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嶽書法作品

  杜甫詩集中有三首以《望嶽》為題的詩,分別寫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杜甫的《望嶽》,膾炙人口,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對詩的要旨,人們往往能心領神會。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杜甫《望嶽》賞析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歲的杜甫赴長安參加貢舉考試,結果落榜,於是就在齊趙一帶***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四處漫遊,《望嶽》大約就寫於這一年.嶽:山高謂之嶽,這裡特指東嶽泰山,在今山東泰安市北.青年杜甫以這首詩熱情讚美了泰山的雄偉氣象,同時表現了自己的凌雲壯志.

  泰山名氣很大,文化內涵很深,歷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臨遊覽,留下了眾多賦詩題詞.但自從杜甫《望嶽》詩面世後,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嶽》詩石刻共有四處,摘其詩句者更有多處,此詩的知名度可見一斑.

  杜甫一生寫過三首《望嶽》.雖然題目一樣,但是描寫物件、背景、旨趣、體裁、風格均各有不同.三首詩分別寫於杜甫二十五歲、四十七歲和五十八歲,把它們並讀比較,可從中略窺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際遇和胸懷.詠泰山的《望嶽》正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詠華山的《望嶽》正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意彷徨,動極思靜的人生;詠衡山的《望嶽》可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