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攝影基礎與入門教程

  全民攝影的年代,抓著相機都可以叫做攝影師,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攝影師?那麼這些攝影的基礎入門知道可得牢牢掌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單反攝影基礎入門之景深技巧

  鏡頭對某物體對焦時,以物體為中心,從前方到後方的一定距離屬於景深。就是說,不光這個物體清楚,它前前後後距離內還能有一些是清晰的。光圈愈大則景深愈長。

  這個景深有什麼用呢?景深越淺,那麼背景和前景***如果有前景的話,比如人物前面好不好居然有個垃圾筒***就越模糊。這就是著名的“人物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光圈***的F值***越小,景深越淺,效果就看起來越討好 —— 可以把孩子身後亂七八糟的玩具呀被子呀大人呀,都模糊了。所以,用50mm F1.4的定焦頭的自動檔,在室內拍照片***這是相機一般會自動選擇用小光圈***,都應該可以做到人物清晰背景模糊。

  更加詳細的關於景深的解釋,可以看Depth of Field。

  單反攝影基礎入門之曝光技巧

  快門速度***shutter speed***和曝光***exposure***是同光圈相連的兩個概念。

  快門速度的單位就是秒。除了拍星星***那個需要好多秒***,平常說的就是幾分之一秒。比如1/60秒之類的。

  一般相機上面快門的組合就是: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專業相機快門值達到30-1/16000。跟光圈一樣,每一個相鄰的快門值之間都有「一格」***或說是「一檔」***的差異。例如1/8跟1/15兩個快門相差了「一檔」、1/125與1/250也有「一檔」的差距。每一段快門時間,都是以倍數的方式在增減,也就是說每一段快門的時間都是次一段快門的兩倍。越大值的快門進光時間越長,相對的讓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會越多,快門跟光圈組合搭配起來,就是每一次我們拍攝底片曝光組合。

  咱們平時看到某些鏡頭就有IS***image stabilizer******防抖***功能的。為什麼要防抖呢?手持相機拍攝時,手會有抖動,如果曝光時間太長***快門速度慢***,就會因這種抖動導致拍出的影象不清楚,IS功能就是補償這種抖動,使手持拍攝時可以用更低的快門速度。舉例,某人用某個焦段的鏡頭拍照時,最低只能用1/60秒,低於這個速度,就會因手抖而導致拍出的照片不清楚,而開啟IS功能後所謂“快門速度降低三檔”就意味著它可以用1/8秒的曝光時間手持拍攝而能保證照片基本清晰。

  這個快門速度同快門時滯是不同的概念。快門時滯指的是,按下快門之後,具體成像要過一點點時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給孩子拍照片,孩子在,比如說,扭頭當中。用傻瓜相機拍,自己看著是孩子臉朝自己的時候按下去的快門,結果照片上就是孩子的臉已經側過去了。感覺就是相機的反應慢。

  單反攝影基礎入門之ISO技巧

  ISO的概念十分簡單,指的是成像的質量。ISO值越高,顆粒越大,質量越差。有人問了,既然這樣幹嘛不把ISO乾脆就都設得值低低的,質量高高的?

  這個問題貌似簡單,事實的含義非常深刻。這個吧,世上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所有的好,也都是相對的。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好”的標準就是人眼睛看著覺得好。如果不是要把照片放大做成42寸的照片掛牆上,那麼只要人眼睛看不到的顆粒,就無關緊要。而且,要想ISO低,那麼無非就是:光圈值小,快門速度大。這種兩全其美的好事,很難做到,尤其是在室內。所以,在室內的時候,光圈有限,那麼可以適度的把ISO的標準降低一些,這樣好歹能拍出不模糊的照片。

下一頁是的相關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