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筷子禮儀中的大學問你應該要知道

  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據歷史學家考證,我國使用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與中國毗鄰的日本和韓國,在效仿中國筷子的同時,又出現了符合各自國情的筷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聚餐筷子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聚餐筷子禮儀

  筷子是東亞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造型設計十分適合東亞的飲食習慣。受古代漢文化的影響,日本和朝鮮半島的居民也學會了用筷子進食。使用筷子進食是一種文化,儘管今天中日韓三國都有使用筷子進食的文化,但由於歷史和本土化的影響,筷子在三國之中均不盡相同。

  中日韓三國都是用筷子,但是相互之間有一些不同。

  日本:日本的筷子是相當短,而且筷子尖非常的鋒利。他們使用的是木筷子。

  中國:他們的筷子很長很厚重,筷子主要是木質的,當然有些地方也會用塑料筷。

  韓國:筷子很扁平,一般是金屬筷子。

  為什麼他們的筷子長寬各不相同?

  日本:日本人在吃飯的時候喜歡用筷子夾碗,所以他們不需要長筷子。

  中國:日本和韓國很少使用傳統的餐椅,但是在中國,吃飯和坐都是用傳統座椅***西式***。所以,由於盤子離的比較遠,人民使用很長的筷子。跟韓國人吃米飯使用勺子不同的是,中國人甚至在吃米飯使用的也是筷子。因此他們的筷子不僅長而且很厚實。

  韓國:韓國筷子,既沒有中國筷子長也沒有日本筷子短。既可以夾起豆子又可以在小碟子裡面撕開泡菜,筷子更細。

  為什麼這幾個國家的筷子製成材質有所不同?

  日本:日本人經常吃魚,用筷子的時候沒必要用很大力氣,所以筷子尖很鋒利。並且木筷子很結實,能夠滿足日本人的需求。

  中國:在這三個國家中,中國吃的是最油膩的。木筷子夾住食物的時候,可以防止打滑。

  韓國:韓國人吃飯的時候,除了米飯和湯,其他全都用筷子。所以他們在使用筷子的時候需要用很大力,因而韓國人習慣使用金屬筷子。

  三種筷子中哪一種使用難度最大?

  日本:由於日本筷子很短,所以很好掌控。再加上,製作筷子的木質不是很光滑,所以對外國人來說日本筷子是他們當中最方便使用的。

  中國:因為中國的筷子較長所以不方便使用。然而他們一般吃的比較多,所以夾起食物不是問題。

  韓國:韓國筷子細小又重,所以對外國人來說是最難使用的。不過如果使用韓國筷子對你來說很容易,那麼中國日本的筷子那就絕對不是問題。

  號稱深諳“筷子文化”的國人每每在提起“筷子”的話題時,就會自豪地忽悠世界曰:早在距今3000年前,吾上邦中華就已經出現了由象牙精工而制的象牙筷云云。

  中國是筷子的鼻祖,相傳大禹是世界上使用筷子的第一人。作為一個文明、一個時代的象徵,大禹更像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大禹時代的人是最早使用筷子的”。

  由古之“箸”到今之“筷”,筷子經歷了漫長的三千年演變史。筷子流傳至今,國人所賦予它的講究也頗多。

  中國人使用筷子很講究,有禮儀上的講究,也有禁忌上的講究。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不要用嘴含住筷子,不要用筷子指著別人,不要把筷子插在米飯中等等,這是禮貌,祖先傳承給我們的禮貌。

  與筷子有關的民間禁忌也有很多,比如在用餐過程中桌面上不能擺放長短不一的筷子,造成“三長兩短”的局面。這是很不吉利的,寓意著“死亡”;又如用筷子敲打碗盤,民間就有“敲碗敲筷子,討吃一輩子”的說法,寓意著“貧窮”。

  中國使用的筷子長而直,末端是鈍的,這大概是體現了漢民族普遍不具攻擊性的特點吧。

  日本也是用筷大國。研究日本人的筷子文化,讓我們頗覺欣慰的是,在今天的中國年輕人已不知“箸”為何物時,是日本人替我們守護了這份筷子文化的傳統。

  不過筷子到了日本後,在使用上已漸漸地有別於中國了。首先,在造型上已短於中國筷子,並且以圓尖頭的居多。

  日本的筷子比起中國是要短一些的,從粗到細,到了末端就成尖的了。這跟大和民族的特性也很相似,他們很有攻擊性。

  比中國筷子短,據說是源出日本人大都是吃“定食”即份兒飯,用不著長筷之故。而筷子演變為尖頭,則是由於日本人善食魚,用尖筷易於剔魚刺之故耳。

  其次,關於筷子的禁忌更多了。日本人關於筷子的禁忌不是源於迷信,而是日本人的繁文縟節太多了,連吃個飯的禮節也比別人多。

  據說日本有25種有關筷子的禁忌,國人和日本朋友吃飯,一不留神就可能犯了別人的禁忌。

  再次,日本人用的筷子以木筷子為主,也有使用衛生筷。但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人不會用自己國內的樹木製作一次性的筷子。

  日本使用的衛生筷多從中國或者東南亞進口,日本人在本國的環保上很會打小算盤的。

  我們的另一位或可說是兩位鄰居南北韓,也是用筷大國。只不過是筷子到了半島,半島人拋竹棄木,把它全弄成金屬製的了。

  在半島上,過去是大王、大臣和富人用金銀製筷子,而普通百姓只能用鐵製的筷子。而今天則改為了以漂亮的不鏽鋼制筷子為主流。

  雖不知金屬製筷子有何高階,但據韓國朋友講,過去的朝鮮,即使再窮的人家也要擁有一套金屬製的筷子、碗和湯匙兒等。

  不用木筷和竹筷,據說是因為半島料理以“紅色”見長,長期使用木筷或竹筷,會使筷子頭部染上紅紅的顏色而遭廢棄之故。

  也有的說是因為半島人愛吃烤肉,才發明了最適合吃烤物的金屬筷子。不管怎麼說,半島上人用的餐具剛一接觸,還是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雖然吃起來是辣辣的、熱火朝天的。

  據韓國朋友講,與中日不同,朝族人吃飯從不端起碗來,而是以筷撮起碗中飯進食。因為在半島“捧碗”即“要飯”之意也。

  我們用不慣韓國筷子的原因主要是它的造型。韓國人的筷子不是中國的圓柱體,也不是日本的上粗下細,而是扁平的長方體。

  初次使用很容易在夾菜的時候,筷子從手中丟落。說實話,每次看到韓國人用的筷子,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兩個字:棒子……

  以桌上用筷來看中日韓的用筷習慣也頗有趣。中國人向來是家族混用筷子的,非但如此,家庭成員之間更是以自己的筷子互相夾菜讓菜,看上去好像有點不衛生,但卻透出了一股濃濃的親情。

  日本人家庭則與中國正相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用餐“專筷”,是絕不可亂用的。都是定食,也就沒有了互相夾菜謙讓的習慣。衛生了,但感覺親情也被“衛生”掉了。

  韓國人在桌上則與中國人很近似,一頓飯會吃得熱火朝天親情四溢,情至濃處,又管他筷屬何方。

  中嶋嶺雄在其《日本人和中國人在這裡大不一樣》中分析道:日本人之所以鍾情一次性衛生筷,是因為日本人骨子裡有源於安土桃山時代的茶人山上宗二發明的“吃茶”心得的“一期一會”之心境。

  而中國人喜歡用用了洗洗了再用的長筷,則說明了永不絕望的具有忍耐力的民族性、持續性和強力的粘著性等。

  至於朝鮮半島普遍使用金屬筷,則反映出了居於大陸和島國之間的半島的折衝性和半島地帶的悲情情結。

  中國和朝鮮半島如何暫且不說,只說日本人竟然把用一雙一次性衛生筷子吃飯都提升到了“一期一會”的近似於“一生只有一次”的認識上去,那這日本人活得倒確實夠悲情的了。

  不過,在使用筷子的某些習慣上,比如,中國忌以筷敲碗,日本也有忌敲筷一說,韓國則乾脆吃飯就不端碗了。

  中日韓倒是極其相似。說穿了,都是忌諱變成“要飯的”或“乞丐”之說。看來,在這一點的認識上,三國倒是高度地統一了。

  用筷子禁忌

  1疑筷

  忌舉筷不定,不知夾什麼好;

  2髒筷

  用筷子在盤裡扒拉夾菜;

  3指筷

  拿筷子指人;

  4搶筷

  兩個人同時夾菜,結果筷子撞在一起;

  5刺筷

  夾不起來就用筷子當叉子,扎著夾;

  6橫筷

  這表示用餐完畢,客人和晚輩不能先橫筷子;

  7吸筷

  即使菜上有湯汁也不能嘬筷子;

  8淚筷

  夾菜時不乾淨,菜上掛湯淋了一桌;

  9別筷

  不能拿筷子當刀使用,撕扯肉類菜;

  10供筷

  忌諱筷子插在飯菜上;

  11拉筷

  正嚼著的東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或者當牙籤;

  12

  粘筷筷子上還粘著東西時不能夾別的菜;

  13連筷

  同一道菜不能連夾3次以上;

  14斜筷

  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吃得太遠,不要斜著伸筷夠菜。

  15分筷

  擺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只有在吃絕交飯時才這樣擺。

  
聚餐筷子禮儀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