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臘八吃什麼

  臘八節在北方有濃郁的過節氣氛,青海這個西北部的省份,臘八節是怎麼過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閱讀。

  ?

  “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在北方,臘八節食一個重要的時節,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慶祝方式,青海的省會西寧臘八就吃麥仁飯。

  吃麥仁飯

  西寧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麥仁的功效

  麥仁是大麥的產物,從健康飲食的角度考慮,經常吃麥仁粥,對身體的健康很有好處,可以起到通便的作用。麥仁粥的營養有很多,它可以起到降低膽固醇的效果。

  麥仁還有治療陽痿早洩,小兒營養不良,骨折,骨質疏鬆,男性疾病,骨科疾病的效果。

  西寧在臘八節這天,還有一個重要的儀式——樹“臘八冰”。

  在青海,臘八節時有獻冰、吃冰的習俗。

  臘月初八,正當三九,天寒地凍,河床堅冰如鐵,天亮前人們便到河床取來如白玉水晶似的冰塊,供獻在糞堆、地頭、庭院中心、槽頭棚圈中、果樹枝杈上,以示來年雨水充足,風調雨順。

  青海諺語云:來年測豐收,先看臘八冰。男女老少不怕牙冷舌凍,如吃冰糖一樣,“嘎巴嘎巴”嚼食幾塊冰下肚,寓意消病除災。

  關於這種習俗,有兩種傳說。

  傳說一

  有一年王母生氣一跺腳,天上銀河流到了西寧,天寒地凍就結成了冰,天河之水被稱為神水,人們爭相取用。於是,老人們又說,吃了臘八冰,百病不纏身。不少地方還有男 女老少吃冰的習慣。

  傳說二

  相傳唐僧取經東回過通天河時,經卷掉進激流,豬八戒急持釘耙打撈一些上來,師徒四人急忙到一大石上晒經。誰知高原天氣多變,瞬時經文上的水珠皆成白冰,大雪紛飛,北風陣陣,他們只好卷經趕路。恰在臘八這天到了日月山東麓,天氣放晴。孫悟空拿出經卷,小心抖落上面的白冰。第二年,凡白冰撒入的地方,金燦燦的麥捆比牛毛多,活潑潑的羊兒比星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