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禮儀故事

  傳統禮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所在。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薛聰矜莊

  【薛聰矜莊】

  薛聰方正。暗室矜莊。友于諸弟。杖罰何妨。

  【原文】

  北魏薛聰、方正有理識。雖在暗室。終日矜莊。見者莫不懍然。父憂廬墓。酸感行路。友于篤睦。而家教甚嚴。諸弟雖婚宦。恆不免杖罰。除徐州刺史。政存易簡。卒於州。吏人留其所坐榻。以存遺愛。諡簡懿侯。

  許止淨曰。薛聰事魏高祖。帝每曰。朕見薛聰。不能不憚。何況他人。欲進以名位。輒不受。帝曰。卿天爵自高。非人爵所能崇也。故人必自勵於暗室。而後能化及於家國。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北魏朝有一個姓薛名叫聰的人。他的品行很方正。辦出來的事務、都是很合理、很有見識。雖然住在暗房子裡面。也鎮日價很端正莊嚴的。別人家看見了他。沒有一個不懼怕的。他丁了父親的憂。在墳旁邊築了一間茅篷住著。他悲酸的哭聲。就是走路過的人聽得了。也要替他傷心。他對於兄弟們。很友愛和睦。可是家教很嚴。諸位弟弟。雖然已經娶了親。做了官。但是有了過失的時候。總免不了用杖責罰的。後來薛聰做了徐州地方的刺史官。他的行政很簡易。不繁重。他死在徐州任上。下屬和人民。把他的坐榻儲存起來。表示留存薛聰的遺愛。朝廷裡又封贈他叫簡懿侯。

  :榮緒拜經

  【榮緒拜經】

  宋臧榮緒。篤愛五經。孔子生日。膜拜典型。

  【原文】

  南宋臧榮緒、幼孤。灌園以供祭養。母歿。朔望輒拜。甘珍必薦。隱居京口。教授生徒。學者稱為披褐先生。甄明至道。惇愛五經。以孔子庚子日生。其日、陳五經。衣冠拜之。又以飲酒亂德。言常為誡。其純篤如此。

  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為萬世禮教之師。是五經所在。即禮教所在。臧榮緒以尊敬孔子而篤愛五經。以孔子生於庚子日。乃於是日陳列五經。且具衣冠而拜之。而謂五經可廢也否耶。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南宋朝的臧榮緒。從小就沒有了父親。他親自在園地裡種了菜蔬。拿來做祭祀祖宗和供養母親的用度。後來他的母親死了。他在初一和十五這兩天。每每很恭敬的拜著。有了甜美珍貴的食物。也一定要獻供的。臧榮緒隱居在京口地方。教授著一班學生。當時的讀書人。因為他雖然不做官。卻是很有學問。所以稱他叫做披褐先生。他的為人表明大道。篤愛那詩經呀、書經呀、易經呀、禮記呀、春秋呀、這五部經。因為孔夫子是在庚子那一天生的。所以他到了這一天。把這五部經陳列在書桌上。穿了禮服、戴了禮帽拜著。他又因為喝酒是要擾亂人的德性。所以常常說著警誡的話。他平生品行的純正和篤實。大概都是這個樣子的。

  :孫晷溫恭

  【孫晷溫恭】

  孫晷獨處。未嘗傾斜。窮老告索。欣敬有加。

  【原文】

  晉孫晷、恭孝清約。每獨處幽暗之中。容止瞻望。未嘗傾斜。雖侯家豐厚。而布衣蔬食。躬耕壟畝。誦詠不廢。欣然獨得。親故有窮老者數人。恆往來告索。人多厭慢之。而晷欣敬逾甚。寒則同寢。食則同器。朝野稱之。

  人能於獨處幽暗之中。容止瞻望。常不傾斜。則其動容周旋。必中禮矣。人能於窮老告索之時。有求必應。不生厭慢。則其敬老憐貧之禮盡矣。況事父孝。事兄恭。喜人善。畏聞人惡。非深於禮者不至此。

  【白話解釋】

  晉朝時候。有個姓孫名晷的人。他的為人恭謹孝友。清靜儉約。就是獨自一個人住在幽暗的地方。他的容貌舉止。和兩目觀望的時候。沒有傾斜一些兒的。雖然他的家裡。因為是封侯的。所以很富厚。可是他穿的是布衣。吃的是蔬菜。並且親自在郊野裡耕種田地。仍舊不廢棄讀書吟詩的功課。他很歡欣地、似乎有獨得的快樂。他有幾個老年窮苦的親戚故交。常常到他家裡來借錢。人家多討厭他們。怠慢他們。但是孫晷是格外的歡迎。格外的敬重。天冷的時候。就同他們一處睡著。吃飯的時候。就同他們一桌吃著。朝廷裡的人和郊野裡的人。都稱讚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