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老年人冬季養生的食譜

  老人冬季飲食養生應以溫補為主,“外避寒、內溫補”是老年人養生的必修功課之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老年人冬季養生食譜,希望對你有用!

  老年人冬季養生食譜

  黨蔘鱅魚湯

  原料:鱅魚1000克,黨蔘20克,料酒、精鹽、蔥、姜、草果、陳皮、桂皮、生油、雞湯各適量。

  製法:黨蔘、草果、陳皮、桂皮、姜洗淨,裝紗布袋扎口。將鱅魚去鱗、去鰓、去內臟,洗淨,下油鍋稍煎。鍋中注入雞湯,加入藥包、蔥、料酒、鹽,煮至魚肉熟爛,揀去蔥、藥包調好口味即成。

  功效:扶脾養胃、補中益氣、健身強體的作用。

  三丁豆腐羹

  原料:取豆腐250克,豬肉丁150克,番茄250克,青豆50克,精鹽、雞精、溼澱粉、麻油、鮮湯各適量。

  製法:先將豆腐切成丁,下沸水焯一下,瀝乾水待用。番茄燙去皮,去籽,切成小丁,燒熱油鍋,下蔥略煸一下,放入鮮湯、豆腐、肉丁、番茄、青豆、精鹽,燒沸,再加味精,淋上溼澱粉,出鍋裝碗,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味道鮮美,滋陰潤燥,補中益氣,補脾健胃。

  鱔魚辣湯

  原料:鱔魚絲20克,雞絲5克,雞蛋1個,麵筋5克,水澱粉、胡椒粉、雞精、醬油、醋、蔥、姜、麻油、精鹽、雞湯、鱔魚湯各適量。

  製法:鍋中放入雞湯、鱔魚湯各1碗,燒開後放入鱔魚絲、雞絲、麵筋條,加醬油、醋、蔥、姜、鹽,燒好倒入雞蛋成花,加入水澱粉勾芡,開鍋後盛入碗中,加上胡椒粉、味精、麻油即成。

  功效:此湯味鮮而辣,具有溫中補虛之功。適用於冬季胃脘冷痛、乏力頭暈等病症。

  椒鹽鯽魚湯

  原料:鯽魚1條 ***約300克***,白胡椒10克,黃酒、蔥花、薑片、精鹽、雞精各適量。

  製法:將鯽魚去鱗剖腹除腸雜,用酒、薑片、鹽醃片刻,加適量水,用小火熬成濃湯,起鍋前加入胡椒粉、蔥花、味精。

  功效:此湯肉質鮮嫩,湯鮮味美,營養可口,有溫中和胃、補虛散寒、助食慾的功效。適用於脾胃受寒引起的納食不馨、嘔吐反胃等病症。

  胡椒茴香牛肉湯

  原料:胡椒10克,大茴香10克,牛肉500克,大蒜1個。

  製法:胡椒、大茴香洗淨;大蒜洗淨切片;牛肉挑去筋膜,洗淨,切成大塊。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調入醬油、味精即可,飲湯吃牛肉及大蒜。

  功效:溫中散寒、理氣暖胃。用於脘腹冷痛、食少嘔吐、形寒肢冷者。

  老年人冬季養生小常識

  一、增強抗寒能力

  老年人應具備適應寒冷的能力,每天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搓臉並搓洗四肢;平日要注意保暖,但不要太捂;室內要開窗通風,溫度要恆定、適當,老年人血液迴圈較差,若室溫過低,老人手腳易凍傷,而室溫過高,室內外溫差過大,又會發生感冒;經常到戶外走動,晨練應避“寒邪”,最好不要早起鍛鍊,建議每天在9~10點,太陽稍高,氣溫較暖的時候出來運動。如此一來,抗寒能力不但增強,而且還有助於預防各種慢性病,如各種哮喘、關節炎等。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載: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遲起以養奶氣,日出而做,以避嚴寒,求溫暖。現代醫學也認為,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應注意防寒。如冠心病因寒冷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衣著要暖和、寬鬆、柔軟。腳要保暖,睡前用溫水洗腳,並搓腳心100-200次,以補腎健腦。總之,冬季宜養藏為本,強腎助陰,以順應自然。禦寒健身。

  二、調理冬季飲食

  老年人的冬季飲食原則是:辨證用膳,飲食適當,少鹹多苦。

  老年人在進行食療或進補時要注意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辨證用膳。一般來講,平時身體怕冷的老年人宜吃溫性或熱性的食物,如生薑、羊肉、狗肉、大蒜等,不宜吃綠豆、雪梨、苦瓜、冬瓜、荸薺、銀耳等寒性或涼性食物;怕熱的老年人則與之相反。一些老年人脾胃功能減退,難於消化吸收,因此不宜食肥膩、油炸、質粗堅硬的食物,而應以清淡且富於營養的食物為宜。

  腎主鹹味,心主苦味,鹹能勝苦,故冬季飲食之味宜減鹹增苦,以補心氣、固腎氣。飲食宜溫熱,但不可過熱。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以防損傷脾胃。民諺雲: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飽食。因此,早上可煨生薑服少許,以驅風禦寒。還要注意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的攝取,適量食胡蘿蔔、油菜、菠菜、綠豆芽、棗、核桃仁等。中醫認為,藥補不如食補。陰虛之人應適當多食些羊肉、雞肉、鵝肉,以補虛益氣、養胃生津。

  三、重視冬令藥補

  冬季進補的方法有兩類:一類為食補,一類是藥補。

  氣虛者:經常感到走路氣短、氣急、精神疲乏、四肢無力、容易出虛汗等,可以選服人蔘、黃芪或人蔘蜂王漿、生脈口服液等,大多能起到補氣強壯的作用。

  血虛者:即營養物質不足,表現為面色萎黃、頭暈眼花、心慌失眠、健忘等症狀。可選用當歸、阿膠、桂圓、大棗、枸杞子之類以達到補血的作用。

  陰虛者:即指人體的血、津液、陰精皆不足。表現為身體消瘦、咽乾舌紅、手腳心發熱、面部潮紅等。可選用百合、麥冬、天冬等或中成藥大補陰丸、六味地黃丸等,以達到滋陰生津的目的。

  陽虛者:即人體熱量不足,表現為身體怕冷、四肢不溫、腰痠腿軟、小便清長、陽痿早洩、大便稀薄等。可選用杜仲、鹿茸片等或選服中成藥鹿茸精、龜齡集、金匱腎氣丸等溫陽壯體,對老年體衰者尤為適宜。

  四、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中醫素有食補不如氣補之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氣補或動一動就是運動。簡便易行的方法是:晨起或睡前叩齒50下左右,舌在口內左右轉動各5圈,鼓漱40次左右,分二三次咽津液入丹田。調息入靜後,再練吹字功40次左右。吸氣時兩手經腰後上提至胸前、聳肩,呼氣時念吹字***不出聲***,提肛收腹,腳趾抓地,兩手由胸前落至膝,屈膝半蹲。然後,雙手攀足,站立或直腿,雙手下按足背或抓腳趾,稍停,反覆慢做10次左右。再搓腰50-100次,最後倒退走半小時左右。也可學打太極拳或拍打功、疏通經絡功等;或做慢跑、散步、滑水、跳繩、球類等到運動專案。

  在冬季,老人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進行戶外活動,堅持每天鍛鍊,這對增強體質、防病保健大有裨益。冬季氣溫低,外出晨跑穿著不能太單薄,尤其是上腹部要注意保暖,以免受涼引起脾胃不適。出門前最好喝一杯白開水,喝水不僅能補充水分,解除一夜的口乾舌燥,而且能降低血濃度,促進血液迴圈和物質代謝。有些人習慣於一出門馬上就跑,其實這樣不好,最好先搓搓手和臉,輕揉兩耳廓,戴好手套,以防止凍傷。起跑後,上身稍微前傾,兩眼平視,兩臂隨跑的節奏自然擺動,腳尖要朝向正前方,不要形成“八”字,後蹬要有力,落地要輕柔,動作要放鬆。

  冬季晝短夜長,陽光微弱,應多在室外鍛鍊,以補陽光照射不足。在冷空氣中活動可增強神經調節機能,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但鍛鍊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避免在大風、大霧、雨雪等惡劣天氣中鍛鍊。

  五、多穿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老人外出活動時,有時因天氣突然變化,所穿衣服不足以禦寒,這時不能把身子往一塊緊縮,因為越緊縮寒氣越易侵入,而應立刻做體式呼吸,方法是將兩手抬至腹前,做深呼吸,吸氣時意想四肢吸氣,並將兩手臂略向外擴張,這樣就可以增強抗寒能力不致感到冷了。“人老腳先老”,腳一直是被看做衡量健康的一個標誌,因此,專家認為保健好腳有助於促進全身的健康。尤其是冬季,穿暖鞋、睡覺前燙腳是傳統的保健方法,而經常的按摩足部,也是解除疲勞、增強免疫力的一種好方法。

  六、高熱量高蛋白飲食為首選

  飲食方面,在冬季中老年人的日常膳食應以溫、補為主,宜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稀幹搭配、葷素夾雜,要避免或少吃涼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冬季是進補強身的好時機,飲食調配不能忽視。為了保陰潛陽,宜食穀類、羊肉、鱉、龜、木耳等食品,宜食熱飲食,以保護陽氣。減少食鹽攝入量,增加苦味食品以堅腎養心。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以防維生素缺乏。

  七、保持室內整潔、空氣流通

  在冬季,人們為了禦寒而將門、窗緊閉起來,煙霧不宜外散,吸菸對人體十分有害,如若長期煙霧蓄積對人體影響更大;再加上取暖設施的使用,致使室內的空氣乾燥、汙濁,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控制室內溫度的同時,應注意保持室內整潔、空氣流通和溼度調節。由於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酒後體虛易使外寒之邪乘機而入,寒熱錯雜,極易給心、肺、腦造成損害。冬季陽光對老年人健康十分有益。長期呆在室內,少到戶外接受陽光照射的老人,普遍出現維生素D缺乏症狀,發生骨質疏鬆。保健專家鼓勵老年人多去戶外晒晒太陽,有助於預防老年骨質疏鬆症和精神抑鬱症。

  八、冬季養生禁忌

  1、忌外出過早

  冬季清晨,是室外溫度最低時,外出易引起來感冒,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應選擇上午10點後到室外。

  2、忌日晒過長

  日晒過長會損傷面板,破壞人體的自然屏障,使大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微生物侵襲人體,造成感染,還可引起視力減退。

  3、忌洗浴過長

  冬季空氣乾燥寒冷,每天洗澡會更乾燥脫悄更多。其實老人冬季5、6天洗浴一次最宜。

  4、忌活動過劇

  適當的體育運動是強身健體、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但老人不宜做劇烈運動,要選擇合適的運動專案,如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

  5、忌取暖失度

  冬季天寒地凍,老人怕冷,喜歡用熱水袋貼身而臥,這樣會引起面板紅斑或燙傷,所以只要室溫達到18~25攝氏度即可。

  6、忌矇頭睡覺

  矇頭睡覺會使被窩內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等增多,使正常呼吸受到影響,甚至造成窒息,或誘發心腦血管病。因此正確的睡眠方法是:右側臥位,低枕,頭露被外,雙腿屈伸。 牛蒡

  7、忌“小疾”不治

  老年人如遇感冒、咳嗽、頭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須及時治療,以防患於未然。

  8、忌嗜煙好酒

  冬季老人喜歡邊吸菸邊聊天邊看電視,由於冬季關門閉戶,煙霧不易外散,對人體十分有害。長期煙霧蓄積對人體影響更大。有的老年人喜歡喝酒禦寒,往往貪杯成癮,經常酩酊大醉。由於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酒後體虛,外寒之邪乘襲,寒熱錯雜,給心、腦、肺造成損害。

  九、冬季考驗老年人健康過冬預防三種病

  寒風凜冽的冬季來了,對於已步入晚年的老人來說,冬天對他們的健康是一個考驗,呼吸道疾病以及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都可能危害他們的健康。因此,做好預防保健工作對於人們來說總是過好冬季的第一道關。

  1、呼吸道疾病

  據呼吸內科專家指出,冬天寒冷,而且空氣乾燥,尤其在降雪少的情況下,病毒和細菌活躍。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是老人的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刺激,抵禦細菌的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對於老人來說,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這個季節需要重點防範的疾病。

  防病對策:***1***冬天室內環境相對密閉,空氣汙濁,如使用空調、有地毯的房間,空氣質量較差,因此一定要注意通風換氣。建議在午間溫度相對高時開窗通風。***2***適量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老年人最好在上午十時到下午兩時適當到戶外活動,活動不要太劇烈,散步、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3***抽菸的老人建議戒菸,因為在煙霧的刺激下也很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

  2、心臟病

  心內科專家指出,在冬天,老年人對寒冷刺激的適應性相對較差,因此也是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天氣寒冷會使人的血管收縮,血壓增高,供血不足,因此容易出現心率失常、心絞痛,並最終導致心肌梗死等嚴重後果。而心絞痛的最主要表現就是胸部的疼痛、憋悶等,也有的患者表現為一側的牙痛、上肢疼痛,還有的女性患者會表現為呼吸困難、胃部不舒服等,因此很容易被忽視。

  防病對策:***1***老人一定要注意溫度變化,注意保暖。***2***由於冬天天氣寒冷,老年人血管容易收縮,血液黏稠度比較高,因此一定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3***情緒的波動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激動,大喜大悲尤不可取。***4***現在有很多產品廣告宣稱能防治心血管疾病,提醒患者不要輕信,因為很多產品是保健品,並不能當做藥物來治療疾病。輕信不但浪費錢,而且容易延誤治療。

  3、腦血管病

  專家指出,老年人由於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現硬化,彈性變差,寒冷、勞累、情緒變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縮,導致供血不足,大腦出現缺氧狀況,發生腦出血或腦栓塞,俗稱“中風”。一般來說,中風分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也就是腦栓塞和腦出血。缺血性中風的早期症狀有突發眩暈、突然間半側臉、身體麻木、無力等,也有患者看東西重影,頻繁打哈欠。有的患者這些症狀會在24小時內消失,醫生稱其為“小中風”。出血性中風表現為突然的劇烈疼痛,噁心、嘔吐等,患者血壓也會很快升高。

  防病對策:***1***老年人要保持心態平和,但不要過於顧忌這類疾病,有的老人怕自己發作這類疾病,擔心的反而吃不好、睡不好,結果更容易發病。***2***如果要鍛鍊最好聽從醫生的建議,循序漸進,而且不要從事太過劇烈的運動。運動要適量,而且要持之以恆。