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中餐宴請禮儀

  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千百年的演進,當然不會再有“孟光接了梁鴻案”那樣的日子,但也還是終於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飲食進餐禮儀,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展。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各位客官喜歡!

  1、入座

  這個“英雄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食禮中最重要的一項。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 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家庭宴請,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都不能動手,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再飲。 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右手邊依次為3,5,7直至匯合。   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 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8***8在對面***,右手邊為3,5,7***7在正對面***。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2、上菜

  上菜順序,中餐一般講究:先涼後熱,先炒後燒,鹹鮮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濃味厚的後上,最後是飯菜。有規格的宴席,熱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窩席裡的燕窩,海蔘宴裡的海蔘,魚翅宴裡的魚翅,應該先上,即所謂最貴的熱菜先上,再輔以溜炒燒扒。 宴席裡的大致順序是:      冷盤——冷拼,花拼。

  熱炒——視規模選用滑炒,軟炒,幹炸,爆,燴,燒,蒸,澆,扒等組合。

  大菜——***不是必須的***指整隻,整塊,整條的高貴菜餚,比如一頭乳豬,一隻全羊,一大塊鹿肉什麼的。

  甜菜——包括甜湯,如冰糖蓮子,銀耳甜湯等

  點心——一般大宴不供飯,而以糕,餅,團,粉,各種面,包子,餃子等。

  水果——爽口,消膩

  此順序非一成不變,如水果有時可以算在冷盤裡上,點心可以算在熱菜裡上。

  較濃的湯菜,應該按熱菜上;貴重的湯菜如燕窩等要為熱菜中的頭道。

  至於季節的考慮,則還有冬重紅燒,紅燜,紅扒和沙鍋,火鍋等;夏則清蒸,白汁,清炒,涼拌為主。此外顏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樣化也應考慮。

  酒樓和家宴,各種菜品的分量也要不同:

  大宴講究一成至兩成冷菜;三成熱炒,四成大菜。

  家宴就可以將大菜減少,冷菜增加。

  3、酒水

  宴席不可無酒,純粹的中餐,應該避免啤酒,歐洲葡萄酒***當然中亞的可以,如波斯葡萄酒,過似乎沒人能嘗得到***。所以中餐,最好配備高度名酒***其實高度烈性酒只是近代才有***,但似乎中低度的宴酒***30度左右***,各種黃酒,米酒比較男女老幼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