,它們看起來可能“不那麼好看”,但是照片裡卻開始傳達了一些內容給觀者。

  你開始不再迷信器材,而是熟練使用手中的器材,並將它們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你開始制定一些簡單的拍攝計劃,開始進行主題性、系統性的拍攝。

  第六階段:成熟

  這時的攝影對你來說不再是一種享受的興趣,而是一種傾訴的工具。你可以熟練掌握你手上的工具並且拍出富有意圖的作品。

  如果你是一名商業攝影師,那麼你完全可以利用拍攝的現狀熟練地拍出客戶想要的效果以及想要表達的意涵。如果你從事視覺創作,那麼你的作品完全可以做自己的攝影展了。這時的你的作品會讓你在行業內成名,並使你在圈子裡的地位大大提升。

  第七階段:成家

  你拍下的每一幅作品都不簡簡單單是一張照片,而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每張照片都在說著一個有深度的故事。攝影技巧和概念對你來說都是信手拈來的玩物,你不僅僅只是一個攝影師,更是一名攝影家。

  能達到第七個階段的人可謂鳳毛麟角,大多數人在第三第四個階段就止步不前了,除非你是以攝影為事業,否則想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抽出時間來鑽研攝影的確很難。

  每突破一個階段都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你需要不斷的拍攝、不斷的感悟來使自己進步。攝影和音樂畫畫一樣,不要妄想一步登天。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實踐和積累。按快門很簡單,按過之後呢?技術只是你的工具,作品的靈魂才是你所想要表達的世界。

  動物攝影技巧

  1、多看多學

  對於一位初次接觸野生動物攝影的人來說,他在這方面的經驗恐怕是零,而經驗又恰恰是成為一位攝影大師的必備工具。因此,作為一名初學者我們要多看多學。首先,我們需要清楚的是世界上有著各式各樣的野生動物,而它們之間的習性、特點可能大相徑庭,你不可能用同一種方法拍攝所有動物。但是如果你能夠靜下心來花時間觀察它們,你就能夠掌握它們的動向,並瞭解應該在何時摁下手中的快門才能抓拍下精彩瞬間。

  2、使用高速快門

  看似是句廢話,但越是顯而易見的道理,越容易被人們忽略。而準確預測快門速度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不知道有多少具備偉大野生動物攝影潛質的攝影作品都是毀在快門速度低於動物移動速度這裡,大部分情況下,照片糊了就沒法。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有別於風光攝影,野生動物攝影的原則是寧可調高ISO、犧牲畫質,也要保證足夠的快門速度。

  即便是你的拍攝物件並沒有移動,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你永遠無法知道它們什麼時候移動,而有些動物更是不動則已,一動驚人,沒準他移動的時候就是你等待已久的精彩瞬間。所以安全起見,快門速度至少應該在1/500s以上。

  3、攜帶兩部相機

  其實,野生動物攝影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好玩,拍攝野生動物可以說是對我們耐心和體力的雙重考驗。除了必須攜帶沉重的“大炮頭”外,如果志在拍攝精彩瞬間,你就最好攜帶兩部相機以避免任何可能會讓你感到遺憾的事情發生。每部相機安上一個最常用的鏡頭,這樣我們就不需要在拍攝過程中頻繁更換鏡頭了,我們只需放下一部相機,再拿起一部相機,這個過程一般不會花費我們超過一秒的時間。我最常使用的鏡頭是一隻70-300mm和一隻400mm。

  4、勤加練習,別讓自己的技能生鏽

  不要養成非珍稀動物不拍的毛病,熟能生巧,我們需要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動物勤加練習,打磨拍攝技術。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在某一天驚訝於自己已經可以拍出這麼棒的作品了。如果你比較喜歡打鳥,那麼平時就可以多拍拍喜鵲、麻雀之類的鳥類,這樣一來當你遇到金剛鸚鵡時便不會手忙腳亂了。

  5、嘗試多種構圖

  通常情況下,當我們拍攝野生動物時,我們會比較傾向於使用一種儘可能將動物完全呈現的構圖方式。但是我們不應該一條道走到黑,有些時候換種思路能夠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著去嘗試使用一些不同的構圖,例如只突出動物身上的某個部位。我們可以只拍攝眼睛、或者突出其他一些有趣的細節。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