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杜聿明將軍的故事

  杜聿明是在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湧現出的英雄,那麼關於杜聿明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杜聿明林彪決戰東北

  杜聿明和林彪之間的關係除了為大眾所熟悉的東北戰場上的較量之外,他們之間的關係還有一層就是校友的關係,杜聿明是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林彪也是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在抗日戰爭結束,日本宣佈投降之後,中國共產黨非常敏銳的察覺到了東北這一塊土的對於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性,所以就有了現在廣為流傳的杜聿明林彪決戰東北的事件。

  在日本宣佈投降之後共產黨領導人意識到東北這一塊地區不僅可以密切和蘇聯的來往,有豐厚的礦產資源更重要的是遠離國民黨的控制,於是在蔣介石還未察覺的時候就決定派林彪來守護著一塊土地,原因很簡單,杜聿明和林彪都是非常有名的戰爭指揮官,而且兩個人都是畢業於黃埔軍校,兩個人的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似性,所以在作戰方面有很大的優勢。

  由此可見杜聿明林彪決戰東北這一仗的難度係數是非常高的,不管是就武器裝備而言還是從軍隊的基本素養和總體能力來看,共產黨都是不如國民黨軍隊的,但是林彪的戰術依然抵擋了國民黨的強烈進攻,國民黨的蔣介石派出了自己最精銳的部隊去攻打共產黨,再加上共產黨的物資匱乏,所以杜聿明林彪決戰東北的這一場仗打下來已經是非常艱難的了,但是一直到最後林彪都不願意放棄,直到共產黨發來電報要求他撤離他才放棄。

  杜聿明獲崑崙關大捷

  崑崙關戰役發生時間是1939年12月18日到第二年的1月11日。崑崙關戰役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是桂南會戰中國民黨投入兵力最大的一次戰役,崑崙關大捷是這次戰役中的重要部分,最終杜聿明獲崑崙關大捷。

  1939年12月18日,杜聿明接到了上級傳達的命令:先攻破崑崙關以及八塘附近的敵人,再攻打南寧。當天杜聿明召開會議,介紹了當時的作戰情況與作戰對手。他們的對手是有“鋼軍”之稱的中村正雄率領的第5師團第12旅團。杜聿明指出崑崙關是一處重要的關口,一直以來是軍事上的必爭之地。最終國民黨軍派出四個集團軍的兵力對抗日軍。

  杜聿明指出日軍此次作戰因為沒有後續援兵,兵力有限,杜聿明做了詳細的作戰部署,他指揮軍隊主動出擊。12月17日,杜聿明來到了作戰前線。敵人的炮彈在指揮所附近頻頻爆炸,但杜聿明鎮定自若,專心指揮作戰。12月18日,國名黨軍的正面主攻部隊在其他部隊的配合下,對崑崙關的敵人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雙方戰鬥到白熱化時期,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雙方一直僵持不下,到了夜晚,配合進攻的其他部隊加入到了戰鬥之中,經過徹夜的戰鬥,最終佔領了崑崙關,杜聿明獲崑崙關大捷。

  雖然杜聿明獲崑崙關大捷,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國民黨軍有11000人負傷,有5500人戰死沙場。

  杜聿明被俘過程

  根據相關的歷史資料記載杜聿明被俘的全過程其實並不在共產黨的預想內。在淮海戰役之後杜聿明的部隊實力被大大削弱他自己為了能夠生存下來他自己僅僅帶著少數人逃生,在經過一個村莊的時候,他杜聿明拉過一個村民詢問村莊的基本情況,之後為了感謝村民,杜聿明拿出一個金戒指給村民。杜聿明的行為讓村民感到非常的疑惑,於是村民便將這件事報告給了衛生處。

  隨後衛生處將這件事情報告給了上級軍官,解放軍領導人聽聞這件事情後非常重視,於是將這幾個人找來詢問,在這期間杜聿明拒絕瞭解放軍給他的香菸反而從自己的口袋裡拿出了美國出產的駱駝牌兒香菸,這個舉動給解放軍地方領導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意識到自己找到的可能是一個在國民黨內部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於是經過長時間的持久戰,最終杜聿明的部下由於被解放軍的地方領導人威脅說出了杜聿明的真實身份。杜聿明就這樣被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