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交際禮儀

  中國的文虎源遠流長,就如傳統交際禮儀也有自己的禮儀,那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拱手的禮儀

  拱手禮起源於中國西周,已經有約三千年的歷史了,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禮儀,古人以此自謙的表達對他人的敬意。民間見面或約會朋友,雙方告別等,拱手錶示寒暄、打招呼、恭喜等。

  行拱手禮時,雙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雙手互握合於胸前,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女子行拱手禮時也與男子相反,這是因為男子以左為尊,女子以右為尊。

  抱拳禮的由來說法較多,一說古人以左為敬,也有一說是在攻擊別人時,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還有一說拱手禮始於上古,有模仿帶手枷奴隸的含義,意為願作對方奴僕。後來拱手逐漸成了相見的禮節。

  抱拳禮優美大方,相隔數十步亦可為,而且可以同時施與多人,絕無傳染疾病之虞,也不會因身上有異味而討人嫌。體現了國人講究以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來表現出“敬”的文化內涵,而不像西方人那樣喜歡肉體親近,西方的握手禮給人的第一反應是 “外交”感覺,而且握手禮與拱手禮比起來也多有不便,伸手時間、距離、用力程度甚至握與不握都須斟酌。男女之間握手尤為尷尬***按照不成文慣例,握手時用力則表示在試探對方,若對方響應則表明心儀***,操作不當容易產生誤會。

  拱手禮不僅散發著典雅氣息,而且也比較符合現代衛生要求。所以很多禮學專家都認為,拱手禮不僅是最體現中國人文精神的見面禮節,而且也是最恰當的一種交往禮儀。

  鞠躬的禮儀

  “鞠躬”起源於中國,商代有一種祭天儀式“鞠祭”:祭品牛、羊等不切成塊,而將整體彎捲成圓的鞠形,再擺到祭處奉祭,以此來表達祭祀者的恭敬與虔誠。這種習俗在一些地方一直保持到現在,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逐步沿用這種形式來表達自己對地位崇高者或長輩的崇敬.

  鞠躬含義編輯鞠躬,意思是彎身行禮。是表示對他人敬重的一種鄭重禮節。

  此種禮節一般是下級對上級或同級之間、學生向老師、晚輩向長輩、服務人員向賓客表達由衷的敬意。

  鞠躬是中國、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傳統的、普遍使用的一種禮節。鞠躬主要表達“彎身行禮,以示恭敬”的意思。如今的日本,鞠躬禮是最講究的。所以我們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時要懂得這一禮節。

  ·對日本人來說,鞠躬的程度表達不同的意思。如:,彎15度左右,表示致謝;彎30度左右,表示誠懇和歉意;彎90度左右,表示懺悔、改過和謝罪。

  ·鞠躬對韓國和朝鮮人來說也很講究。我們可以經常看到,韓國和朝鮮婦女在會談、宴會或作客時,一手提裙,一手下垂鞠躬,告別時面對客人慢慢退去,表示 一種誠懇和敬意。行鞠躬禮掌握的要領是:

  A、 脖子不可伸得太長,不可挺出下頦;

  B、 耳和肩在同一高度:

  C、 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兩腿併攏,雙目注視對方的胸部,隨著身體向下彎曲,雙手逐漸向下,朝膝蓋方向下垂

  適用場合

  鞠躬適用於莊嚴肅穆、喜慶歡樂的儀式場合。

  鞠躬即彎身行禮,它既適合於莊嚴肅穆或喜慶歡樂的儀式,又適用於普通的社交和商務活動場合。常見的鞠躬禮有以下三種:

  一、三鞠躬

  三鞠躬的基本動作規範如下:

  ***1***行禮之前應當先脫帽,摘下圍巾,身體肅立,目視受禮者。

  ***2***男士的雙手自然下垂,貼放於身體兩側褲線處;女士的雙手下垂搭放在腹前。

  ***3***身體上部向前下彎約90° ,然後恢復原樣,如此三次。

  二、深鞠躬

  其基本動作同於三鞠躬,區別就在於深鞠躬一般只要鞠躬一次即可,但要求彎腰幅度一定要達到90° ,以示敬意。

  三、社交、商務鞠躬禮

  ***1***行禮時,立正站好,保持身體端正;

  ***2***面向受禮者,距離為兩三步遠;

  ***3***以腰部為軸,整個肩部向前傾15°以上***一般是60° ,具體視行禮者對受禮者的尊敬程度而定***,同時問候“您好” 、“早上好” 、“歡迎光臨”等等;

  ***4***朋友初次見面、同志之間、賓主之間、下級對上級及晚輩對長輩等等,都可以鞠躬行禮表達對對方的尊敬。

  鞠躬要領

  行鞠躬禮時面對客人,併攏雙腳,視線由對方臉上落至自己的腳前1.5米處***15度禮***或腳前1米處***30度禮***或腳前1.4米處***60度禮***。男性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女性雙手合起放在身體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