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特色小吃推薦

  成都,真正屬於吃貨的天堂,小吃、川菜和火鍋,構成了這個遍地美食的城市。成都人不僅愛吃,而且會吃,所以整個成都幾乎沒有難吃的館子,而且在街頭詢問餐館的話,人們也會熱情的介紹哪裡有好吃的的。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NO.1豆花

  白白的豆花上面撒上蔥花、花生末、大頭菜粒或者蘿蔔乾,還有炒得嘎嘣脆的黃豆,再根據口味加醬油、醋、辣椒油。豆花嫩滑綿軟,嫩得***即滑,卻又綿得用筷子挑一團起來,不碎不裂。古早時期,沿街叫賣的豆花沒有那麼多花頭,現在就不一樣了,各種風味各種澆頭任君挑選,香辣、麻辣、酸辣,還有牛肉豆花、鱔魚豆花、肥腸豆花等等。

  製作豆花需要選用上等黃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後細磨為漿,過濾豆渣後燒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調好的紅苕澱粉和石膏水,衝入燒沸的豆漿,靜置讓其凝成豆花。

  NO.2擔擔麵

  擔擔麵最初是因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麵,用一種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麵,一格燉雞或燉蹄膀。成菜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現在擔擔麵多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是成都一大著名小吃。

  NO.3幹鍋

  幹鍋是相對於火鍋而得名的。幹鍋是在廚房裡將菜炒好,裝入生鐵鍋中再上桌食用。為了避免菜餚冷卻後影響口感,就用小火加熱保溫,並用木鏟鏟動,防止粘鍋。等到將主料吃完後,由廚師加入其他原料加工後食用,或者加入上湯,再涮些別的菜,如毛肚、鵝腸、耗兒魚、蔬菜等。在成都幹鍋菜品中最有特色的是幹鍋鴨掌,***即化,麻中有辣,在麻辣的同時又有一種獨特的原料鮮味,還有幹鍋兔、幹鍋雞、幹鍋雞雜等。一般有香辣味、孜然味、酸辣味、泡椒味、麻辣味、魚香味等可以選擇。

  NO.4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料,用精製滷水滷好,切片後,把用紅油辣椒、花椒麵、花生末、芝麻末、芹菜末、香菜末等精心調製好的料汁淋在上面,觀之青紅碧綠,津河暗湧。一大青瓷盤新拌的肺片端上桌,紅油重彩,顏色透亮。把箸***中,便覺麻辣鮮香,軟糯爽滑,脆筋柔糜,細嫩化渣。

  NO.5回鍋肉

  回鍋肉在四川民間又俗稱“熬鍋肉”, 是川菜中一道歷史悠久的菜餚。其通常做法是,選“二刀肉”,即半肥瘦帶皮豬腿肉,清水煮至八成熟後,晾涼,切片,在鍋內加入適當菜油和豬油燒熱倒入肉片,慢火將肥肉熬出油份,捲曲呈燈窩狀,即民間所謂的“燈盞窩”,之後加入少許鹽、郫縣豆瓣醬炒出香味,再加入適量青蒜苗合炒,稍時即可。入盤上桌時,肉汁的濃香和蒜苗的清香使得滿屋飄香;送***中,肥而不膩,細嫩化渣,是佐酒、下飯皆宜的好菜。也可用蒜臺、辣椒、韭菜等時令蔬菜配炒。

  NO.6棒棒雞

  棒棒雞,顧名思義就是用棒棒捶打過的雞肉,雞肉選用雞脯肉、雞腿肉,先將雞腿用麻繩綁緊,與脯肉一起放入冷水鍋內微火煨煮,視熟即撈出冷透。再用小木棒輕輕地捶,捶時用力盡量均勻。然後解去麻繩,將脯與腿以手工撒成絲狀,置於盤中。然後淋上“怪味”調料,調料瞬時滲入雞絲,再嘗味道,“麻、辣、酸、甜、鮮、鹹、香”俱全!

  NO.7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是典型的川菜,主料是瘦黃牛肉,輔料有萵筍、豆芽、芹菜、蒜苗、幹辣椒等。此菜中的牛肉,不是用油炒的,而是在辣味湯中燙熟的,故名“水煮牛肉”。成菜麻辣味厚,滑嫩適口。香味濃烈,突出了麻、辣、燙的風味。

  NO.8樟茶鴨

  樟茶鴨屬薰鴨的一種,製作考究,要求嚴格,成菜色澤金紅,外酥裡嫩,帶有樟木和茶葉的特殊香味,是川菜的傳統名餚之一。此菜選料嚴謹,製作精細。是選用秋季上市的肥嫩公鴨,經醃、薰、蒸、炸四道工序又名“四制樟茶鴨”。在四道工序中以選用樟樹葉和花茶葉煙燻鴨最為關鍵。樟樹為常綠喬木,多繁生於暖地,葉子為橢圓形,富樟樹特有的香氣,以之與花茶薰鴨是此菜的一大特色。此菜裝盤上席也很講究,整鴨薰好後要先斬段後整形,復原於盤中,使鴨子不僅肉好吃,而且形好看。

  NO.9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是川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由雞丁、幹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於其***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廣受大眾歡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國家,宮保雞丁“氾濫成災”,幾乎成了中國菜的代名詞,就像義大利菜中的義大利麵。

  NO.10清蒸江團

  清蒸江團是發源於四川樂山的傳統川菜。用江團魚和火腿等為原料,經清蒸而成。成菜形狀美觀,肉質肥美細嫩,湯清味鮮。

  NO.11葉兒耙

  葉兒耙在成都很常見的街頭小吃。製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因其製作時用巴葉、玉米葉等包裹蒸食而得名,具有色澤淡綠、皮面滋糯、鹹甜兼備、清香可口的特色。

  NO.12麻辣兔丁

  麻辣兔丁是川菜的一道傳統名菜。此菜味道麻辣鮮香,堪稱佐酒佳餚。麻辣兔丁單就製作上就分為拌制、炸收等多種烹飪技法,各種製法不同,味道也略有迥異。

  NO.13冷鍋魚

  冷鍋魚顧名思義,魚是燙的,鍋是冷的。滿滿一大鍋香噴噴地端上來,看上去湯麵平靜悠然,其湯底卻是熱力澎湃,激情奔湧。***後,緩緩可產生七種感覺,先是麻,接著是辣,然後是鮮,依次是香,接下來是嫩,跟著是滑,最後全部感覺昇華為一個字:“爽”!令人驚奇的是,七種感覺魚貫而生,層次分明,井然有序,悠然綿延。誘人的色彩和撩人的鮮香刺激得食慾大振。

  “冷鍋魚”適合聚食,親朋四五人,好友六七人,圍鍋而坐,同鍋撈筷,既保持了火鍋的熱烈豪放,又融合了正餐的優雅和諧。正是外表冷靜含蓄,內在熱度非凡。

  NO.14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是四川經典名菜之一,其香辣鮮美,蒜味濃厚,肥而不膩,為人們稱道。食“白肉”的最早記錄在宋代的東北,後慢慢自東北入中原,再到江南,最後到四川。而四川人在白肉的烹飪基礎上加以蒜泥調味。選用肥瘦相連的坐墩肉,經水煮斷生、切片,加入由蒜蓉、香油、醬油、辣椒油、鹽、味精等調好的醬汁,澆在肉片上即可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