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攝影的使用策略

  在攝影史上,許多攝影大師都是從街頭開始攝影之路,在練就快速反應的本領之外,更是培養出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有關,分享給你們!

  :常規名詞解釋

  Av檔:

  光圈優先模式,光圈引數此項數值可以通過撥盤自設,微處理器根據你選擇的光圈引數並結合場景條件確定最佳的快門引數。此功能適用於對景深有特殊要求的作品,例如突出主題模糊背景或使整個場景清晰。光圈最大時的好處是可以獲得更大的感光度和快門速度,光圈最小時的好處是可以獲得畫質最高的畫面以及配一些ISO和快門指數可以拍攝許多特殊效果。Tv檔:

  快門優先模式,快門引數此項數值可以通過撥盤自設,微處理器根據你選擇的快門引數並結合場景條件確定最佳的光圈引數。此功能適用於對運動物體或人物有特殊要求的作品,例如提高快門速度可以抓拍清晰的運動物體或人物,降低快門速度可以拍攝出具有動感的物體或人物。

  P檔:

  兼有Av及Tv模式功能,由微處理器計算選擇兩種模式的最佳值。

  M檔:

  手動模式,微處理器不做任何參與,把所有主動權交給你,諸如光圈、快門、焦距、是否輔助閃光、閃光強度等全部由你選擇確定,如果你不選擇,那麼所有的引數會有預設值或者沿用上一次使用該模式所設定的值。在M模式下,由於你選擇不同引數的組合,同一場景可以衍生出變化多端層出不窮的各種作品。

  攝的時候迅速改變焦距,就會形成拉爆的效果,很多朋友以為是劇烈的抖動或者晃動,其實不是的,是在拍攝快門的一瞬間迅速改變焦距,而且相機不能有大幅度的抖動或者晃動,否則拉爆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拉爆分為反拉和正拉,正拉是從遠及近的效果,反拉是從近致遠的效果。

  安全快門:

  簡單地說,就是保證手持穩定拍攝的快門速度。高於這個快門速度,就能夠保證手持拍攝的穩定性;低於這個快門速度,手的晃動可能會造成照片拍虛。那麼,什麼樣的快門速度才能稱得上是安全快門呢?實際上,安全快門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與所使用的鏡頭焦距密切相關。

  安全快門速度是焦距的倒數,也就是安全快門速度=1/焦距。比如,如果在佳能EOS 500D上使用一支50mm的鏡頭,那麼1/80s就是安全快門***因為EOS 500D的焦距轉換系數為1.6,所以50mm的鏡頭的實際等效焦距是80mm***。如果選擇1/125s或者1/250s的快門速度,能夠保證拍攝的穩定性。反之,如果選擇1/30s的快門速度,則有可能會出現“拍虛”的情況。

  視角:

  在攝影學中,視角是在一般環境中,相機可以接收影像的角度範圍,也可以常被稱為視野。除了嘗試常規的平視角構圖,還可以試試傾斜你的相機,它可以給予你的拍攝物件更有動感的樣子。或者嘗試俯視拍攝,不同的視角會覺得照片截然不同的風格,所以始終以不同的視角去拍攝會給你和觀看者帶來更大的感官體驗。

  虛化:

  當你在長焦距、大光圈的情況下拍攝時,你會發現畫面中只有對焦一部分是清晰的,而另一大部分是在焦距之外***景深小,反之則稱景深大***。這樣不清晰的焦外部分就是你所謂的“虛化效果”了。有時攝影師也會故意讓拍攝主體“脫焦”以達到特定的視覺效果。

  :街頭攝影前的準備

  街頭攝影真正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為了更好的瞭解相機效能、提高自己抓拍的能力以及對構圖的理解等等?不盡然,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目的,我拍攝的目的是記錄並分享我在街頭看到富有情感的美好事物。摘取佈列鬆的言論“攝影作品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每個攝影師都應都應意識到:無論一幅攝影作品畫面多麼輝煌、技術多麼到位,如果它遠離了愛,遠離了對人類的理解,遠離了對人類命運的認知,那麼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那麼拍攝前需要準備的是什麼?閃光燈?三腳架?鏡頭?其實一直有很多人問我,是不是上架子有沒有開閃,其實我想說如果環境允許我當然想,但是當你拎著個三腳架這麼龐大的東西站在人家面前再開閃光燈,換做是你被人家這麼拍你的心裡怎麼想。所以換位思考一下,是不是越不被對方察覺才越好呢?所以掃街的器材不求多麼高階,主要是輕便,一個主機一個鏡頭或者微單或者手機***只要你都能接受它的噪點和後期的無細節***都可以作為掃街的利器,很多大師的片子都是出自膠捲,卡片,手機的,所以不要擔心沒有器材就不能掃街,只是後期成片的質量可能會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練手的話我覺得還是以方便,輕便為原則。   那麼到哪裡去拍?我個人的建議是儘量不要毫無目的的到處閒逛,除非你的時間真的閒到沒地方用,否則還是儘量對想拍攝地點區域提前踩個點,看看哪些路燈或者哪些弄堂的燈光合適拍人影,哪裡的廣告牌適合拍路人。

  經過踩點的區域你的出片率會明顯的高於你沒去過的地方,因為踩點雖然可能浪費一些快門,但是其實這些都是為了給成片做準備的,我相信的確會有人說自己出去掃街每次快門用的很少,就拍10張,然後8張都可以出片,沒有問題,那麼這篇文章看到這裡您就可以按Alt+F4了,因為您可能已經跳過進階階段,而進入創作階段了,創作階段需要的是創意而不再是海量的構圖。

  大家認為什麼時候適合拍呢?白天,晚上?其實街頭攝影是一種沒有任何限制的行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白天比晚上就成功率高,或者晚上就比白天容易出片。街頭攝影一靠運氣二靠經驗,一個技巧純熟的街頭攝影師足可以應付各種天氣狀況,而不是會經常反問自己,這種天適合掃街嗎,這種地方能拍攝嗎。在沒有成為它之前我們要做的還是多拍,多練。  可能有人一直會擔心要是明天下雨我還去拍嗎?其實很多新聞紀實片中用於新聞搞的往往都是這些惡劣天氣下人們的自然反應,所以只要天氣不是太惡劣我們還是可以選擇堅持掃街的,前提是你已經決定今天要去拍,就不要輕易的放棄,否則一而再再而三的放棄,你會越發的沒有街拍的勇氣。

  首先推薦的天氣是雨天:無論是濛濛細雨還是瓢潑大雨,街頭可能會發生的話題都非常的多,如果是小雨,那麼街道和路口的霓虹燈都是很好的取景地,柏油馬路會因為雨水的沖刷變成免費的大鏡子,各種倒影各種光影都可能會出現,這時可以挑選你事先踩過點的一些場景去拍攝,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是大雨,那麼選擇一個靠窗的茶座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觀察者位置,首先可以拍一些因為大雨進來的人,其次因為櫥窗玻璃的雨點,會使整個街頭的百態呈現另一種味道,最後你不至於被淋溼,等雨小一點再走又何妨呢?

  其次推薦的天氣是PM2.5優質的天氣,毋庸置疑,一個糟糕的天氣你覺得糟糕,其他人也一樣會這麼想,遊客,上班族,學生都會,所以挑選一個好天氣,雲層比較薄能看的到太陽或月亮的日子會是非常重要的,天氣好,則大家的心情都會好,那麼臉上的笑容也會比平時多,出遊的人和孩子也會增多,話題自然也更多。

  再有推薦的是雪天:道理和雨天類似,區別在於下雪是因為寒冷,那麼這個寒夜裡如果能拍到一張情侶之間互相捂手或者相互攙扶的畫面我想應該都是很有愛和共鳴的。最後拋開天氣,選擇地鐵或者商場內部,挑選一個靠問訊處或賬臺的位置,可能會發生的故事也會比較多。那麼假設我們方向,裝備,天氣都準備好了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搜尋目標了。

  :定焦還是變焦鏡頭

  選擇了50mm或以下的鏡頭。下一步可能你會想,應該選擇定焦鏡還是變焦鏡?理論上,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都可以用來街拍。但許多時候我們都要考慮在街上看見有感覺的東西,我們未必會有時間調校焦距,慢慢構圖。街拍最緊要快,所以建議使用定焦鏡頭去捕捉街頭景物,只用一個焦段拍攝,細心留意那個距離正在發生的事物,那樣才最為便捷。

  :焦距不長於50mm

  我們先從器材著手吧。拍攝街頭相片,到底應該用長焦距鏡頭遠距離拍攝景物,還是用標準或廣角鏡頭近距離拍攝比較適合?其實,用什麼鏡頭沒有對與錯,只要你喜歡,使用什麼焦段的鏡頭都可以。不過一般來說,街頭拍攝都不會用到超過50mm的鏡頭。雖然焦段越長,應該越難被被攝者發現。但如果焦段太長的話,作品便會變得好像在偷拍一樣,和主體缺乏交流,也因此而欠缺了現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