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口味重的原因怎麼辦

  許多老人上了年紀,口味也越來越重,吃飯的時候不下重鹽就吃不香,那麼老人口味重的原因是什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老人口味重的原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人口味重的原因

  1、味覺自然退化

  由於味蕾的傳導效應變低,有些老年人會覺得味道改變,或是對味覺刺激不那麼敏感。年紀越大,口味越重,似乎是老人的共同特徵。事實上,人的味蕾與嗅覺細胞隨著老化日漸萎縮,味覺、嗅覺也慢慢退化。此外,疾病、藥物、醫療手術、環境因子以及營養素不足或營養不良,也會影響味覺與嗅覺的靈敏度。研究顯示,不同的味覺,喪失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感受鹹味的能力喪失最多,然後依次是苦味、酸味、甜味。

  2、大腦老化

  研究發現,酸、甜、鹹、苦、鮮味必須經由舌頭偵測到才能大腦判別,因此不同時期的腦部變化,會改變食物喜好種類與程度。人類大腦會因年紀而有不同,逐漸改變食物喜好,雖然舌頭不斷生產新味覺細胞,將食物資訊送到大腦判讀,卻可能因為大腦功能弱化,降低判斷能力。老年人容易味道越吃越重,原因在大腦老化。

  3、身體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導致的味覺退化

  與味覺關係密切的營養素主要有鋅、鐵、維生素A和煙酸。鋅是食物和味蕾之間的橋樑,如果攝取不足,會讓味覺的敏銳度受到影響。鐵是神經傳導的重要物質,如果體內鐵缺乏,味覺的神經傳導就會受影響,造成味覺退化。除了鋅和鐵兩大營養素外,維生素A和煙酸也會影響味覺。因此,老年人要適當的補充適量的鋅、鐵、維生素A和煙酸。

  4、營養不良導致味覺退化

  老年人因為身體虛弱、營養代謝出現障礙,使體內營養供應不足或存在吸收障礙,舌體細胞發生壞死,舌乳頭萎縮、消失,以致舌乳頭內的味蕾也發生萎縮或消失,分辨味覺的能力也逐漸遲鈍。

  老人口味重怎麼辦

  1、減少鹽量,一樣香鮮

  正常人群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不多於6克,食鹽攝入過量會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且對這些疾病的愈後也有不利影口向。所以老年人的飲食宜採取低鹽烹調法,此時可通過一些調味品和食材來給菜餚增色添香。

  2、醋酸調味

  老人家對酸的敏感度退化較慢,一點點酸味即可吃出味道,因此在烹調時加點檸檬汁、菠蘿或是西紅柿、醋、酸梅汁等,即是不錯的調味方式。醋中也含有鈉的成分,5茶匙醋與1茶匙鹽的含鈉量大約相等。

  3、高湯增味

  一般的湯煮起來味道較淡,但若加上排骨,成為高湯,即可增味,便可少用點鹽。也可另外加點蛤蜊等海鮮,或是加入1-2顆香菇,都能增加湯的味道。

  4、調料佐味

  咖哩、蒜頭、椒鹽、八角、沙茶、味噌或芥末等調味料都可增加菜餚的味道。

  5、醬油加味

  醬油中也含有鈉的成分,因此可以替代鹽。另外,沾在食物表面的醬油可直接刺激味蕾,滿足其對鹹味的需要。兩湯匙醬油中的鈉含量約相當於1茶匙鹽。

  老年人飲食調理注意事項

  1、老年人宜常吃蝦皮

  蝦皮富含蛋白質、鈣、鉀、碘、鎂、磷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氨茶鹼等成份,素有“鈣庫”的美稱,能很好地保護心血管系統,對於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作用。家常菜中的蝦皮燒豆腐、蝦皮燒冬瓜、蝦皮蘿蔔湯、蝦皮拌菠菜等等,均不失為美味佳餚。值得注意的是,蝦皮很鹹,不宜多食,一天進食30克以下為宜;另外,患過敏性疾病的老年朋友,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覆發作性過敏性皮炎、過敏性腹瀉則不宜進食蝦皮。

  2、老年人宜多喝紫菜湯

  紫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維生素B12、B1、A、C、E等,還含有膽鹼、胡蘿蔔素、硫胺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素有“長壽菜”的美稱。紫菜具有預防衰老、降低血脂、預防腸癌、改善記憶的作用,而且容易消化吸收,很適合老年人食用。

  3、老年人飲食蔬菜要多

  新鮮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還有較多的纖維素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祕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攝入量應不少於250克。

  4、老年人飲食食物要雜

  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人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為平衡吸收營養保持身體 健康,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品種應保持10種左右。

  5、老年人飲食味道要淡

  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下鹽吃多了會給心臟、腎臟增加負擔,易引起血壓增高。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鹽應以6至8克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