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特色好吃的美食有哪些

  嘉義市是臺灣西南部的一個市。以人口數而言為臺灣第十五大都市。去到嘉義旅遊,一定要嘗試一下當地的特色美食。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嘉義特色好吃的美食,希望對你有用!

  嘉義特色好吃的美食

  羅山米糕

  此米糕是以糯米加上豬油直接蒸熟,再淋上特製的魯肉醬汁,頗像魯肉飯,為嘉義市不容錯過的美食。

  生炒鴨肉羹

  這是將鴨肉以蔥、蒜、辣椒、五印醋等大火爆炒後,腥味盡除,仍保有鮮嫩的肉質,再熬成羹湯,美味十足。

  沙鍋魚頭

  這是以金針、大白菜等熬煮8小時而成,湯鮮味美。羅山米糕的米糕是以糯米加上豬油直接蒸熟,再淋上特製的魯肉醬汁,頗像魯肉飯,為嘉義市不容錯過的美食。

  阿里山的竹筒飯

  遍地竹林的阿里山區,“竹筒飯”是其特色小吃,尤其在當地鄒族人當中非常普及。傳統的做法是以桂竹的竹筒內裝生糯米,再以高麗菜或山酥塞住竹筒口後碳烤,不用過多久就能聞到弄弄的竹香。待烤熟後剝開竹筒,長條的白飯外圍裹著一層透明的竹膜,桂竹的清香混合著飯香撲鼻而來。如果配上阿里山特產哇沙米加醬油的蘸醬,便成了風味十足的鄒族美食。

  噴水雞肉飯

  嘉義是雞肉飯的故鄉,其中又以圓環邊“噴水雞肉飯”名氣最響亮,公明路“劉里長雞肉飯”也是超人氣名店。雞油、特製醬汁、雞肉絲、油蔥搭配白米飯的在地好滋味,別處沒得比。雞肉飯在嘉義的發展已經超過一甲子,最早是以土雞雞胸肉撕成條狀或切片,配合油蔥、雞油、醬油擺放在白飯上。

  由於雞油、油蔥激發出迷人香氣,與米飯極搭,口感廣受好評,雞肉飯逐漸成為嘉義的代表性美食,並慢慢發揚至全臺各地。

  嘉義特色民俗活動

  鞦韆賽會

  每逢閨月年的農曆3月6日玄天上帝誕辰,光路社群的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廟,便會舉辦一項全省獨一無二,且已延續300餘年的“盪鞦韆”比賽。

  為沿襲昔日原始的搭建方式,每回鞦韆賽會所搭設的鞦韆架皆採古法,即不用任何釘子,僅以竹子和藤條架設、捆綁。鞦韆架起的高度高達12公尺,相當於四層樓房,主架之外,還有橫干支架,架成兩面八格,代表八卦無極之意;鞦韆板離地面約一丈高,因此要賽鞦韆,得先學會上單槓,否則夠不到鞦韆板,就不要提賽鞦韆了。鞦韆啟動時,須仰賴地面助手以竹竿推動,然後再由參賽者借勢奮力擺盪。

  這項鞦韆盛會,約每5年舉行2次,每次總能吸引如潮的遊客前往參與盛會。比賽一般分團體與個人兩組,每組再以年齡區分,比賽不限時間,以蕩的高度決勝負,而比賽現場只見鞦韆隨著加油聲,忽而上天,忽而墜地,一來一往的擺盪,凝聚所有人的目光,盪出一波波高潮,緊張熱鬧,現場感十足。

  交趾陶

  嘉義是臺灣交趾陶的發源地,因而有“交趾陶的故鄉”之稱,日人又稱之為“嘉義燒”。交趾陶為一種低溫多彩釉,是融合了軟陶與廣窯的一種陶藝,且包容了捏塑、繪畫、燒陶等技藝及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藝,堪稱民間藝術的國寶。

  據考證,交趾陶發源於兩廣福建一帶,清時隨移民傳入臺灣。臺灣的交趾陶主要作為廟宇或傳統建築中的裝飾,多飾於廟宇建築的屋頂、牆壁上的水車堵、身堵、墀頭,而題材多半以教化人心的忠孝節義及吉祥獻瑞等為主,其人物的身段、服飾則深受地方戲曲及歌仔戲的影響,不論人物或鳥獸、花卉的造型、用色,皆十分鮮豔生動而活潑,其特色在於晶亮豔麗的寶石釉彩,呈現多元豐富的民俗風格。

  而在傳入臺灣的150年間,由於交趾陶的製作技巧難度高,因此習得此藝的匠師寥寥可數,其中以尊為“葉王”的葉麟趾,為臺灣交趾陶的開山宗師。其作品還曾在世界博覽會中引起藝壇的震驚,被譽為臺灣絕技,後世尊為“臺灣交趾陶之父”,其作品散見於嘉南一帶各大廟宇,如今僅剩臺南學甲“慈濟宮”、佳里“震興宮”及嘉義“城隍廟”等地保留較完整;其作品造型豐富、沉逸古拙,尤以人物栩栩如生,用色沉斂穩健,並獨創胭脂紅、翠綠顏色的釉料,後世更有“葉王交趾燒”之封譽。

  同樣是寺廟裝飾要角的剪粘,主要飾於廟頂,常與交趾陶互為搭配。

  漸漸本土意識覺醒,臺灣民俗傳統工藝日漸復興,交趾陶藝術再度受到重視,這項失落的民間工藝獲得重生。

  嘉義旅遊景點推薦

  彌陀禪寺

  彌陀禪寺位於嘉義市的東南郊,前臨八掌溪,視野廣闊,晨鐘暮鼓、梵音繚繞,“彌陀鍾曉”同時也是嘉義八景之一。彌陀禪寺建於清乾隆17年,光復後曾重建,外觀以金黃色為主。正殿供奉金身阿彌陀佛像,並以玄奘大師及開山袓師陪祀左右。蘭潭

  蘭潭又名南潭,舊名紅毛埤,位於嘉義市東郊,自早即是嘉義地區的重要蓄水庫之一。該潭佔地2平方公里,潭面寬廣,碧波千頃,四周丘陵環擁,風光怡人,尤以月夜最為迷人,故素有“蘭潭泛月”之美譽,為嘉義八景之一。

  蘭潭沿岸建有環湖公路,其***處甚多,如自小雅路進入,首先可見樓高3層的三信觀賞樓,循梯登頂,不僅蘭潭一覽無遺,嘉義市區風光亦歷歷在目。蘭潭畔的蘭潭健行步道,近年已成為嘉義地區最大眾化的健行路線,步道全程為黃土小徑,入出口均有指標,步道沿途主要景點為新樂園,園內設有花園、鞦韆、溜滑梯、籃球場和映象桃源等,映象桃源為一繁花簇擁的花園休息區,遊人可於此野餐或在茅、竹搭建的映象亭內泡茶、小息,皆十分愜意。晨昏旅遊蘭潭最是適宜,除可感受蘭潭氤氳之美外,沿著環潭公路步行90分鐘來趟環潭巡禮,從不同的角度觀賞蘭潭,更能盡得其美。

  蘭潭四季皆美,夏秋或雨季,頗有大湖水鄉之態;而寒冬時薄霧迷濛,仿若縹緲仙鄉,不論潭畔賞景或臨水垂釣,皆怡然自得。

  九華山地藏庵

  九華山地藏庵舊稱北獄殿,位於嘉義市民權路上,主祀地藏王菩薩,為早期先民墾荒的重要信仰中心。於清康熙36年***1697年***擇嘉義北門之地建廟,300年來,寺廟歷經多次修葺,香火十分鼎盛。北獄殿樓高7層,總高135公尺,為全省廟身最高之廟宇,其佔地約2000坪,除一樓***即地下室***奉祀各殿閆君爺、什家將、註生娘娘等眾神外,其餘樓層依序為地藏王菩薩本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彌陀殿、藥師殿、大願殿,廟宇莊嚴,金碧輝煌。一樓樑棟上掛有菩薩記載人間善惡的大算盤,古色古香,而於廟頂且可俯瞰嘉義市,展望極佳。此外,廟埕上有一昭忠祠,為供奉羲民公的廟堂。

  歷年的元宵節,地藏庵以舉辦閹雞大賽作為慶祝活動,比賽內容是以所飼養的閹雞體形最大者為優勝,常吸引無數民眾前往參觀,現今已是嘉義市著名的宗教觀光勝地。


1.湖南長沙美食小吃攻略

2.安徽十大名小吃

3.上海小吃最多的地方是哪裡

4.可愛又好吃的美食做法

5.重慶美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