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書法字型賞析

  書法,是我國最傳統的藝術,歷史甚為悠久,因其依附漢字而孕育發展,所以具有特別強烈的本土文化特質性。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海納百川書法字型欣賞:

  1

  2

  3

  4

  5

  鄧散木:談書法摹與臨

  “摹”與“臨”,是傳統的有效的練字必經程式。舊時代老師教小學生寫字,總是先寫“描紅”***北方叫紅模子***,後寫“影格”***北方叫照格,也叫仿影*** “描紅”是用墨筆依著印有紅字的描紅本直接填寫; “影格”是用薄紙蒙在字帖上隔紙描寫。這是“摹”的兩個步驟。練習寫字,必須先“摹”後“臨”,不過我們現在應該變通辦理,將“描紅”“影格”兩個步驟並在一起來做,以縮短練習過程。

  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臨”而先要“摹”呢?這是因為初學寫字,手未十分熟練,筆未十分穩定,必須先經一段時間“摹”寫來打定基礎。就是已能初步掌握書寫技巧的人,一本新帖買到,對它的內容還完全陌生,只覺得帖裡的字寫得好,不知道好在哪裡,更不知道應該怎樣寫,也必須先通過“摹”.寫,掌握了帖字的筆法、間架、精神、面貌,然後再“臨”,方不致茫無頭緒。

  “摹”的方法是:先從帖裡挑選清楚完整的單字***古代碑帖因年久剝蝕斷裂或拓裱不精,往往有模糊不清的,所以必須挑選***,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紙***如打字紙,有光紙、雪連紙等***蒙在帖上,依著帖字的輪廓,用極細的線條鉤成空心字***書法術語叫“雙鉤”***。然後把雙鉤的字作為描紅本,第一步蘸紅墨水填寫,第二步蘸綠墨永到純藍墨水填寫.最後在完整填寫,這樣一本雙鉤本可填寫三遍,最後變成原帖的複製本,再就這複製本蒙上薄紙寫“影格”。不過有兩點必須注意:一,鉤空心字要極細心,勿使絲毫失真***雙鉤線條稍微偏裡一些,鉤出的字就會比帖字瘦;稍微偏外一些,鉤出的字就會比帖字肥。必須剛好在帖字的邊緣上,方不失真***二,每次填寫時,要注意不要寫出雙鉤輪廓之外,不然就會破壞字形。至於寫“影格”時,尤需注意“亦步亦趨”,帖字粗,我也跟著粗;帖字細,我也跟著細,總之要完全跟著帖走,不要任意變動。

  這樣做,一方面利用雙鉤,製成描紅本供填寫,一方面通過複製本寫“影格”,可以避免原帖被墨汙損,可稱一舉兩得。我們為了求其簡便,省去“描紅”,一開始就寫“影格”,也無不可,只要把雙鉤本填上墨就成了。再說,現在印刷術比前方便,好的碑帖墨跡,多有石印本或珂羅版本印行,如經濟條件許可,買帖時可以買同樣兩本,一本備“臨”寫用,一本按頁拆開,當“影格”用。這樣可省去雙鉤帖字的一道手續了。 一本帖經過三遍“描紅” ***或不經描紅***,幾遍寫“影格”,大約不過三個月光景,對帖字的筆法、結構已漸熟悉,下筆也已有相當把握,這時就可以開始“臨”帖了。

  “臨”帖有“格臨”、“對臨”、“背臨”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格臨”。取雲母片或薄玻璃片或洗淨的廢攝影軟片,照帖字大小畫上九官格或米字格***圖十一***,把這格字放在帖字上面,然後在現成印有九官或米字格的練習本上照式臨寫,也可以在別一張紙上畫上放大的格子***一般比帖字格子放大三分之一倍或二分之一倍,不可太大***,蒙著白紙臨寫。臨寫的時候,先看清帖字哪一筆在格子的哪個部位裡,照著它也寫在該一部位裡***圖十二***,這樣才不致走樣。不然,字還是這個字,筆畫、間架的位置跟帖字不同,那就是“抄”帖而不是“臨”帖了。 “抄”帖是練字者最易犯的毛病,必須注意避免。

  “格臨”臨過幾遍之後,就可進入第二步“對臨”了。“對臨”,就是不用格子,直接對著帖臨寫***也需放大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倍***臨寫時,最好將帖用特製的帖架架起***圖十三***,放在桌子前方***如無帖架,用幾本書或其它東西把帖架起來也可以***,對著它寫。又須注意要看一字寫一字,不要看一筆寫一筆,因此必須先經“格臨”,熟悉了帖字的筆畫、間架,然後方可“對臨”。

  第三步“背臨”,就是把帖收起,憑記憶默寫。“背臨”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把帖字全部臨完,即臨到熟透以後,從頭至尾默寫出來。一種是隨臨隨默,臨熟多少字,即耿寫多少字。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用,而且可以合起來用,先區域性默寫***即臨幾字默幾字***,後全篇默寫。默寫完畢,要與原帖比對,發現某些點畫或間架跟帖裡不一樣,要改正重寫***對臨時也要如此***一本帖到能全部默寫,而且寫得跟帖很相像,才算初步成功。但這樣的成功是不鞏固的,如就此停止不臨,隔了些時,還會回生,所以就是能把帖全部默寫出來,仍須繼續臨寫,這時可以“對臨”、 “背臨”相間為之。等到帖裡的每一個字都能牢牢記住,永不忘記,即使帖裡所沒有的字,也能寫得跟帖字相彷彿,至此才可告一段落。從“對臨”到“背臨”這一段過程,需要較長時間方能走完。時間多長,一要看帖字多少,二要看練習的人能否堅持執筆運筆的基本法則,三要看練習的人是否有時間和決心使不間斷。如帖字不太多,能堅持基本法則,能天天臨寫不間斷,以每天臨五六十字,每十天臨完一遍計,大約一年左右可得到初步成功。之後為了鞏固已取得的成績而繼續臨寫,大約再需幾個月。合起來算,總共所需時間約一年半左右,當然如再加緊練習,這段時間還可縮短。 在臨寫過程中,還有兩件事須注意:一是字要寫得慢,不要快。既然“臨”帖不是“抄”帖,那麼只有慢慢地寫,才能學到帖裡的筆法、間架,才能把筆和墨都送到家,不致浮而不實。往往有些人,臨一篇字,很快就完事,這樣草草了事,是練不好字的。總的一句話,就是要認真,千萬不要馬虎敷衍。二是每天臨寫的字課要好好儲存,不要隨便丟掉,每隔一定時候,拿出來跟前些日子臨的對比對比,看看究竟有沒有進步或是進步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