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政治論文的範文

  政治是專門以政治為研究物件的一門社會科學,是人類群體生活中可欲的價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論青年的本質及其表現形式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青年的本質及其表現形式是研究青年的首要問題。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物件之一,認識和把握青年的本質問題是展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青年本質 表現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人類的繁衍、民族的盛衰、國家的強弱,無不與青年一代的發展狀況息息相關,尤其是在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的今天,教育青年、培養青年、引導青年健康成長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黨和國家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其對培養、教育青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科學認識和把握青年的本質是教育活動得以順利展開的前提和基礎。

  一、青年的本質屬性

  本質是事物的規定性和關聯性的有機統一,意指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的特徵,是該事物之所以為該事物而不是其他事物的內在屬性。但又與其他事物有著若干聯絡。任何事物都具有本質屬性,青年亦不例外。青年本質即青年與少年、中年、老年的區別,但又具有一般意義上的人的屬性。目前學界對青年本質的研究由於研究者的出發點不同而呈現多樣化局面,各研究者分別從生物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科出發探討青年的本質。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觀點。

  1.青年具有人的一般本質屬性

  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分析和研究問題的指導理論。青年作為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具有人的共同的本質屬性。馬克思對人的本質問題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便是:“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一觀點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本質。而勞動和需要論則突出人與人之間的共性,即每個人都有勞動和需要的屬性。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即人是大自然長期演變的結果。人是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和約束。而人又是具有意識的存在物,其自身的能動性可以幫助人不斷地認識和改造自然界,以使其獲得更好的發展。人首先是自然的人,自然屬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屬性,但人的能動性徹底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人能夠進行生產活動並在生產活動過程中結成一定的生產關係。因此,人的屬性即人的自然屬性、實踐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自然屬性是實踐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物質承擔者,實踐屬性是人從自然屬性走向社會屬性的手段和途徑,最終人的本質集中體現為人的社會屬性,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屬性。青年是人生長和發展的特定階段,具有人的一切屬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制定青年教育目標、內容、方法等要素的時候首先應意識到青年具有人的一般屬性,要把青年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脫離任何一種屬性都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實效性和針對性。

  2.青年具有自身的特殊的本質屬性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青年具有人的一般本質屬性即青年的普遍性,研究青年本質的重點是從一般意義上人的屬性背後尋找其特殊的本質屬性,即青年不同於少年、老年的屬性。科學明確地揭示青年的本質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的前提。首先,青年具有急劇變化的自然性。青年是人生髮展的開始階段,自然性是青年存在的固有屬性,主要是指青年的生理器官及機能等還處於生長、成熟過程中,並且這一過程具有顯著的動態變化性。其次則是青年日趨成熟的社會性。該屬性揭示了青年本質的特性。青年雖然還沒有或即將步入社會,但其總是處於一定的客觀環境之中並受其制約。在其社會化過程中,其社會性逐漸由不成熟到相對成熟、由不穩定到相對穩定。青年的社會化過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引導指向作用,為青年社會化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促使青年理性、獨立等素質的養成。最後,青年具有逐步完善的實踐性。青年的社會化需要其參加社會實踐。實踐是青年成長、成熟的必然選擇,是青年從自然人走向社會人的中介。以上三種屬性是青年所特有的,三者統一存在於青年自身。青年的本質決定青年具有可塑性和動態變化性,為此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積極介入青年的成長髮展過程,及時針對青年社會化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既是青年成長髮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青年本質的外在表現

  1.自我發展的矛盾性

  青年的自我發展包括兩個方面:生理性發展和社會性發展。這兩個方面統一於青年成長過程中,就青年所處人生階段來看,這一時期青年的生理性發展已經形成一定規模,而社會性則是其當前發展的主要任務。自我發展的矛盾性主要是由於青年自身與社會的矛盾,具體表現為青年在生理性的引導下產生的行為活動與社會發展執行所要求的基本規範發生對立和衝突。青年在自我發展的矛盾性過程中迫切需要外界力量的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青年期生理和心理變化的科學研究,緊扣青年特點開展教育活動,重點要求青年內化和外化社會道德、行為規範等。

  2.憧憬未來的能動性

  憧憬未來的能動性主要是由青年強烈的實踐性所產生的,而也正是這一屬性的不斷成熟完善促使青年最終在自我發展矛盾層次上形成社會性人格。青年自我發展矛盾性運動發展到更高階段即產生更為強烈的社會實踐性,以解決自我發展的矛盾。憧憬未來的能動性本質上講是自我發展矛盾運動變化發展的產物,它內在要求青年與未來有更多的聯絡。因此,青年對未來的追求比任何年齡層次的人都強烈和迫切。馬克思主義認為,需要是人的本質,是人類社會得以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內在動力。青年所在的年齡階段正是人的需求高度、全面發展的時期,不滿於現狀是該時期青年最為顯著的特徵。青年的需要包括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二者共同推動青年不斷設定自己的目標,即根據現實存在的客觀情況並且聯絡未來發展需求確立相應的努力方向。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青年在這一時期容易產生能動性有餘、現實性不足。即青年在追求未來發展目標的過程中會出現脫離現實情況的問題,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外界力量的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青年本質特徵的目的之一就是探尋對青年實施教育的切八點和突破口,有的放矢。針對這青年存在的這一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鼓勵青年樹立遠大理想目標。又要立足現實社會發展需求。客觀冷靜分析自己所處環境和個人條件,積極確立與時代社會發展相一致的自我發展目標併為之努力奮鬥。

  3.認知環境的主體性

  青年在環境認知和體悟中的主體性是青年急劇變化的自然性與日趨成熟的社會性的外在表現。瑞士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皮亞傑曾從智力、思維等角度研究青年意識的發生和發展。在他看來,青年心裡發展是通過兩種機制實現的:首先是同化――把環境因素納入到自己的思維圖式中,加強和豐富主體動作i其次是順化――改變主體動作以適應客觀環境的變化。青年個體就是通過同化和順化這兩種機制來重建個體的心理平衡,形成心理髮展的動力。皮亞傑也在“青年智力發生論”中多提到青年在環境認知和體悟面前的主體作用,實際上也明示著青年對教育環境具有體悟能力。

  青年對教育環境的體悟能力是他們作為接受主體、學習主體所具有的

  獨特屬性,其中獨立性、主動性、創造性是其重要內容。“獨立性相對於依賴性,主動性相對於被動性,創造性相對於複製性,而依賴性、被動性和複製性恰恰是在傳統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要特徵。”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灌輸”走向極端化,一方面受教育者極度依賴教育者所傳授思想政治教育知識,依賴教育者給出解決問題的標準答案,受教育者離開了教育者便無所適從。喪失了作為主體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消極被動地接受教育和改造,缺乏主動性,遊離於教育活動之外,雖然受教育者能在檢查、考試中複製出教育者所教授的內容,但這種複製不是真正的內化。夠不成外化為行為的基礎。結果導致了知行的脫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尊重、保護青年的主體地位,以青年的主體性為基礎來設計、組織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三、青年本質及其外在表現的啟示

  1.對青年本質的研究是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在認識和分析問題時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實現對事物的本質瞭解。青年的特點與人的其他年齡階段有著顯著的區別,青年的動態變化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通過研究青年的身心及行為活動的特徵,歸納出青年有別於其他年齡階段的主要矛盾。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青年成長的需要。也只有從本質上認識和了解青年是什麼的問題,才能進一步落實和細化怎樣教育青年的問題。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有研究青年本質問題的意識,不能簡單地認為青年不夠理性、不夠成熟。需要教育和引導,而要在科學認識青年生理特徵的基礎上深入研究青年的心理特徵,從而形成對青年本質有整體的規律性的認識。這樣在確立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等環節的時候更能掌握主動權,增強教育效果。

  2.對青年本質的動態把握是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的變化發展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也相應的發生變化,因此人的本質、表現形式也必然因人而異各具特色。研究青年本質可以發現青年本質的普遍性規律,在掌握普遍規律的基礎上更要用變化發展的思維指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當前社會處於轉型時期,社會各領域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深處社會環境當中的青年不可避免地要受新事物的影響,更何況青年向來對新事物保持高度的熱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社會轉型時期更要轉變傳統觀念,牢固樹立以動態發展的眼光審視青年個體的本質變化。對青年本質的研究是一個發展的過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發展的、與時俱進的實踐活動。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分析和解決青年問題時應當樹立動態發展的理念。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