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不好的原因

  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都避免不了的,有哪些?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1,銅臭燻人,嫌貧愛富:這種人渾身銅臭,一切以金錢為衡量是非的標準。對富人低頭哈腰,對窮人唯恐避之不及,一副市儈腔。

  2,趾高氣揚,目中無人:升了官發了財,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鼻子翹到了天上,似乎整個世界“皆備於他”。連自己的親戚朋友都不認了。

  3,心術不正,為人自私:這種人一貫自私自利,對公益的事不但不參加,還要冷嘲熱諷。見難不幫,見死不救,幸災樂禍,是他們的特徵。

  4,為人陰險,行為詭祕:與人接觸時講話不冷不熱,以使人上當為樂趣,經常觸人“黴頭”,設套捉弄人。他自己的事則守口如瓶,從來不對人說。

  5,不講誠信,不講義氣:講過的話要抵賴,借人家的東西忘記還,借人家的鈔票不想還。只要人家對他負責任,他對人家一點也不負責任。

  6,有事有人,無事無人:這種人的特點是過河拆橋。自己有困難時對人苦苦哀求;自己沒有困難時把人一腳踢開,實在令人厭惡。

  7,捕風捉影,瞎說亂說:這種人看到一點點現象就要編出個故事來,全憑他的主觀想象。口無遮攔,出口傷人。遭眾人的鄙視。

  8,對人對己,兩個標準:在這種人看來,同樣一件事,發生在群眾身上是違法;發生在他自己身上是私事。對人嚴,對己寬,使人難以接近。

  9,沒有禮貌,缺乏尊重:這明顯表現在稱呼上,有人稱老人為“老甲魚”,“老妖怪”;稱年輕人為“小赤佬”,“小娘逼”。不講禮貌,不尊重對方。

  10,沉默孤僻,不尚言談:這種人可能受過打擊,心靈上有創傷。他對任何人都不願講話,自然會與周圍群眾產生隔閡,因為人們無法瞭解他。

  影響人際關係不好的因素

  ***1*** 嫉妒心理障礙。在人際交往中妨礙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重要異常心理因素之一是嫉妒心理。由於交往雙方因文化、傳統、道德、修養、經濟水平、社會地位、歷史背景、民族、地域的不同,價值觀的實現程度不同,均可以產生嫉妒。嫉妒既是一種心理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更是歷史久遠、分佈面廣的一顆毒瘤。嫉妒的情感特徵是具有攻擊性、隱蔽性、報復性和“同歸於盡”的心理。

  ***2*** 個性傾向性障礙。個性傾向性包括人的價值心理、興趣等。價格心理一旦形成,便對人的態度、行為起著指導、調節作用,決定著人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如果人的行為違背自己的價值心理,便會出現心理上的不平衡,產生負疚感和自責感。正確的價格心理有利於人際交往而不正確的價值心理會形成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興趣是反映一個人行為指向特徵的個性心理指標,它把人的行為引向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動。興趣窄的人容易產生人際關係的心理障礙。能力是指順利完成某項活動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徵,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社交能力也是一種特殊能力,是由觀察力、語言能力與模仿能力組成的。缺少這種能力,便會形成人際關係的心理障礙。性格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為方面較為穩定的心理特徵,有熱情與冷滿、剛強與軟弱、心胸豁達或狹窄等表現。性格是一個人舉止、為人處事態度和行為特點的表現方式。

  ***3*** 羞怯心理障礙。羞怯心理主要是一種情緒反應,往往導致大腦神經活動的暫時紊亂,使記憶發生故障,思緒出現差錯,表現為語無倫次,詞不達意,舉止行為失當,對於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是一大障礙。

  ***4*** 自卑心理障礙。在人際交往中,把對方看得太高,把自己看得太低就形成了自卑心理。具有這種心理的人往往自慚形穢,懷疑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在交際中,畏縮不前。自卑心理的成因有主觀和客觀的原因。

  ***5*** 代溝障礙。在人際交往中,常常可以發現年齡大的與年齡小的兩代人之間的交往通常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這是由社會結構***實體結構與文化結構***方面的重大變化,導致兩代人生活環境發生了改變。兩代人接受的社會文化和由此產生的文化心理、價值心理、社會規範、生活方式不一樣。社會變遷速度越快,外來文化傳人越快,兩代人之間的距離越大,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也越大。不同年齡段的人,由於生理上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特點。

  ***6*** 自傲心理障礙。具有這種心理的人,自命不凡,自吹自擂,誇誇其談,覺得自己了不起,別人不行,我樣樣行,自己認為形象好,過高估計自己的一切。這樣的人,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且別人也難以接受這一交際方式。

  ***7*** 報復心理。這是極端的自卑者為了維持心理上的平衡,掩蓋自己過度的自卑,用一種近似自傲的姿態,自視高明,居高臨下,藐視芸芸眾生。內心對社會、對他人懷有敵意,詛咒人們對之不公平,怨命運對之太無情,憎恨地位比他高的人,以一種高高在上、嫉世憤俗的態度拒人於門外,以防別人窺透他們的內心世界,對社會懷有深深的敵意並以此來看待社會和人。這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大敵人。

  ***8*** 自私心理。具有自私心理的人,以純粹的功利思想來衡量人際交往,建立人際關係。他們認為人際交往,只是一種價值上的利用關係而已,是滿足個人私慾的一個手段罷了。為此,可以不擇手段,扭曲了人際關係。這不利於建立符合社會發展和人們生理、心理需要的人際關係。

  ***9*** 猜疑心理。具有猜疑心理的人總是懷疑他人,對一切人懷有戒備心理,不肯、不敢講真話,戴著一副假面具與人交往。在這種心理的驅動下,他會變得越來越虛假、虛偽,變得無親無友,很孤獨。作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積極清除猜疑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變好的方法

  1讓內在情緒與外在天氣取得親密認同

  一個地區的氣候是該地區人們情緒張力的總和。天氣的變化往往有助於幫助我們釋放內在壓抑的情緒。臺灣的氣候經常多臺風和暴雨,其實它們一方面反映出人們潛意識的焦慮不安,也有助釋放人們情緒,一場狂風暴雨後,大家內心的悲傷愁悶也彷彿被沖刷洗滌。

  所以,改善人際關係的第一法則是:試著讓內在情緒與外在天氣之間取得親密認同。

  每當內心翻湧憤怒或情緒悲傷時,要學習把它們的能量轉化用來做靜心,尤其風狂雨嘯時,試著順勢將負面情緒拋擲出去,而別發洩在家人或孩子身上,學習讓外在天氣和內在感覺獲得親密認同。

  人們經常不斷累積負面情緒,在暴怒之下與人發生衝突,往往傷人又傷己。這時,我們不妨做個冥想練習,把自己視為接地線,與大地產生連結,如此可使情緒得以舒緩化解。其實在我們氣管內流動的氣流,與呼嘯過山谷的氣流是一樣的,在我們體內流動的靈魂與能量,跟大地的能量也是一致的,所以,我們若感覺內心累積壓力或即將爆發衝突,這樣的冥想是個很好的練習。

  2確定自己的價值,肯定自己的存在

  我們必須明白,別人對我的看法,並不代表我真正的樣子;而我們對別人的看法,往往代表的是我們自己的投射。我們的投射物是比較接近自己的,因此,對方的投射物也是比較接近他,而不是你。

  任何人對你的看法,永遠只該給你當做參考和建議——因為那比較代表他自己。如果你是透過別人眼睛來肯定自己,便是交出自己生命的主權;這是所有人際關係中最容易犯的錯誤。有時我們接受太多別人對自己的投射,產生了投射性認同,結果完全被他人的看法牽著鼻子走,誤以為那就是自己真正的樣子。假如我們能再更深入一層探究,會發現甚至“連你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也都只是某種投射。而不代表你真正的樣子!

  如今我們不論變成什麼樣子,都是因為過去自認為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人,才會變成今天的自己。唯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因此,別讓他人眼中的你,取代你眼中的自己。一個真正很棒的人,是能看到別人生命中有很棒地方的人;一個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能看到所有人內心皆有偉大之處。

  3讓身邊的人,能夠因為與你在一起,而覺得自己很棒

  這並非要我們驕傲自大,而是覺得自己有能力、有自信可以把事情處理得很好。有些父母本意是想讓孩子覺得很棒,作法卻使孩子感到自己很糟。期望讓一個自我感覺很差的人變得很棒,這無異緣木求魚,但正是我們過去常犯的錯誤。

  人們的作為時常是很奇怪的,竟以為能透過讓人感到自己很糟,就能使那人變好、變棒;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也經常如此對待自己,在內心深處總是覺得自己好糟,卻期待自己變得很好;如果你創造這樣的假象,那只是自欺欺人,更何況你會擔心當人際關係更進一層時,被別人看穿自己的虛假面貌。所以人際關係的第三個法則是:唯有當你能抹去別人外表的灰塵,看清他人內在的獨特性,且讓周遭的人因與你相處而感到自己很棒時,你才能成為那個發現珍珠之美的人。

  世間所有一切都是能量的交流。人際互動中,發出正面和肯定的能量是很重要的。要學習處理自己內在的恐懼和焦慮,而不是把它投射出去,讓他人來承擔這些負面東西。人天生就討厭跟只會投射負面能量的人為伍。看見散發生命光明和正面力量的人,會重新啟發我們內在的青春活力的訊息。

  4不管生命曾遭遇多少欺騙,仍然相信人性本善

  人在嘗試善的意圖時,確實有傷害別人的可能性,可是沒有人天性喜歡傷害人。所有的惡,都來自誤入歧途的善,是想表達善的扭曲;這是一種生命的信仰,我們要先確立這個宇宙人生觀。人在學習和創造過程中,有時會做出無知和破壞之事,如果我們只以人的行為來判定其價值和本質,那麼人將永無翻身機會。我們需要的,是一種真正符合新時代精神的包容和接納。

  我想活在一個“不管表面發生什麼,但生命底層的信任、愛和希望永遠存在的世界”。這也是我所提倡的價值,更想把這個價值放在人際關係中來看待。

  5自問在人際關係中,自己能付出與分享的是什麼

  許多人希望擁有美好的人際關係,但其實內心貧乏得像個乞丐,只在乞討人家的愛、關心與付出。有時在婚姻和情感關係中也是如此。於是,人際關係變成一種交易,很多人只期待別人給東西,卻不反省自己能付出什麼。

  在人際關係中,如果你只是等著別人給東西,那麼你會一無所獲,但若你付出愛和祝福,那得到的就是愛和祝福。

  6攻擊別人的,基本上只是在攻擊自己

  有句非常重要的新時代格言與大家分享:“依照宇宙的定律,凡是你付出的東西,最後都會回到自己身上。”由這句話可以衍生出第六個人際關係法則:攻擊別人的,基本上只是在攻擊自己;打別人右臉的,是在打自己的左臉。如果採取以惡制惡的方法,那麼你給出去什麼,最後還是會回到你身上。在人際關係中,人們常看不清楚這點。

  人一定要學會為自己負責,否則非但人際關係一團亂,而且永遠會感到迷失。你是為了你自己,以及瞭解你是誰,而採取行動與人為善。我們要回歸自己的內心,而非一天到晚與他人計較。

  7給對方的,是對方需要的,而非自己主觀意識裡想給的

  這問題常造成人際關係愛恨的糾纏。尤其在親子或朋友關係中,我們常弄的自己熱臉貼冷屁股,心情非常沮喪。欲避免人際關係衝突,其實是知易行難,要做到這句話之前,應先問對方:你覺得你需要什麼?若有人可以幫忙,你想得到的幫助是什麼?例如,我是家庭醫學和精神科專科醫生,門診時我常問個案:你覺得真的有人瞭解你嗎?周遭人關心你的方式,都是你需要的?或是你內心其實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這兩句話往往觸動病人內心,令他們泫然欲泣。所以,人際溝通不要用猜疑的方式,而應直接問對方:你希望我用什麼方式對待你?這是打動人心的萬靈丹,很可能是長久以來有人初次問他這樣的話呢!

  過去,我們可能常用自以為最好和理所當然的方式對待別人;而現在,不論自己的人際關係如何,讓我們試著問對方:你希望我怎麼樣對待你?可否告訴我你內心的感受?我想進一步瞭解你。

  每個人都希望彼此瞭解和接納,被自己所喜歡的方式對待。所以,不要吝惜向他人釋放“我想進一步瞭解你”的訊息。尤其是經營親子關係時,要抱持著“孩子,你希望爸媽以什麼方式對待你?”“孩子,爸媽想更瞭解你”的態度,用不帶批評的方式來經營親子和人際關係吧。

  8放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用對方角度看事情

  人際關係最大的殺手,就是批評。人際之間保持距離往往是出於防衛之心,因為我們不知人家會如何看待或是否會傷害我們,所以,如果不想成為別人批判的物件,不願被他人價值觀的框架限制,那就要試著以較彈性和接納的態度來面對周遭的人,凡是你投射出去的批判,最後必然彈回你身上;不肯讓別人好過的人,自己的日子必然難過。

  若某件事牽涉五個人,那我們要做心靈練習,分別想象這五個角色會如何看待此事。你不能永遠只堅持自己的觀點,而應該包容他人,如此你才是生命開闊的人。

  我常覺得人際關係是要把別人納到你的立場裡面,然後在其中找一個妥協點。人際關係是為了讓你擴充套件心量,直到你的存在和觀點能夠包含對方的存在觀點,然後才能從人際關係中解套。唯有先跳到對方的立場,然後再跳回來看整件事,那你所做的決定和採取的行動,才會考慮別人。人是奇怪的動物,當發現別人在為自己著想時,就會放棄本位主義,開始替對方著想。這樣的人際關係慢慢擴大之後,整個人類的大愛才會出現。

  9給予別人肯定,去喜歡別人

  我們常被自己的角色所欺騙,以為母親包容小孩、父親養家或上司體諒員工,都是理所當然的,而忘記了自己應該隨時同理他人的處境和感受——他們可能是你的父母、朋友、老闆,或你所敬重的人。別以為自己輩分或職位較低就妄自菲薄,認定自己人微言輕、影響力有所限。

  同理與同情之間是有區別的,在此我想稍作說明:同理是以設身處地的角度看待對方的生命。例如,看見乞丐時,我們會蹲下來跟他聊天,去了解他的生命;而同情是以自己為位階和立場看待對方,所以會同情可憐對方的處境,但跟對方的立場與心境是分開的。這兩者是完全不同層次的感受。同理是一種深層的瞭解。沒人喜歡被同情,但大家都喜歡被同理。

  10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去指責和怨怪對方的錯誤

  最後,我要提到一種情況:有時人際關係會出現障礙,也許是對方並不想聽你解釋,或是你認為目前不是跟對方溝通的合宜時機,此刻,要掌握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則,也是人際關係的第十法則:與人溝通,要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去指責和怨怪對方的錯誤。

  人在面臨他人指責時,第一個反應是防衛和反擊。我們要學習把自己心門開啟,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例如,先生晚回家,進門便被老婆劈頭痛罵,那麼他可能只好轉身再走出去;但若做妻子的你,誠懇表明自己每日獨守空閨的恐懼和寂寞,讓他明白你雖外表堅強,內心其實也有脆弱、受傷的時刻;讓他明白你需要他,表達你的需求,而非指責對方。又如一個工作賣力卻未受上司青睞的員工,其實可以誠實告訴老闆:我需要得到你的肯定。所以,在人際溝通上,直接告訴對方你真實的感受,把心敞開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