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成語故事讀後感

  中華成語故事濃縮了先人的智慧。讀完此書後,讀者們的感受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前幾天,老師推薦我們一些書,每本書對我來說都是受益匪淺,同時又能陶冶情操,真讓我愛不釋手。

  比如說《中華成語故事》一書,它讓我學會許多成語,也知道每個成語的由來以及成語背後隱藏著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其中有一個成語叫“一諾千金”,在之前,我不知道這句成語的意義,讀完這個故事後才明白。我們說每一句話都要極其有用,更要守信用。不像我每次答應爸媽的話我都很難做到,以致讓爸媽不太相信我,說我說話不起作用,這讓我很慚愧!

  還有“欲速則不達”一詞,意義:做任何事不要圖快,不要只顧小利。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只顧小利就辦不成大事。於是我又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星期天,媽媽騎著電動車,揹我出去辦事。臨近十字路口時,紅燈亮了起來,媽媽為了趕時間,加快速度就“嗖”的一下,闖過紅燈。正當媽媽沾沾自喜時,“砰”的一聲,“哎呀”我和媽媽連人帶車摔倒了。原來,媽媽和人家撞車了,這時媽媽好像意識到什麼?就忍著痛,連忙站了起來向那位阿姨道歉!幸好沒什麼大事。為了趕時間,媽媽紅著臉繼續向前去啊。唉,這真是欲速則不達呀。

  好多,好多的成語故事,真的讓我看不完,學不完,講不完。每讀完一則故事都讓我明白一個道理,而且又加強了對成語的理解。總之,讀書它會讓你輕鬆,也會幫助我們去分析那過錯,並能教會我們學會尊敬別人,學會審視自己哦!

  篇二

  中華成語故事裡有好多成語故事。有些是講品德意志的,如《百折不撓》。故事裡的喬玄為了讓強盜受到應有的懲罰,只好忍痛犧牲自己十歲的兒子。而且他從不向困難屈服。我覺得她很偉大。《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裡的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去做了縣令。但是縣令的俸祿只夠買五斗米。一天上級派郵督來督察。為人驕橫的郵督一到彭澤縣就叫人把陶淵明叫去,而且要他穿宮服去,否則就會影響陶淵明的官程。陶淵明終於忍無可忍了說:“我不可能為這個鄉里的小人折腰!”說罷,便對郵督交了官印,回家種田了。陶淵明非常有骨氣,沒有因為五斗米而像這種低三下四的人低頭,我十分敬佩他。《過門不入裡》的大禹曾經三次過家門而不入,因為他知道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幹呢!可見大禹十分愛國,為民著想。

  還有講為人處事的,像《鞠躬精粹,死而後已》。故事裡的諸葛亮,為了輔佐後主劉禪用盡了畢身的力量。他曾幾次帶兵北伐,儘管失敗了,但他也沒有放棄,一直堅持著。經過幾次失敗後最後成功了,諸葛亮最終積勞成疾,病逝於北伐的途中。他這種精忠報國的決心令我十分感動。

  在這本書裡,我知道了很多道理,讓我受益匪淺!

  我也會把中華文化道德發揚光大!

  篇三

  《中華成語故事》裡有好多成語故事。有些是講品德意志的,像《百折不撓》。故事裡的喬玄為了讓強盜受到應有的懲罰,只好忍痛犧牲了自己十歲的兒子。而且他從不向困難屈服。我覺得他很偉大。《不為五斗米折腰》裡的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就去做了縣令。但縣令的俸祿只夠買五斗米。一天,上級派郵督來督察。為人驕橫的郵督一到彭澤縣就差人把陶淵明叫來見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去,否則將影響他的前程。陶淵明忍無可忍,說:“我不能因為五斗米而向這個鄉里小人折腰!”便交出官印,回鄉下種田去了。他非常有骨氣,沒有因為五斗米而像這種小人低頭哈腰,我非常敬佩他。《過門不入》裡的大禹曾三次路過家門口,但一次都沒進去過,因為還有很多治水工程等著他去幹呢!我覺得他非常愛國,為了百姓們,他可以一次都不進家門。

  還有講為人處世的,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故事裡的諸葛亮為了輔佐後主劉禪盡了自己全部的力量。他曾兩次帶兵北伐,第一次失敗了,但他不放棄,還一直堅持著。第二次終於成功了。但後來諸葛亮積勞成疾,病逝於北伐途中。他這種“忠心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很令我感動。

  在《中華成語故事》裡,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主人公的品德意志讓我非常敬佩,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